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家庭重塑
家庭重塑(familyreconstruction)技术是由萨提亚发展出的一种干预方法,它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整合进入在原生家庭的历史和心理矩阵中属于自己的位置。作为萨提亚的主要改变手段之一,它同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让我们可以重新看待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并以一种新的观念来看待现在和未来。这种新的观念既包括给予我们自己更大的可能性、更多的自由,也包括让我们
自己变得具有责任感。
预备阶段
主角——他的家庭将被重新演绎一一常常会在进入重塑阶段之前就被选定。主角和引导者(咨询师)在一起花费大约3个小时来进行事先准备,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完成主角的家谱图(thefamilymap);.家庭生活编年史(thefamilylifechronology);以及“影响力车轮”(WheelofInfluence)(所有这些都将在本章加以描述)。这些工具将帮助我们澄清什么是主角想要改变的,并且协助我们探索主角原生家庭中的特定事实。
在引导者和主角之间的准备会议同样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创造良好、可信的接触和协议;熟悉所有的材料(不论是材料的内容还是其运作过程);澄清主角想要创造的具体改变;并且开始整个变化的过程(例如,治疗师进入家庭系统中)。
家谱图
一般的家谱图,或者说最基本的家庭平面图,主要由三个人物构成:一位成年男性,一位成年女|生,以及—个孩子。萨提亚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呈现这种关系:
由于萨提亚的家庭概念要跨越祖孙三代,我们还需要将这个示意图拓展到主角的外祖父母和祖父母。
对于这个示意图的类推,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勾勒出家庭重塑所涉及的范围,并且使探索路径变得更加容易。家谱图只是通过展示那些卷入主角早期生活中的人,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现实——即便那些早年的亲戚现在可能已经不再活着了。家谱图象征性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将会出现在家庭重塑中的“演员名单”。
准备家谱图需要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就是询问有关主角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
·结婚的日期
·父母双方的名字
·生日和出生地
·目前的年龄或是去世时的年龄
·宗教信仰
·职业
·民族
·教育
·业余爱好
为了方便展示,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是生物意义上的原生家庭。但是对于单亲家庭、继父继母家庭,以及其他非生物意义上的原生家庭来说,可以对家谱图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动来适应现实情况。
在第二个步骤中,引导者需要让主角为父母双方增加一些元素:
·三个描述性的形容词
·他或她在压力情境下采用的主要应对姿态
·他或她在压力情境下采用的次要应对姿态
主角对于现实的构造正是家庭重塑中需要处理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客观准确性并不重要。如果主角对此并没有特定信息或是意见要提供,那么引导者可以鼓励他(她)去进行“虚构”。
步骤三如下所示,主角需要补充:
·从最年长到最年幼,所有的孩子
·第一个步骤当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如上所述)
·第二个步骤当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如上所述)
在步骤四中,主角创造了三个分离的阶段三示意图:他(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主角自己的原生家庭。除了阶段三的数据,主角还需要根据他或她自己的观点指出:
·父母和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则
·任何家庭模式(例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原因等等)
·家庭价值和信念(例如,对教育的价值观,对金钱的价值观等等)
·家庭神话和家庭秘密
·家族主题
为了向整个小组展示,主角通常可以将所有这些家谱图放在大张的活页纸上,在实际的家庭重塑过程中进行展示和悬挂。
对于家谱图的编译为我们建构下一个工具——家庭生活编年史铺平了道路。(参见附录)
家庭生活编年史
在实际的家庭重塑技术开始之前,家庭生活编年史是第二个必要的操作步骤。它涉及祖孙三代人,起始于主角的(外)祖父母辈中最老的一员,截止于主角成年(18,19或2l,依据法律而定)。例如,主角祖父母辈中年纪最大的一员可能出生于1901年,而主角可能在1975年达到法定成人年龄。
可以将下面的信息以编年体的形式整理为表格:
·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生日
·重大家庭事件的日期(例如,搬家、结婚、离婚、死亡、重聚、灾难)以及取得成就的日子(例如,毕业、晋升)
·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日期(例如,战争、天灾、经济动荡)
家庭生活编年史常常可以写满四到五页大张的活页纸。
影响力车轮
影响力车轮图表可以向我们展示每一个在主角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给予他(她)智力、情感或是物理方面影响的人。这些人可以给予主角许多学习经验,而主角也会以某种方式对他们做出响应或反抗。
在主角的“车轮”上的人越多,主角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标注出的影响和资源就越多,这些人通常包括:祖孙三代的家庭成员;其他生活在主角家庭里的人(或是主角曾经寄居的家庭中的成员);特殊的老师,以及朋友。其他影响因子则包括:想象中的玩伴;宠物;珍惜的玩具,以及个人的特殊事件和物品。
主角将他或她自己的名字写在中间,在自己的名字周同一圈圈地列出其他人的名字——像是一个装有辐条的车轮。而辐条的宽窄可以变化,线条越粗,代表关系越亲密。
在每一个名字下面,主角需要列出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这个个体。(对于家庭成员,可以使用在前面家谱图中提到的那些形容词。)然后,主角就像在附图当中所展示的一样,将每一个形容词用符号标记为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许多主角担心自己无法记起,或是不能向亲戚询问有关童年事件和他们家庭编年史的事情。对此,引导者可以让他们完全放宽心。年幼的时候,我们会将所有学习到或是体验到的东西储存在大脑的右半球(有时也被称为潜意识)中。更进一步地说,我们完全应该相信,自己仍然有能力将它们回忆出来。而家庭重塑技术,恰恰可以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家庭重塑希望达成的目标,就是将主角左脑和右脑中的知识和智慧加以整合。即便在作为孩子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特别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在认知层面上的理解,常常为发生的事件提供了一个环境背景。与之相似,当萨提亚谈论到一种变化的状态,或恍惚时,她也就是在谈论如何超越认知的部分,用自身的直觉部分来触及自我的智慧,并提供转变的过程。即使主角不能在意识层面记起一些童年时的细节,必要的内容材料还是可以在另一个意识层面获得。
不论所处的环境如何,躯体都有能力来记录和保存信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完全可能回忆起它们。我们也许会用下列说法来限制这类信息的可靠性,像是:“如果非得要猜的话,我想事情可能是这样发生的。”或者说“我不知道,但是我猜是……”不管怎样,从家庭重塑技术当中得到的经验向我们表明,许多人的“猜测”随后都得到了其他家庭成员的证实。
换言之,没能在意识层面记起他们个人成长历史的人,实际上仍然可以为家庭重塑技术提供资料。萨提亚认定,每一个人类个体都了解关于他或她自己的所有一切,而问题仅仅在于如何接触到这些信息。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事实,她会告诉人们去“虚构想象”,通过运用大脑右半球,或是在恍惚状态下,主角常常可以给予准确的信息,至少在家庭动力因素和应对过程的形式上是如此。
我们大脑右半球的“猜测”是否具有客观准确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主角对于事实的构建正在得到开发,而家庭重塑正是通过这些构建的知觉得以实现。同样,任何变化也只有在此才能发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