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吉:为乡村振兴注入“国球”力量
乡村旅游推荐:云南丽江古城、浙江乌镇、福建土楼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国内外旅游景点推荐#
中国体育报记者 轧学超
清晨6点多的浙江安吉,薄雾还未散尽,灵峰人才体育公园里已经传出了清脆的“乒乓”声。68岁的王杏娟手握球拍,脚步轻快地在球台前移动,白色的乒乓球在她和对手之间来回跳跃,阳光洒在她带着汗珠的脸上,专注又快乐。“以前哪儿敢想啊,咱农村老太太也能在这么好的场地打球。”打球间隙,王杏娟指着球场上崭新的塑胶地板对记者说,语气里满是感慨和幸福。
她脚下这片场地,是安吉近年来投入建设的乒乓球场地之一。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开展的“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简称“国球两进”)活动在浙江的生动缩影。
“国球两进”活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等工作,推动在城市社区、公园中配建以乒乓球台等小型设施为重点的健身设施。浙江各地踊跃响应、积极推进。如今,乒乓球场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浙江的社区与公园,乒乓球运动也深深融入百姓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场地遍布城乡
走进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一座极具现代感的半封闭式乒乓球场格外引人注目。标准的球台有序排开,地面的塑胶材质踩上去既舒适又防滑。“体育公园去年投入使用,随着‘国球两进’活动的展开,公园里的乒乓球运动氛围愈发浓烈。”说起这里的乒乓球发展,灵峰街道的冯菲语气里带着自豪。在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乒乓球场建成之前,居民们想打球,只能去几公里外的体育馆。现在,公园不仅是人们日常锻炼的好去处,每到周末还会吸引不少来游玩的游客驻足切磋乒乓球,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除了灵峰人才体育公园乒乓球场这样的新建场地“标杆”,安吉还有众多建设、改造在社区里的乒乓球场地,这些场地像“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居民生活,也让乒乓球这项国民运动真正融入百姓日常。
在安吉的碧水家园、港中旅、金麟府等社区,社区活动中心的一部分区域被改造成乒乓球活动区,标准球台搭配简洁的座椅。“这样改造既省钱又实用。”社区居民宋海标一边擦着球拍一边说。宋海标是乒乓球爱好者,以前总担心没地方打球,自从社区里添置了球台,他几乎每天都会打上一两个小时。“现在和朋友聚会,到社区里的乒乓球场切磋一下成为固定节目,大家身体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睦了。”宋海标的话,道出了“国球两进”给社区带来的改变。
运动融入生活
场地建起来了,活动也得跟上去。在安吉,大小乒乓球赛早已成为常态。从乡镇级联赛到村级趣味赛,从老年人比赛到青少年幼苗赛,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去年,中国乒协提出举办首届“国球进公园”户外乒乓球活动后,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响应,浙江省举办的第一站活动就安排在安吉。“那种热烈氛围不亚于专业比赛。”回忆起当时的比赛场景,选手陈勇依旧心潮澎湃。该活动是安吉2024年举办的最具影响力的乒乓球赛事之一。比赛为混合团体赛,分为百龄组与亲子组,吸引了200余名选手参加。赛事火爆不仅带动更多人参与乒乓球运动,还成为促进爱好者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国球两进”带动下,除大型赛事外,“小而精”的乒乓球比赛在安吉更是层出不穷。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安吉下辖许多村镇,村民们经常自发组织乒乓球赛事。比赛规则简单,奖品也多是食用油、大米之类的生活用品,但大家参与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一位村民说:“村里的乒乓球比赛不设门槛,只要愿意来都能上场,输赢不重要,关键是图个热闹。”
“国球两进”的背后,不仅展现了当地全民健身设施和群众健身环境的提质增效,更展现了广大群众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文化浸润乡土
在安吉许多村落,乒乓球元素随处可见。有的在村口围墙上画满乒乓球运动彩绘,有的把乒乓球、乒乓球拍等图案印在村里各处指示牌上……“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是在慢慢培养大家的文化认同。”灵峰街道浒溪社区专职工作者张逸表示,“国球两进”活动让乒乓球在安吉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逐渐融入当地的文化血脉,成为一种独特的“国球”文化符号。“这种文化既体现在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也渗透在乡村的精神风貌里。我们希望让乒乓球文化扎根乡土,滋养出独属于安吉的精气神与凝聚力。”
让乒乓球运动扎根乡土,离不开专业指导。为此,安吉专门组织乒乓球社体指导员培训,由安吉县乒乓球协会负责统筹指导乒乓球教学和训练工作。一些乒乓球民间高手还会自发到各村镇指导村民打球。今年45岁的周明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我发现很多村民打球动作不规范,不仅影响水平提升,还容易受伤。”周明记得有一次下乡,正好看到一位大叔使劲用胳膊“抡”球,就上前纠正。大叔还不服气地说:“我这么打了十几年,不也挺好?”周明没多说,只是和他切磋了几球,用实力让大叔心服口服。几年指导下来,村民们的球技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大家打球的科学性提高了,受伤的情况越来越少。”周明说。
从最初的简陋场地,到如今遍布城乡的标准球场;从零星的自发活动,到常态化的赛事体系;从单纯的体育运动,到融入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安吉的“国球两进”充满温度与活力。在这里,乒乓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连接邻里、凝聚人心的纽带,是推动乡村发展、传承文化精神的载体。正如安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所说:“我们发展乒乓球,不只是为培养多少专业选手,更重要的是让这项运动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在挥拍之间感受快乐、收获健康,让‘国球’文化在安吉大地上开出更绚烂的花。”
如今走进安吉,看到球台前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听到那清脆悦耳的“乒乒乓乓”声,就会明白这样的愿景正在变成生动的现实。
网址:浙江安吉:为乡村振兴注入“国球”力量 https://klqsh.com/news/view/194505
相关内容
浙江青年文学之星丨余闲《小云兜里的梦》:儿童文学如何书写乡村巨变乡村会客厅:焕发振兴新动能的路径与建议
澳门艺术家走进阳江闸坡北汀村 以歌为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解锁和美乡村幸福密码 浙江海宁把“桃花源”搬入现实
绿能澎湃 潮涌之江——国网浙江电力践行“两山”理念20年
泊里啤酒美食嘉年华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农村题材影视创作 展现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综艺+文旅,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湖北乡村摄影潮:光影绘就振兴新图景
一场乡村音乐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