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乡村文旅火出圈|换个视角看佛山

发布时间:2025-08-27 23:22

峨眉山:四川佛教名山,金顶可看日出和佛光 #生活知识# #旅行生活# #旅游景点推荐#

  广东“村超”火了!

  8月5日晚,第十七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开锣。这个被称为广东“村超”的赛事,首场比赛就吸引超2万人现场观看,还引起全国网友关注。

  这是佛山继村居龙舟赛、“村BA”后,又一次因为草根赛事成为“顶流”,万人空巷观赛的盛况再次上演。

  实际上,今年以来,佛山频频火爆“出圈”,不仅多次上央视、上热搜,还吸引全国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今年端午节期间,佛山各个村落举办的大小龙舟赛事,让佛山的热度指数以9.9分居全国第一;南海大地艺术节,吸引百万游客走进乡间巷陌,欣赏现代艺术。

  当体育、文艺与乡村共生,并成为一种新时尚,乡村振兴也迎来新的可能性。

  草根赛事成“顶流”带旺乡村经济

  8月5日18时,佛山三水云秀山体育场,离佛山“西甲”开幕还有1个小时,观众区已经座无虚席,还有不少村民早早爬上自建房楼顶,远远观赛。

  “‘西甲’每年都有,但第一次在开幕式就来这么多人,甚至超过去年决赛现场。”三水市民黎先生是佛山“西甲”的铁杆粉丝,加上这次已连“追”17届,他对现场氛围感到震撼。

  当天,超2万名观众共赴一场“夏日狂欢”,其中不乏从广州、深圳、港澳地区特地赶来的球迷。

  在佛山,像这样的草根赛事并不罕见,火爆“出圈”的不在少数。2023年以来,佛山村(居)际男子篮球赛、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等“村BA”,以及佛山村居龙舟赛等,创造了一场场全民狂欢。

  尤其是龙舟赛。今年端午节期间,佛山各地掀起一场“龙舟热”,“百舸争流、千帆竞渡、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在大小村落轮番上演。

  例如,有着“银河唯一”之称的叠滘乡龙舟漂移,累计吸引全网2亿人次围观,相关话题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第三。另外,据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综合计算出的各地龙舟赛热度指数,佛山以9.9分居全国第一。

  龙舟的爆火,带火了佛山多个村居。奔涌而至的客流,汇成不断攀升的消费活力。来佛山村里看龙舟、吃龙舟饭成为一大打卡点。

  数据显示,端午假期,位于南海桂城的叠滘乡日均人流约8万人次,叠滘乡附近的千灯湖片区商圈共计吸引135.9万人次客流,实现销售额8831.4万元。另据携程数据,端午假期佛山的酒店订单同比增幅达到55%。

  

端午期间,佛山村居龙舟赛事人气火爆。戴嘉信 摄

  放眼全国,乡村体育赛事“出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社交媒体上,人们见证了一场场赛事的火爆场景:贵州台江的“村BA”、贵州榕江的“村超”、江苏连云港的“村界杯”、内蒙古鄂尔多斯昂素镇的排球赛……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论是佛山“西甲”,还是佛山龙舟赛,抑或是全国各地出现的体育“现象级”活动,背后都透露出共同的“流量密码”:将体育和乡村特色、乡村民众融合,充分接地气,充满烟火气。

  有专家指出,乡村体育以一场场朴素隆重、热情澎湃的赛事点燃了乡村活力。当下,村民对于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的热情空前迸发,乡村体育成为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亮丽风景线。

  旧村居变新“网红”捧热村居游

  在村里,除了草根赛事持续出圈,还涌现了一个个新“网红”。

  位于佛山禅城的莺岗社区,一切都有些年头了:斑驳的石板路,古朴的红砖墙,蜿蜒曲折的老巷,与仅有一路之隔、繁华热闹的岭南天地形成鲜明对比;街坊邻居以老年人为主;副食店、五金店、钟表店见证着街坊细碎的生活日常。

  但去年以来,莺岗社区的通心巷在小红书上热搜如潮,获得上万个收藏和点赞。每到周末,越来越多的游客三三两两涌进通心巷,扫街打卡。

  这个老巷子是佛山的历史文化街区,鸿胜祖馆、蔡李佛拳首徒陈盛故居等文化印记分布其间。近年来,随着莺岗社区的活化利用,年轻人与旧村居较上了“劲”。

  他们将墙面变成大面积的落地玻璃,把露营椅放在户外,各种独立咖啡馆、酒馆、买手店、艺术馆陆续开进了这里。

  三人工房是通心巷第一家进驻的手工艺工作室,同时也是这一条老巷最早一批进驻的特色商铺,如今成为一大网红打卡点。

  “年轻人的创意与老巷碰撞,让这条巷子越来越有意思。”三人工房主理人之一欧燕珊说。

  在通心巷,像欧燕珊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一众“90后”“00后”正点燃起别样烟火。他们利用建筑空间的更新,碰撞出老与少、新与旧、传统与新潮之间的火花,带火了村居游。

  和通心巷一样成为“网红”的,还有松塘村。但和打造艺术空间不同的是,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走出了另一条文旅“新路子”。

  走进南海西樵上金瓯社区松塘村,村居环塘而立,清幽而古朴。抬头见古迹,触目皆诗画。踏着花岗石板铺筑的长街深巷,区氏宗祠、世大夫庙、东山祖祠、见五大夫祠等宗祠家庙、家塾书舍一字排开,几百年的风霜扑面而来。

  这样一座古村,近年来每年客流量却能达10万人次。松塘村走出了怎样的文旅“新路子”?

  据悉,近年来,松塘村充分挖掘和利用村中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选取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书舍家塾、空置的古民居建筑群,建成活态化的翰林文化博物馆、松塘学堂体验馆,引入积厚堂民宿、福厚博物馆等旅游项目,举行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旅游业态,将城市的人流和消费力带到乡村,并“留”下游客。

  随着“烧番塔”“孔子诞”“出色”等民俗文化活动的恢复,松塘村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其中,中秋“烧番塔”曾赢得了中央电视台节目组的青睐,通过“云直播”走进了全球观众的视野。“孔子诞”更升级为翰林文化节,通过品翰林宴、拜孔圣庙、步青云路吸引八方宾客前来,打响了“松塘翰林名村”的品牌。

  如今在佛山,大大小小的古村落、旧村居纷纷变身新“网红”,让村居游成为一种新时尚。

  村里“造节”引流解锁新玩法

  在佛山乡村,2023年发生的最大“新鲜事”,必定是掀起了一股“造节”潮。

  有节造势,无节造节。今年以来,佛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造节”。“新造节”中,既有本土的传统民俗类、历史文化类、体育类“新节”,也有南海大地艺术节等外来大IP。有的乘着传统节日举办,有的“无中生有”。

  春节期间,佛山重启“2023最岭南之佛山过大年嘉年华”,推出文旅体活动超过500场,且五区各有特色;五一期间,佛山五区政企携手,也造出了茶酒咖生活文化节、啤酒节等各种好玩好看又好吃的“节”;还有南海大地艺术节、高明田野季、第四届白坭西江非遗美食文化节等各种“无中生有”的“新节”……

  这些“节”大都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各个村落。一时间,村民和游客应“节”不暇,“节庆经济”如火如荼。文旅“造节”对消费增长的动力和引擎作用凸显,成为佛山乡村新亮点,市民游客消费反响热烈。

  南海大地艺术节,不同于在封闭展馆内进行的艺术布展,它把作品推向了广袤无垠的田野,在一些长期正处于空心化、老龄化的村庄,“种”出了奇异绚丽且根植本土的现代艺术。这场展览4个月内就带来了114万人次客流和超5亿元的旅游收入。

  经济效益之余,掀起“造节”潮的佛山,还在曝光度和知名度方面收获了效益。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后短短三个月,在百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话题浏览量累计近1400万次;高明田野季将音乐会舞台搬到稻田里,这一创新举措很快为高明带来了较高的曝光率,让高明乡村再次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其实文旅“新造节”增多,并非佛山独有。从全国范围看,借“新造节”走红的城市越来越多。比起“初代”旅游城市,这些新蹿红的城市曾经让不少人感觉“脸生”。从“火”了20年的江苏盱眙“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到宁波“香橙音乐节”,不同规模的城市通过“新造节”走红,给全国打了样:只要“造节”有道,大家都有“出圈”的机会。

  “造节”风潮下,佛山乡村频繁出圈,找到了流量密码。一些新趋势也正在发生。

  接下来,佛山“新造节”的类型将更加丰富,活动主题进一步覆盖特色产业、体育赛事等领域。已经开赛的佛山“西甲”,今年与佛山美食啤酒节、三水饮料文化节联动举办,将运动、音乐、时尚、美食与文化融为一体,打造一场年轻、时尚、热力的啤酒主题派对,拓展文旅消费业态。

  今年第七届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也将提上日程,继续为本土陶瓷产业发展注入新理念和新思路,为乡村文旅开发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强力“圈粉”。

  新一轮促消费扩内需大幕已经开启,可以预见,大批新型业态和新型消费模式将层出不穷,为佛山乡村“造节”提供更多空间。



网址:佛山乡村文旅火出圈|换个视角看佛山 https://klqsh.com/news/view/191727

相关内容

山东乡村旅游正红火
佛山十个亲子游景点 佛山适合亲子游玩的地方 佛山带娃好去处
广东佛山游玩指南
佛山影视城游玩攻略
李富贵带乡村老人走出大山去旅游 安全与快乐同行
佛山有数|每天约290个宝宝诞生!佛山人为什么这么愿意生?
《家山》:让海外读者听见中国乡村的心跳
看,乡村文化生活“实力圈粉”
乡村旅行趣事多,迷路遇宝山鸡笑翻,生活味道真浓
佛山两天旅游攻略:必游景点美食推荐,深度体验历史文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