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民生实事多重举措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倡导绿色文化生活,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满意度的举措。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文化生活#
延吉市致力于推进民生实事,确保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通过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该市将各项民生实事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让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全面增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
011.民生实事措施
1.1 ◉ 社区民膳食堂
“民以食为天”,在日常的“微心愿”对接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许多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面临做饭和吃饭的困境。基于此,白金社区党总支书记罗春晖提出在社区内开设民膳食堂的构想。该社区现有实住人口4696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四分之一。为了解决老年群众的这一难题,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情况,最终得到了延吉市民政局和河南街道党工委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今年3月,白金社区的民膳食堂盛大开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餐饮服务。每天中午,食堂以自助餐的形式迎接就餐者,价格亲民且合理:60岁以下的居民仅需15元,而60岁及以上的老人则只需10元,即可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食堂管理者精心准备,每晚都会提前公布次日的菜谱,确保提供八菜一汤的丰盛选择。这一举措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王阿姨便是其中的一位常客。她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民膳食堂不仅价格实惠,更在菜品选择上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赢得了广泛好评。自食堂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了9600余人次就餐,5个微信群更是吸引了1000余名附近居民的加入。
1.2 ◉ 新幼儿园建设
“入园难”与“入园贵”已然成为民生领域备受瞩目的两大难题。近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延吉市的一所新幼儿园——延吉市第十八幼儿园。该幼儿园坐落于公园路北侧、卧龙街西侧,目前工人们正忙碌于安装室内天棚吊顶和焊接学校大门。据延吉市学校后勤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钟浩透露,这所新幼儿园占地广阔,建筑面积达到8328平方米,预计将建成一栋教学楼,包含12个班级,足以 满足360名幼儿的入学需求。目前,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将在年底前全面竣工。李钟浩副主任满怀期待地表示,该幼儿园的建成将极大优化延吉市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为适龄儿童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从而有效缓解“入园难”的问题。
1.3 ◉ 提供高质量教育
学有所教,旨在确保孩子们不仅有机会接受教育,更要能获得优质的教育。在延吉市,学区内的学校一直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以延吉市建工小学为例,该校自上世纪90年代末便专注于“速度滑冰”这一传统体育项目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努力,该校在2019年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称号,并在2020年进一步获得延边州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殊荣。如今,学校器材室里新配备的冰雪运动设备器材琳琅满目,体育老师郑杰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些新装备的用途和价值。 “目前,大约有30名小学生正在接受滑冰训练,这些崭新的装备和训练服将极大地满足他们日常的滑冰和陆地训练需求。”郑杰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冰雪运动设备器材的投资主要来自省民生项目拨款和省体育局的捐助,总计达到15万元,确保了专业队及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训练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徐老师还补充道:“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冰上运动体验,旨在让他们在滑冰中感受到冰雪运动的魅力与乐趣。同时,我们也致力于为上级单位选拔出卓越的滑冰人才。”与此同时,学校还注重滑冰人才的培养与挖掘。自1997年至今,延吉市建工小学已成功向上级训练队输送了200余名优秀滑冰人才。这些学生在州、省乃至全国的滑冰比赛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4 ◉ 老旧小区改造
除了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我们还聚焦于文明宜居品质的改善,这同样关乎每一位市民的福祉。延吉市的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旨在为更多居民营造宜居的环境,助力他们安居乐业。
延吉市八一小区,始建于1999年,其基础设施老化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2021年,该小区被列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涉及供水、排水、供热、燃气、电力及弱电等多个基础设施的翻新,同时还包括楼梯间、外墙和屋面的综合整治。居民吴荣贵欣喜地发现,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楼道明亮,院子景致宜人,房屋仿佛重获新生。
截至目前,该小区的7栋楼改造工程已全部顺利完工,不仅修复了住房的破损问题,更新了供水供电管道和排污设施,还显著提升了居民的居住质量,惠及居民达206户。延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相关负责人透露,自2019年至2023年,延吉市已成功改造了100个小区的972栋楼。
1.5 ◉ 基础设施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群众出行的便捷与安全,延吉市积极推进了基础设施的便民提升行动。最近,一项重要的工程——延吉市依兰镇龙渊村的延河桥改造项目,在历经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和240万元的投资后,已圆满完工并正式通车。这座曾经让人“忧心忡忡”的桥梁,如今已焕然一新,成为了百姓心中的“安心之桥”。
市民徐先生表示,这条路是他们接送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每次过桥都提心吊胆。如今看着这座改造后的延河桥,不仅坚固耐用,桥面也焕然一新,两边的护栏也进行了加固加厚,充分满足了现代交通运输的需求,让他感到非常放心。
1.6 ◉ 社会兜底保障
此外,延吉市还大力推进了 社会兜底保障的提升工作。他们全面梳理并公示了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的相关内容,包括政策标准、实施范围及操作规程等,以增强群众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同时,通过广泛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对就业政策的知晓率,并加强了政策的落实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保险补贴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已有3201名就业困难或灵活就业人员成功申请到社会保险补贴。
此外,延吉市还深入开展了社区入户调查,详细了解了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的就业需求。根据调查结果,市里为84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安排了合适的公益性岗位,其中74人被安置在社区窗口岗位上,占比高达88.1%,其余10人则被安置在其他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上,占比11.9%。目前,所有安置工作均已圆满完成, 延吉市零就业家庭成员的就业援助率已实现100%。
举报/反馈
网址:延吉市民生实事多重举措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https://klqsh.com/news/view/173145
相关内容
延吉市民生实事多重举措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质量
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如何看待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这些质量如何进行全面提升?
“六新行动”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小区的居住环境如何优化?这种优化怎样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精准发力多措并举 提高生活用水效率(民生视线)
如何优化小区的居住环境?这种优化如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民生健身举措方案.docx
多维度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