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把小组工作开成工作坊了:社工要先懂,小组的专业元素在这
在家组织小型艺术工作坊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乐趣# #健身运动乐趣# #家居生活趣味#
后台有小伙伴留言问:
一直都不太懂如何去开一个规范、体现社工专业性、融入社工元素的小组?
这个问题初看是小组带领技巧上的困惑。
但回想现实里社工策划小组和开小组的情形。
我发现这个问题得从大家对“小组工作”的理解谈起。
很多社工开小组,慢慢变成了工作坊,或几场同主题活动串联。
分不清“工作坊”“主题活动”和“小组工作”的区别,才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得先搞懂什么是小组工作,再谈如何开专业、社工元素的小组。
1、小组的定义:同辈共进
小组工作,又叫团体工作,用流行词汇来说,本质上是社群的运营。
小组的第一个关键元素,就是指它招募的对象必须有共性的需求/问题。
老年人高血压预防小组,招的都是没得高血压需要预防的老人家。
老年人高血压控制小组,招的都是患了高血压需要控制的老人家。
你说来个混合双打可以不,那就不是小组,叫高血压防治活动。
你说有老人家还没患高血压,但很重视防治,很想加入控制小组学习经验。
也不行,大家都患高血压,就他没有,注定不是同路人。
为什么小组的策划,招募,开展,都必须强调需求/问题的共性?
因为小组工作的核心定义是:同辈共进。
何为同辈共进,组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达到共性的目标。
社工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组员的这种共同进退,达到社群的自助运营。
2、小组动力和经验共享,是核心力量
从助人的角度,小组强调团体共同进退的意义是什么?
社群改变的行动力、持久性、互助资源,比个人强很多。
前段时间我打算每天看书,结果没坚持多久。
然后拉了几个朋友,搞个读书团体,每天读半小时。
大家相互督促,每天内卷,互拍彩虹屁,妥妥地坚持了大半个月。
这就是社群的力量,也是小组动力激发个人动力的体现。
社群内部还有着解决同类问题的各种经验和资源,这就是小组互助的优势。
长者防中风小组中,组员们相互分享超实用但不常见的经验,每个人大有收获。
社工不知如何回应的问题,组员能根据同类问题的经验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十年社工经验中,我深刻感受到,服务对象自身也很牛,只是没机会表现出来。
在小组中,当大家开始活跃分享时,社工真的是涨见识!
《搏击俱乐部》中,患有失眠症的主角参加心理治疗性小组。
在小组中,他和同样患有各种“绝症”的组员相互慰藉,拥抱,获得治愈。
一群有着同样问题和诉求的人,在情感、资源、经验上,特别能取得共鸣,相互支持。
特别是,组员之间的资源、经验还特别精准,都围绕相同的问题。
更牛的是,他们对问题进行了无数次尝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验。
这样的小组互助,远比社工去传授知识、经验要好!
所以社工开小组工作,重点是激发社群的自助运营,鼓励他们自助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
所以小组也是同类社群的助人自助,万变不离其宗,社工服务最后都是助人自助。
3、把小组交给组员
目前社工开展最多的小组是教育性小组和兴趣小组。
常有社工问,兴趣小组算是专业小组吗?
其实小组工作,没有专不专业之分。
兴趣小组往社群自助运营的方向发展,就是发展各种队伍,唱歌队、舞蹈队、瑜伽队等。
但小组的目的不是组建队伍,而是带动队伍内的自助互助。
开长者唱歌小组,我们关注的是:
组员们能够相互带动,大家能否合力让小组运营下去。
组员唱歌肯定是有好有坏,有快有慢,如何引导组员互助,就是社工要做的。
进而引导组员们探讨对唱歌小组的运营。
(开展频率,唱什么歌,如何规范运行等)
通俗来说,就是把小组交给组员,让组员来决定小组的发展进程。
假如小组遇到阻碍问题,社工更不要直接解决,而是引导组员自己探讨解决。
譬如有组员中途到处乱走,有组员经常迟到,有组员吵起来了,怎么办?
引导组员们坐下来探讨,他们认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更好。
用魔法打败魔法,用小组力量解决小组问题。
只有这样,组员们才会相信,小组是他们的,而不是社工的。
这里划重点,小组是属于组员的社群,社工只是辅助。
否则,小组动力就很那激发出来!
4、从组员互助,到组员当家做主
教育性小组,核心也不是组员学习知识,否则开学习班就行。
而是通过激发小组动力,让组员互相督促学习,相互激励学习,分享经验,并学以致用。
以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小组为例。
学习高血压知识并不难,但很多老人家学了就忘,或者干脆不用。
老人家的固执,只有老人家懂。能说服老人家的,也只有老人家。
社工吩咐千万遍,不及邻居老友的“土方经验”,可“土方经验”未必可靠啊。
但放在小组里面,社工就可以引导了,带动大家分享。
然后引导大家探讨哪个“土方经验”更可靠,有什么风险要规避。
至于什么学习方式更好?以及想了解哪些知识点?
当然是组员们自己来探讨决定了。
所以,学废了没有?
小组就是组员互动,互助,当家做主!
5、小组策划的两大重点
在小组策划中,社工主要把控两个方向就可以。
第一,将共性需求主题细化,如高血压预防,防诈骗学习,防溺水安全。
围绕这些大的需求主题,结合组员的实际困扰,细化制定小节主题。
高血压预防,根据组员的情况,可制定饮食,生活习惯,体重控制等小节主题。
防诈骗学习,可制定电话诈骗,网购诈骗,推销诈骗等小节主题。
也可只围绕某个主题,做整个小组的策划。
如高血压饮食控制,还行细化到“饮食知识—饮食习惯—饮食计划—饮食控制”等主题。
决定不了的时候,可以邀请组员一起讨论决定,他们更想要哪种主题形式。
第二,要设计组员互助、推进团体关系的环节内容。
除了需求主题对应的内容设计,每节小组都要设计促进组员互动互助、推进团体合作的环节。
如第一节小组要引导组员们认识到大家的共性问题,建立关系,制定团体契约,营造团体互助的氛围。
如每一节小组都要设计组员互动合作,相互探讨分享的环节。
如何设计互动合作的环节?结合不同群体的特征,不同主题的形式来构思。
儿童多数通过团体游戏更有效果,长者可以是话题讨论。
健康小组可以是经验分享,安全小组可以是案例讨论,或情景模拟。#优质作者榜#
方法很多,最重要是把控好小组核心,要让组员互动起来,要推进社群的合作发展,共同达到目标。
举报/反馈
网址:别再把小组工作开成工作坊了:社工要先懂,小组的专业元素在这 https://klqsh.com/news/view/191122
相关内容
社区工坊小手工 助居民快乐增收关于成立轻工化工学院分工会文体活动兴趣小组的通知
某单位工会成立职工业余兴趣活动小组,分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四个小组。已
组织开展群众文艺创作: 文化馆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DIY手工制作经营店创业计划书
“爱的碰撞”亲子沟通成长工作坊
组织工作要注重细节才能取得实效
个人护理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通用11篇)
大学生DIY手工制作创业计划书
怎样快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