长篇小说《钟声》新书分享会在沪举行 打捞战火中的童年记忆
笑声是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声音 #生活乐趣# #乐趣# #笑声#
8月15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宁波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长篇小说《钟声》新书分享会,在上海书展期间举行。
《钟声》,吴洲星/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出版社 2025年6月出版
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儿童文学作家,《少年文艺》杂志原执行主编谢倩霓,国际灾童教养院创始人竺梅先之孙竺士性,《钟声》作者、儿童文学作家吴洲星,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首席编辑阮征参与活动,与读者们共同探寻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阮征从出版视角发言,坦言见证了作者吴洲星创作的成熟蜕变,并强调出版这部作品是出版者的责任担当。阮征表示,在出版过程中,团队始终秉持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力求将最优质的作品呈现给大家。这部作品的出版,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同时,她肯定了吴洲星在创作中展现出的扎实功底与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认为《钟声》是一部兼具历史厚度与文学温度的佳作。
《钟声》作者吴洲星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初心。她讲述了自己如何将故乡的珍贵历史记忆转化为文学叙事,言语间满是对这段真实历史的感恩与致敬。创作过程中,她查阅了大量史料,走访了相关人士,就是希望能真实、生动地展现出灾童们在战火中挣扎却依然向阳生长的童年故事。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书写,让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孩子从中铭记历史,汲取精神力量。
竺士性的发言让现场读者感动落泪。他详细讲述了祖父竺梅先夫妇创办国际灾童教养院的真实历程,分享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坚守与温情故事,比如教养院在物资匮乏时如何设法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的温饱,老师们如何在战乱中坚持为孩子们授课等细节。竺士性表示,祖父和祖母始终怀揣着一颗仁爱之心,尽己所能为战火中的孩子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而《钟声》这部作品正是对这段历史的生动再现,让更多人了解到那段特殊岁月里的人间大爱。
谢倩霓从主题性和文学性上对作品进行了评价。作为深耕儿童文学领域多年的资深作家,她认为《钟声》以教养院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战争题材,在主题上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又凸显了人性的坚韧与温暖,拓展了儿童文学在该题材上的表达空间。在文学性方面,作品语言细腻生动,对儿童心理的刻画精准到位,书中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描写,与残酷的战争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极具感染力,更能引发小读者的共鸣,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历史,珍惜当下。
梅子涵坦言自己被这段历史和这部作品深深打动。他表示《钟声》的创作非常扎实细腻,书中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与细节,同时也不乏儿童趣味。比如灾童们在艰苦环境下依然相互扶持、努力学习的场景,既体现了战争阴霾下的苦难,又展现了孩子们特有的纯真与乐观,让人性的光芒得以闪耀。这些内容共同筑起了希望的灯塔,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作品所传递出的温暖与力量。
《钟声》以1937年淞沪会战为背景,讲述叶湛秋等孤儿在爱国实业家创办的国际灾童教养院中获得生存庇护、完成精神蜕变、实现自我觉醒的故事。在近一个小时的分享会中,嘉宾们的精彩发言让现场读者对《钟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对历史的回望与致敬,让人们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希望的力量,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据悉,该书已入选“中国好书”7月榜单,相信会让更多人关注到战争中的儿童命运,让那段战火中的童年记忆永远流传。
网址:长篇小说《钟声》新书分享会在沪举行 打捞战火中的童年记忆 https://klqsh.com/news/view/168423
相关内容
长篇小说《钟声》新书分享会在沪举行 打捞战火中的童年记忆寻生活诗意光 钟钟新书《慢品人间烟火色》悦读分享会圆满举办
肖战回忆烟火气童年,晒照邀粉丝分享
精选童年趣事日记范文35篇
武歆长篇小说《赶路》分享会成功举办
童年趣事的日记(精选20篇)
最新读书会分享心得简短(五篇)
读书分享会心得体会10篇
读书分享会活动方案9篇
读书分享会作文(精选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