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之外:怎样欣赏音乐

发布时间:2025-08-26 01:02

音乐课上的课堂趣事,学习之余轻松愉快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社交趣事#

我们总是听到音乐,但并非一直聆听音乐。将音乐的各个要素分解,之后再还原,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准确地描述音乐的某一时刻能够帮助我们更完整地理解音乐,进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1900—1990)被称为“美国音乐界的掌门人”,他经常谈及如何聆听音乐。在他的著作《怎样欣赏音乐》(What to Listen forin Music, 1939)中,科普兰将聆听音乐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美感阶段、表达阶段和纯音乐阶段。

在美感阶段,听众沉迷于音响之中,纯粹为了音响的趣味和美感而听。科普兰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用这种方式聆听音乐,无论多么资深的乐迷都会这样,特别是当他们在音乐中寻求慰藉和逃避之时。他认为,美感阶段对认识不同作曲家的独特创作风格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表达阶段,听众寻求音符背后的意义。科普兰认“意义”不是指音乐描述的某个具体事物或事件,比如风暴或战争,而是听众对音乐所传达内容独特的个人认识。这一阶段容易以直觉理解,而难以用言语表达。科普兰表示,伟大音乐作品的意义可能随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纯音乐阶段,听众为理解音乐作品对音乐元素的独特处理,即如何运用与整合音乐元素而聆听。虽然这一阶段有些像学术训练,但我们对音乐的原理理解得越多,就能越好地欣赏音乐。

举报/反馈

网址:课堂之外:怎样欣赏音乐 https://klqsh.com/news/view/186146

相关内容

音乐欣赏课怎么上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课教学途径分析
音乐课应重视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 — 什么是音乐欣赏
中外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第二版)
音乐欣赏范文10篇
音乐欣赏
电影欣赏课与对外汉语教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