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变化时,如何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
四季更替,根据时令变化调整饮食 #生活常识# #养生常识# #季节性养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8月7日进入了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常年此时,全国平均气温开始呈下降趋势。不过今年立秋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依然炎热,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秋老虎”。
暑热未尽,昼夜温差逐渐变大,时令变化时,怎样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呢?
“贴秋膘”不宜暴饮暴食
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时令节气与健康”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专家介绍,立秋过后,昼夜温差开始变大,而今年末伏在立秋后才到,这一阶段大家除了要注意凉风的侵袭,还要继续防暑祛湿。
立秋“贴秋膘”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养生话题。“贴秋膘”有没有理论依据?立秋时节应该怎么调整饮食起居?来听听专家的提示。
点击观看视频
专家介绍,在立秋这天“贴秋膘”,符合中医“秋收冬藏”的理念。立秋后自然界都开始为冬储做准备,“贴秋膘”是通过增强营养,把春夏生长阶段消耗的体能进行补充,并且为严冬积蓄能量的一种体现。在贴秋膘的过程中,要注意固护脾胃和肺肾的功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某医生介绍: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整个营养状况都是非常充足的,甚至会出现营养过剩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也不建议盲目地“贴秋膘”。比如过度进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能会增加肥胖、高脂血症。
所以“贴秋膘”不光是要吃肉,还是饮食要均衡、营养结构要合理。除了肉类,还包含果蔬、蛋类、奶类、谷类、豆类等。在肉类里面,除了瘦肉,一些牛肉、鸡肉、鸭肉、鱼肉、虾肉,这些都可以少量食用。
立秋过后 中老年人
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秋冬季节最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就是脑卒中,也就是俗话说的中风。因此立秋开始到秋冬交际,中老年人要更加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危险因素控制。
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避免因温差引起的血管剧烈收缩与扩张,从而使血压产生较大波动。要特别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进入秋季要为冬天做准备,把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因素尽量控制到理想水平。
医师建议:不管是高血压、冠心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严格达标,让吃的药要吃,同时要吃够剂量,把血压、血脂、血糖都控制到一个理想的水平,这是最重要的。同时,所有的病人都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睡眠、不吸烟、限制酒,然后不要久坐等等。这些活动严格控制之后,我们的心脏就会更安全。
往期推荐
宝山的他们入围!“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开始投票
网络安全宣传周 | “第五届网络安全微视频”优秀作品评选开始啦!快来给宝山投票吧~
原标题:《时令变化时,如何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
阅读原文
网址:时令变化时,如何科学健康度过季节交替? https://klqsh.com/news/view/190927
相关内容
立秋时节,公众如何科学应对季节交替带来的健康挑战?|时令节气与健康春夏季节养生小贴士,让你健康度过季节交替
科学应对季节交替带来的健康挑战
健康应对换季时节的技巧——平稳度过季节交替
冬去春来,季节交替。老人如何适应天气变化?
季节变换小班健康活动教案:选择适应时令的食品健康养生.doc
初春季节交替,健康防护与天气变化指南
换季注意事项:健康度过季节更替
季节变换与健康:如何适应季节变化
健康养生:如何应对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