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大集合:带你走进多彩的民俗世界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有丰富的民间习俗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传统文化理解#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整理:
一、春季
农历正月
春节: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是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其习俗包含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放鞭炮、拜年、给压岁钱等。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元宵节(上元节):正月十五,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除了吃元宵、赏花灯外,还有猜灯谜、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活动。
添仓节(部分地区):正月二十五,在这一天,人们会祭祀仓神,希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农历二月
龙抬头(青龙节、春耕节):二月初二,除了吃特定食物和理发习俗外,在一些农村地区,还有引田龙、敲房梁等习俗,寓意唤醒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
花朝节(部分地区):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这是纪念百花生日的节日。人们会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姑娘们会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 “赏红”。
农历三月
上巳节:三月初三,除了前面提到的习俗外,有些地方还会举行祭祀高禖神等活动,高禖神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
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二、夏季
农历四月
浴佛节:四月初八,除寺院活动外,民间也有施舍僧侣、斋会、放生等习俗。
牛王诞(部分地区):四月初八,在一些农业地区,人们会为牛过生日,给牛放假、喂好料等,体现对耕牛的爱护和敬重。
农历五月
端午节(端阳节、龙舟节):五月初五,还有采药、制药、挂菖蒲和艾草、饮雄黄酒等习俗。有些地区的端午节还会进行 “驱五毒” 的活动,五毒一般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农历六月
半年节:六月初一,除常规庆祝外,一些家庭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感谢上半年的护佑并祈求下半年平安顺遂。
晒霉节(部分地区):六月六,除晾晒物品外,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庙会等活动。
观莲节(部分地区):六月廿四,主要在江南水乡等地区流行,人们会结伴出游赏荷花,文人雅士还会吟诗作画。
三、秋季
农历七月
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七月初七,除了传统的乞巧活动外,有些地方还有听牛郎织女悄悄话等浪漫的民俗活动。
中元节(鬼节):七月十四 / 十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放河灯等习俗,人们认为河灯可以照亮鬼魂回归的路。
农历八月
中秋节(团圆节):八月十五,除了赏月、吃月饼等习俗外,还有玩花灯、烧塔等活动。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用瓜果等供奉月神。
农历九月
重阳节(老人节):九月初九,除登高、赏菊等活动外,还有吃重阳糕等习俗。在古代,重阳节还是一个亲友团聚、相邀登高赏秋的节日。
四、冬季
农历十月
寒衣节(祭祖节):十月初一,除了给祖先送寒衣外,有些地区还会烧包袱(将冥钱等物装入纸糊的口袋中焚烧)等习俗。
下元节:十月十五,在民间,下元节这一日,还有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
农历十一月
冬至节:公历 12 月 21 ~ 23 日,在一些地区,除饮食习俗外,还有绘制 “九九消寒图” 等习俗,人们通过每天填涂一笔来记录从冬至开始的寒冷天数。
农历十二月
腊八节:腊月初八,除了吃腊八粥外,还有泡腊八蒜等习俗,将蒜瓣用醋浸泡,到春节时食用。
祭灶节(小年):腊月廿三或廿四,除祭祀灶神外,还有吃灶糖等习俗,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甜又粘,希望灶神吃了后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除夕:年尾最后一天,除了前面提到的习俗外,还有封门(贴门神、封门纸等)、踩岁(在院子里撒芝麻秸等)等习俗
举报/反馈
网址: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大集合:带你走进多彩的民俗世界 https://klqsh.com/news/view/189204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介绍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王文章 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 中国民俗学网
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活动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国内节日习俗盘点
十大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排行 中国民间传统技艺有哪些
走进古人生活:节庆习俗,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