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发布时间:2025-08-22 13:22

家庭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生活技能教学# #日常生活技巧教学#

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在出现意外后,第一时间的抢救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八大急救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挽救宝贵的生命。

1. 烧伤烫伤

烧伤烫伤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热水烫伤、火烧伤、蒸汽烫伤等,在出现烧伤烫伤的时候,要第一时间使用冷水进行冲洗或浸泡,至少冲洗15—30分钟,在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预防感染。如果烧烫伤的部位与衣服存在粘连的情况,切记不可以直接撕扯患者衣服,可以使用剪刀轻轻剪去伤口周围的衣服,并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在伤口处,如果由于烧烫伤出现水疱的话,也不可以直接将其挑破。为了缓解患者疼痛,可以直接将患者烫伤部位放在冷水中持续浸泡10—30分钟,进一步散发热量

很多人在出现烧烫伤时会轻信一些“偏方”的作用,比如涂抹酱油、香油、牙膏等,这样的行为严重错误,不仅无法缓解患者疼痛,甚至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如果患者烧伤情况不严重,可以外用烧烫伤药膏,一般在3—7日就能逐渐恢复,如果患者存在大面积烧烫伤或者烧烫伤比较严重,则不能在创面上涂抹任何药膏,需要使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覆盖伤口然后立即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四肢外伤

四肢外伤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大部分受到外伤的伤员都会出现出血的情况,严重的外伤甚至会导致伤员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小的伤口一般只需简单包扎即可,当患者出血较多时,直接压迫止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止血方法。

急救人员首先要检查伤员伤口是否存在异物,如果伤口浅表存在小异物的话,应当及时清理伤口并将异物取出,但如果异物较深,则不宜直接将异物拔出。在现场急救中,急救人员需要将干净的敷料直接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持续压迫止血,如果在施救过程中敷料被血液浸透,不要取下敷料,需要在原有敷料上继续覆盖压迫止血。在进行压迫止血的同时,急救者还可以使用绷带或三角巾对伤员进行加压包扎。但是加压包扎并不是越紧越好,在包扎结束后应当及时检查患者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如果肢体末端出现青紫、发凉的情况时,则说明包扎过紧,需要重新包扎。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这项技能,把握救援的“黄金四分钟”。

3.1判断意识

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时,需要第一时间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意识,我们可以拍打患者双肩,大声叫:“喂,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同时紧急拨打120,让周围群众附近携带AED。

3.2判断脉搏和呼吸

判断有无脉搏: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触摸时间5-10秒,不超过10秒。

判断有无呼吸:观察胸廓有无起伏。

3.3胸外按压

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按压位置:在胸骨下1/3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处

按压手法:掌跟着力,双手叠加,上手握下手,下手手指翘起不接触胸壁

按压深度:5—6厘米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保持每次按压后胸壁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3.4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最好配合人工呼吸进行,施救人员需要使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患者气道,并清除气道内异物和分泌物。

3.5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需要用嘴完全包住患者的嘴,捏住患者鼻子,匀速将气体吹入,直到看到患者胸廓有微微起伏,吹气时间为1秒钟,连续吹气两次。

3.6早期除颤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早应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施救。

3.7心肺复苏的评估

成人胸外按压/人工通气比: 30:2;5组30:2为一周期,时间2分钟;进行一个周期循环后,检查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果没有的话,需要继续施救,直到医务人员到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适用于异物卡喉人群,不仅适用于婴幼儿,也适用于成人、老年、孕妇以及意识不清的患者。

4.1自救

在独自一人出现异物卡喉情况时,可以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品上,比如桌边、椅子靠背、栏杆等,然后连续、快速、用力地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4.2成人或儿童

施救者需要分开伤员双腿,弓步站在患者身后,让患者微微弯腰,头部前倾,使用双臂环绕患者腰部。施救者需要一只手握空拳,另一只手紧握此拳,然后在伤员腹部正中肚脐上越两横指处,快速、有力、连续地向上、向内冲击5次,直至异物排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4.3婴幼儿

施救者首先需要让婴儿呈现为俯卧位,将婴儿放在自己前臂或腿上,并使头部低于躯干。施救者需要使用一只手握住婴儿下颌以托住头部,然后用另一只掌跟向内、向上地叩击婴儿肩胛骨之间,然后在婴幼儿两乳头连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5. 骨折

在出现骨折情况时,一定不要私自挪动伤员,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正确的做法是需要将患者受伤肢体进行固定后再送医,可以使用木板、木棍。书本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如果这些物品也没有的话,对于上肢受伤的伤员,可以将受伤肢体固定在躯干上;对于下肢受伤的伤员,可以将受伤肢体固定在对侧健肢上,并立即将患者送入医院就医。在去往医院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使伤员保持稳定,避免过度晃动、颠簸,以免加重肢体受伤的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6. 鼻出血

很多人在鼻子出血时会下意识仰头,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不仅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还可以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用手捏住两侧鼻翼,微微弯腰前倾,然后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者前额和后颈部,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的情况。如果还不能止血或血流量较大,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图片来源于网络

7. 动物致伤

在日常生活中也容易出现被猫狗咬伤、抓伤的情况,不仅会引起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还有可能导致狂犬病和破伤风。在受伤后,患者需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清洗15分钟。在冲洗结束后立即前往医院就医进行进一步处理,并注射狂犬疫苗。


图片来源于网络

8. 溺水

很多人在对溺水者进行施救时第一反应就是将溺水者倒立,以免快速排水,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倒立能够倒出来的水一般是食道和胃内的水,这样的行为甚至会导致水进入呼吸道,造成患者二次溺水。心肺复苏是挽救溺水者主要方法,在对溺水人员进行施救时,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并观察是否存在心跳和呼吸,如果没有呼吸和心跳,则需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图片来源于网络

9. 结束语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多掌握一些急救知识,从而在关键时刻对自身和他人进行正确施救,守护生命财产安全。

网址:八大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https://klqsh.com/news/view/178005

相关内容

十大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
家庭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急救常识:关键时刻,救人一命
急救知识必备:关键时刻能救命
常见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记住这9个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日常急救知识大集合:关键时刻能救命
生活急救常识30条,关键时刻能救命
常用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八种必学急救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