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必将是不平常的,
世界的变化,会带给我们更多问题和思考。
能够给我们正确指引的,只有永恒的真理。
为此,我们给大家推荐公众号“萧祥剑”,
陆续和您分享儒释道经典中的精华。
欢迎关注
20.我常言智者,不应与愚诤,
愚骂而智默,即为胜彼愚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世记经 战斗品第十
峨眉山有一位永通老和尚,已经一百多岁了。有人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什么是快乐的秘诀?”永通老和尚很平静地回答说:“永远不要和愚者争论。”请教的人对老和尚这一简单的回答有点不太满意,于是就说:“大师,我不太同意你说的这一点就是秘诀。”永通老和尚笑呵呵地说:“是的,你说得很对……”
这是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不知道是否是真实的事情。但是,永通老和尚所言,的确是佛陀智慧的言教。
佛陀说:“我常言智者,不应与愚诤,愚骂而智默,即为胜彼愚。”这句嘉言出自《长阿含经》中《世记经》的战斗品。在这部经中,佛陀还对弟子们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若有智之人,弘吾道者,当修忍默,勿怀忿诤。”佛教提倡“六和敬”,其中一条就是“口和无诤。”佛陀告诉我们,任何时候不要和人争论。
一个智慧的人,要懂得不要和人争论。“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因为,任何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当人和人的看法不同的时候,彼此就会产生争论、冲突,这个时候,智慧的人应该选择不要和人争论。因为,一个人一旦陷入争论,是没有智慧可言的。而忍耐和沉默,则会让我们保持内心的寂静,让我们不为外境所转。
尤其当一个人面对诽谤、辱骂的时候,更是考验其心境的关键时刻。如果不能够忍辱,和人争论,其结果很有可能会招来更大的诤斗。因此,佛陀教导我们,一定要懂得修持忍辱和静默。这样一来,诽谤、辱骂的人自然会止息。
《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陀是如何面对来骂他的人的,又是如何善教和度化这类众生的。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会和人发生冲突和争论。当面对这类情形的时候,我们应该忆念佛陀的这一句教言,不要和愚者争论。因为,当一个人和人争论的时候,其心已经为他的执念所转,已经不在平和安定之中,这个时候,我们如果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就难免与之冲突。因此,不和人争论,不仅是对自我最好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慈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