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

发布时间:2025-09-01 19:52

健康APP普及,健康管理更科学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健康科技发展#

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就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点明了秋季的季节特点以及人体顺应自然应当遵守的养生保健原则。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通过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食调养、运动调养等方式来保障身体健康,具体方法如下:

1.精神调养:秋季气候逐渐干燥,气温逐渐降低,花草树木也逐渐凋零,容易使人心情低落,秋季养生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避免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

2.起居调养:早睡早起忌贪凉,秋季昼夜温差逐渐变大,应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以免着凉,可以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秋季睡眠原则:早睡,清心入睡,床具不宜太硬太软。早起,充分利用最佳晨练季节。

睡眠注意事项:入睡前忌进食、忌饮茶、忌情绪激动、忌过度娱乐、忌多言谈、忌掩面、忌张口、忌吹风、忌贪凉。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愉悦身心,保持心理健康。秋风萧瑟,自然界凄凉的景色容易导致人们尤其是老年人悲观伤感的消极情绪。因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精神保健,可适当选择琴棋书画、养花种草、玩物赏鸟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

3.饮食调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重在养阴防燥,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根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不可失常。应该尽量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洋葱、大蒜等。

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养阴滋补品,用白木耳红枣、百合枸杞、蜂蜜核桃仁、玉米面红薯等养阴滋补的食材配伍来熬粥。

可以进食滋阴润肺的食物,用莲子、薏仁、百合熬粥,能起到清暑热、养生润燥的效果。

还可采用“朝盐晚蜜”(糖尿病人除外)的饮食方式:白天喝盐水,晚上喝蜂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可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

4.运动调养: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运动能给身体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有助于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和肺部的生理功能,从而更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的气候变化。

秋季运动应根据体质、环境、气温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一般来说,舒缓运动重意念轻形体,稍微剧烈的竞技运动,重在形体,轻在意念。因此,老年人或身体有慢性疾病的人适合做步行、太极、气功等舒缓的运动,而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可以选择球类、跑步、体操等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

秋季运动还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从中医理论讲,秋天是人体精气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所以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时有度地进行。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而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

秋季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做好以上几点就可以健康快乐地度过整个秋天。(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刘晴)

(责编:黄莎、徐驰)

网址:豫健科普 https://klqsh.com/news/view/207014

相关内容

鲁豫为陈奕迅科普momo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篇
这个科普月 巩义开启了您超喜欢的健康科普盛宴
筑牢健康科普阵地 扩大健康传播声量
心理健康科普小知识
普及健康知识 乐享健康生活——青山湖区举办健康科普讲解“达人”大赛
《健康脱口秀》HPV科普专场正式上线 传递更有“笑”的HPV科普
“三减三健”健康科普知识:健康的秘诀在于科学的生活方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