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养生的黄金季节,“贴秋补” 不是 “乱补”,合理进补,安稳过秋天
秋季是收获季节,多吃新鲜蔬果补充营养 #生活知识# #生活小常识# #季节转换小贴士#
立秋过后,天气逐渐转凉,“贴秋膘” 的念头悄悄在人们心中萌芽。
很多人一到秋天就盲目进补,顿顿离不开红烧肉、炖排骨,结果不仅没补出好身体,反而因油脂、热量摄入过多,引发消化不良、体重飙升等问题。
其实,秋季进补的关键在于 “合理”,既要顺应季节特点滋养身体,又要避免给肠胃和身体造成负担。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 3 道适合秋季的养生美食,兼顾营养与口感,帮你科学 “贴秋补”。
一、山药莲子排骨汤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脾胃功能容易减弱,此时进补应先养脾胃,而山药和莲子正是健脾养胃的 “黄金搭档”。这道山药莲子排骨汤,没有传统排骨汤的油腻感,反而多了几分清爽,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食材准备:排骨、山药、莲子、红枣、生姜、调味料。
菜谱做法:
1、排骨剁小块,泡淡盐水,然后用冷水和 1 汤匙料酒倒进锅里焯水,水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热水洗,不要用冷水洗,冷水洗的肉容易柴。
2、砂锅里放上焯了水的排骨,加上一点莲子、红枣、生姜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小时。然后把山药削皮,切成小段放进去一同炖制。炖到山药熟后撒上盐就好喝了。
排骨能补充优质蛋白,为身体提供能量;山药含有丰富的黏液蛋白,可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莲子则能健脾止泻、养心安神,搭配红枣的温和滋补,整道汤品不燥不腻,既能 “贴秋膘”,又不会给脾胃添负担,老人和孩子都适合吃。
二、银耳百合雪梨羹
秋季 “燥气” 盛行,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咳嗽等症状,此时进补应以 “润燥” 为主。银耳百合雪梨羹被誉为 “秋季润燥神器”,口感清甜软糯,不仅能缓解秋燥,还能为身体补充水分和维生素,是秋季养生的不二之选。
食材准备:干银耳、百合干、雪梨、冰糖、清水。
菜谱做法:
1、干银耳先泡发去除黄色的根蒂,撕成小朵备用。百合干用温水泡发 15 分钟,洗净沥干。雪梨洗净后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锅中加水,放入泡发好的银耳和梨块,加了适量的冰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40 分钟,至银耳出胶、变得软糯。最后加入百合干继续炖5分钟,让雪梨的清甜和百合的清香融入汤中。
银耳富含植物胶质,能滋阴润肺、补充皮肤水分,让皮肤在秋季也能保持水润;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缓解秋季烦躁情绪;雪梨则是 “天然润燥果”,水分充足、口感清甜,能有效缓解口干舌燥、咽喉不适。这道羹品不含过多油脂,热量低,即使是需要控制体重的人,也能放心享用。
三、板栗焖鸡块
秋季气温下降,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来抵御寒冷,同时秋季也是补肾的好时机。板栗被誉为 “肾之果”,能补肾强筋、健脾益气,搭配鸡肉的高蛋白,做成板栗焖鸡块,既暖身又滋补,是秋季餐桌上的一道 “硬菜”,但做法上注重少油少盐,避免了传统焖菜的油腻。
食材准备:鸡肉、板栗、生姜、大蒜、调味料。
菜谱做法:
1、鸡肉洗净后剁成块,浸泡淡盐水去腥入味。板栗洗好后用刀划道口子,用沸水煮一会儿,等它开口后剥去外壳就行了。
2、锅中加油,先下姜片、大蒜瓣爆香,倒入鸡块,大火翻炒至鸡肉表面变色出油。加上生抽、老抽、冰糖调色调味,加入足量热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半小时。
3、等鸡肉熟后放入剥好的板栗,加盐调味,继续焖 20 分钟,至板栗软烂、鸡肉入味,待汤汁浓稠后关火,撒上葱花即可。
鸡肉能补充优质蛋白,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秋季的寒冷;板栗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能补肾强筋,特别适合秋季容易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的人食用。
秋季进补前,可先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让脾胃更好地吸收营养,避免一上来就吃油腻、滋补的食物,增加肠胃负担。进补不宜过量,应遵循 “少量多次” 的原则。
秋季是养生的黄金季节,“贴秋补” 不是 “乱补”,而是根据季节特点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材和烹饪方式,才能补出好身体、好状态。不妨试试今天分享的 3 道美食,让这个秋天过得健康又滋润。
举报/反馈
网址:秋季是养生的黄金季节,“贴秋补” 不是 “乱补”,合理进补,安稳过秋天 https://klqsh.com/news/view/207015
相关内容
【秋季养生】秋季食补养生七大法则秋季怎么饮食进补方法
秋季是食补养生的好季节,饮食需注意这几个方面
秋季换季食补养生,营养调节全攻略
秋季适合吃什么进补
秋季如何食补
秋季进补有哪些饮食原则?如何通过食物补充身体所需营养?
立秋进补!这“四不吃”你知道吗?
“补钾补钙趁秋天”,建议中老年人:多吃这种食材,营养又大补!
秋季滋补全攻略:缓解秋燥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