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治百病?“万能养生秘笈”要警惕!
警惕虚假广告:声称包治百病或者过于夸张的产品需谨慎购买。 #生活常识# #购物消费建议# #消费陷阱#
换季之际,朋友圈、家族群、短视频平台上的所谓“养生大法”刷屏热搜。然而,那些宣称“包治百病”“一辈子不用去医院”的“万能养生秘笈”,实则暗藏巨大风险,公众需时刻警惕。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明确提示,没有能包治百病的“偏方”或“秘方”,真正的养生源于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一同戳穿那些借养生之名传播的伪科学,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中药配万物?实为营销噱头!
近段时间,餐饮界刮起了一股“万物皆可配中药”的养生风潮。传统中药材大胆跨界,成为奶茶、咖啡、面包、冰淇淋里的“新配料”。从阿胶奶茶、罗汉果拿铁等饮品,到茯苓桂花发糕、枸杞原浆面包等糕点,再到当归牛肉、黄精烧青笋等药膳……中药餐饮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在年轻群体中风靡起来。
然而,这些添加了中药材的食品并非人人适宜。部分消费者盲目追求滋补和疗效,幻想仅靠添加了几味中药材的食品饮品,就能实现“药到病除”。一些商家瞄准这一心理,以“添加了中药材”为噱头,过度放大产品药用价值,实际上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出现药性冲突,严重误导消费者。
吸氢气治百病?实为养生骗局!
近期,一种以“氢”为核心的保健疗养模式在多地悄然兴起。不少氢氧体验馆宣称,吸氢气能“抗肿瘤、抗衰老”,还能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尽管氢气在医学领域确实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目前尚无确凿科学证据表明吸氢气或喝氢水能够直接治疗疾病。这类养生骗局之所以大行其道,主要是不良商家抓准了中老年人对健康养生话题的迫切需求,利用其对“高科技养生”的认知盲区,精心设计营销话术进行虚假宣传,最终损害消费者权益。
私域直播卖货?实为虚假宣传!
当下,私域直播成为商品销售的热门渠道。一些商家为规避监管,通过个人微信、企业微信、微信群等私域渠道将顾客引流至线上,在网站、平台、小程序等开设直播间,假借“养生讲堂”“健康咨询”等名义进行夸大、不实宣传,诱导老年人线上下单或线下消费。为了规避平台审查和相关风险,直播人员刻意拆分疾病名称,如将“尿毒症”说成“那个尿,某毒,某什么症”;讲效果时,则用“相当哇塞”等予以表述。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守护好自身健康与“钱袋子”,谨防私域直播中的养生骗局。
健康养生没有捷径可走,那些宣称“包治百病”“速效神效”的所谓“万能养生秘笈”,不过是不法商家利用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设下的陷阱。面对各类养生信息,我们不妨多一份理性审视,查看是否有权威机构背书、能否阐释科学原理、是否适合自身体质。让我们共同擦亮双眼,远离养生陷阱,用科学守护健康。(芮静 李申)
综合中国市场监管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等报道
网址:包治百病?“万能养生秘笈”要警惕! https://klqsh.com/news/view/178724
相关内容
警惕快递“空包诈骗”“中医堂”涉违规广告 网警提醒,警惕“马甲”诈骗
警惕!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可能与肺癌有关
冬季警惕这7类传染病,如何预防要知道→
秘笈
秋天警惕高血脂的食物和水果
让你健康快乐的100条生活秘笈,非常非常实用
一定要警惕,出现这些信号说明食物可能变质,千万别吃
长沙15岁少年晨跑突发昏迷!高温运动警惕夺命“热射病”
秘籍和秘笈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