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教育孩子正能量励志的短句[精选50句]由心院长|心自由家庭教育提供,想看更多和教育孩子正能量励志的短句、赞美表扬孩子的话语有关的内容,欢迎关注心自由家庭教育。
1、教子须是以身率先。每见人家子弟,父兄未尝着意督率,而规模动定、性情好尚,辄酷肖其父,皆身教为之也。——陆世仪
2、尽可能的开心地活每一天,就好比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
3、孩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进步快慢不同。
4、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
5、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6、只要家长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教育孩子。今天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这个问题上累不累?很多家长说:累!累?活该!因为,你愿意,你在承担着孩子应该承担的问题!
7、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8、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9、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
10、父母亲是小孩的镜子,小孩是爸爸妈妈的身影。
11、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2、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13、父母应该成为成长道路上的老师,家庭生活中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14、成功的孩子不操心,操心的孩子难成功。
15、多一分关心,少一分溺爱。多一分勉励,少一分纵容。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
16、有的时候一句古诗要比一个外语单词有用的多。
17、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8、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坏孩子”是逼出来的。
19、关爱,使孩子健康成长;尊重,让孩子独立自主;沟通,我和孩子成为朋友。
20、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马卡连柯
21、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是总是要苦一阵子。
22、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知识化(也就是抽象化、书本化、符号化)。(甄世田)
23、让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体验无能为力的尴尬和痛苦。让孩子想帮助他人又力所不能及无能为力,由此激发他的“自强欲望”,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负责任地成长,以便将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他人。
24、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
25、追求平时考分高,最终反而考不高,只有平时学得好,最终才能考得好。
26、要全面而准确地估计自己的孩子。这种评估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
27、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东方
28、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因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29、在孩子的世界里,一切东西跟人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
30、一个人的成功=1%IQ—智商+99%EQ—情商。
31、以爱心呵护孩子的童心,以童心换取孩子的真心,以真心赢得教育的开心。
32、要多和老师联系,特别多和班主任联系,及时交流、沟通孩子的情况,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实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34、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35、让孩子玩“自食其力”的游戏,让孩子离开父母,到苦难的地方:如果他不劳动,他就饿死。改变孩子不劳而获的坏毛病的唯一办法是让孩子暂时离开父母。
36、对于稍懂事的孩子,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或某种暗示,保持暂时的沉默,常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吕斌)
37、坚信健康是快乐的源泉。
38、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学记》
39、自己好好学习,学问学文不会就问,长大后孝顺父母。
40、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马卡连柯
41、尊重孩子,让我们成为朋友;理解孩子,让我们没有距离;信任孩子,让她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42、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43、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莫让孩子妄自尊大。
44、教育孩子要学习等待;
45、不要逼孩子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46、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布鲁尔·卡特
47、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舒丹
48、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49、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詹姆士·杜布森
50、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