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出路”与“进路”
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对接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课程#
元 萌
聚焦当前的家庭教育,我们会发现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无论是亲子之间频发的信任危机,还是“双减”下反而更费心的生活,又或是家庭教育中的缺位现象,都是大家所困扰的问题。
今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简称为《促进法》)并宣布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首次针对家庭教育问题专门立法,也将“家事”上升到了“国事”的高度。条例中所提出的开展家庭教育的“六条内容”和“九种方法”,无疑为今后的家庭教育点明了前路,也回应了现实关切。在法律的规制下,家长可以逐条对照《促进法》,反观现实中是否能达到合格家长的标准,是否切实履行了相应的家庭责任。
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场需要亲力亲为的长途跋涉。
尤其是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下,教育逐渐回归家庭本位,也更加突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多的课后时间与亲子陪伴时间应当如何协调安排,成为了万千家长面临的难题。在这个“人人喊内卷,鸡娃也疯狂”的时代,如何从小就提升孩子的竞争力,成为了一些家长费心谋划的“出路”。
教育上的“内卷”不仅是孩子之间的竞争,更是家长间的博弈。此前新东方开发的面向家长的培训课程一度引发网络热议,做一名称职的家长,也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不仅要能辅导孩子功课,还要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沟通和疏导,这才是合格家长的“标配”。
与孩子相处时间增加了,父母的负担也更重了。有不少家长感慨,自己除了要完成白天的工作,晚上等孩子回来后更是身兼多职,一刻也不能放松。
因此,“双减”政策虽然将教育的自主权更多地让渡给家长,但在无形中也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实现“双减”之下的家校协同共建,大有必要也大有可为。像是部分学校开展的课后托管服务,利用课后时间组织一些教学以外的活动,能够有效解决双职工家庭不方便提前下班接孩子的问题,也能让孩子受益更多。
家庭教育如何“不缺位”,家长如何“做到位”,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在《促进法》中就充分强调了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中要注重加强亲子陪伴,发挥父母双方作用。
当我们的记者深入采访多个家庭之后,却发现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家庭教育的案例并不多,常出现父亲或母亲一方缺席的现象。甚至有的家庭,父母外出谋生,就将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家里,可能一年才能团聚一回。父爱或是母爱在家庭中的缺失都是难以弥补的,只有父母双方共同参与,各有分工,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尤为深远的,而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在《促进法》中提到实现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的教育方法,值得所有家庭借鉴。
其实家庭教育之路的探索,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再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只能提供参考,只有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网址:家庭教育的“出路”与“进路” https://klqsh.com/news/view/171135
相关内容
家庭教育的“出路”与“进路”家庭教育进社区
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看完这篇少走弯路!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多重影响与角色
“大管家”亦是“点灯人”:贺育泉的乡村教育路
兴智教育品牌大使胡剑云与兴智,十年携手,共筑幸福家庭之路
家庭教育文案短句(家庭教育经典文案励志)
文章标题:单亲家庭亲子教育指南:用爱与智慧守护孩子的成长之路
【家庭教育】阅海万家社区:让好家风照亮人生路 这场活动趣味十足!
安全宣传进家庭丨安全教育进家庭 亲情守护幸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