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ISC-V:芯片架构的“开源革命”
RISC-V作为一种开源、免费的指令集架构,正以颠覆性姿态冲击传统芯片市场。相较于x86和ARM架构,RISC-V的核心优势在于灵活、低成本和高度可定制化——开发者可基于开源框架自由设计芯片,无需支付高昂的授权费用。尤其在AIoT、边缘计算、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RISC-V的模块化设计能快速响应碎片化需求,成为AI时代算力架构的优选方案。
政策面上,国内正加速推进RISC-V生态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RISC-V是中国实现芯片自主可控的关键路径,近期玄铁RISC-V生态大会释放信号:政策或将进一步支持开源架构产业化,推动其在车载、服务器、AI等高端场景的渗透。全球市场同样火热,RISC-V芯片出货量预计以40%年复合增长率爆发,2030年有望突破160亿颗,中国贡献超半数份额,产业链迎来黄金期。
二、产业链投资逻辑:从IP授权到场景落地
RISC-V的崛起将重构芯片产业链价值分配,核心环节包括:
上游IP核与设计服务:开源架构的普及催生大量定制化需求,具备IP储备和设计能力的企业将率先受益。例如,芯原股份作为中国RISC-V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持有20余项专利,提供RISC-V IP核及一站式芯片设计服务,覆盖AI、汽车电子等高增长领域,技术授权模式有望随生态扩张持续放量。
中游芯片设计与制造:高性能RISC-V芯片的产业化是核心突破点。全志科技与阿里平头哥合作开发的玄铁C910内核芯片已实现车载芯片规模化应用,2024年RISC-V产品线营收同比暴增218%;北京君正自研RISC-V内核的汽车电子芯片出货量增长45%,绑定地平线等头部厂商。
下游应用场景:智能汽车、AIoT、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渗透加速。例如,航宇微的玉龙910芯片支持卫星AI实时处理,应用于“珠海一号”星座;润和软件推出基于RISC-V的OpenHarmony平板,AI算力达4TOPS,切入边缘计算赛道。
三、核心标的:聚焦技术壁垒与生态卡位
$芯原股份(SH688521)$ (ASIC设计龙头):RISC-V产业联盟核心推动者,IP授权+设计服务双轮驱动。公司已参与多个RISC-V客户项目,并通过“无剑联盟”整合EDA、封测等上下游资源,生态协同效应显著。
$全志科技(SZ300458)$ (车载芯片黑马):与阿里平头哥深度绑定,玄铁C910内核芯片获比亚迪定点,车载及AIoT场景放量确定性高。
乐鑫科技(物联网MCU霸主):RISC-V架构WiFi MCU全球市占率第一,智能家居订单占比68%,低功耗优势契合AIoT长尾需求。
中科蓝讯(音频芯片龙头):90%收入来自RISC-V架构,联合玄铁优化低功耗方案,受益TWS耳机及智能穿戴市场复苏。
$国芯科技(SH688262)$ (安全芯片领军者):自主CRV7多核处理器通过流片验证,云安全芯片性能达200Gbps,中标国有大行项目,国产替代空间明确。
四、风险与展望:生态成熟度决定天花板
尽管RISC-V前景广阔,但挑战犹存:生态成熟度(如软件兼容性、开发者工具链)仍需时间完善;高性能芯片的技术突破需持续投入。不过,随着政策支持、巨头入局(如阿里平头哥、英伟达)及“RISE”全球生态计划推进,RISC-V有望复刻ARM在移动端的成功路径。
投资建议:短期关注IP授权、芯片设计龙头(如芯原、全志);中长期布局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高弹性场景(如北京君正、润和软件)。RISC-V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国产芯片实现“架构平权”的历史机遇,产业链核心参与者或迎来估值与业绩的戴维斯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