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健康科普阵地 扩大健康传播声量
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科技传播健康知识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健康生活技巧# #科技与健康教育#
+关注
健康科普作为连接专业医疗与大众需求的桥梁,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健康科普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启动现场。
8月8日,来自全国多地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相聚北京,围绕打造健康科普创作队伍、提高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员科普表达能力、推动健康科普作品提质扩容等话题进行交流。人民健康联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于交流现场启动“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合力打造权威、规范的健康科普生态链,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行业科普工作发展,助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当天有多位业内专家成为“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专家组成员。本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和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共同支持。
多位专家成为“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专家组成员。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列为十五项重大行动首位,《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对加强健康促进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提出要求。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下,健康科普日益成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注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会长周先志认为,健康科普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的启动,是推动医学知识普惠、守护人民健康的创新举措。针对项目的落实,他提出三点建议:“共建权威内容生产体系,围绕重点领域开发知识库,建立审核机制;共创多元传播生态格局,组织跨学科团队,针对重点人群打造精准内容,善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建立联动机制,让青年专家脱颖而出,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公益科普工作是连接专业医学知识与大众的桥梁,将专业的医疗术语转化为易懂的健康知识,助力公众加强疾病防控,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数字资源部部长张峰介绍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秉持“守护人民健康,红十字‘救’在身边”使命,长期致力于改善、守护人类的生命与健康,重点聚焦应急救护知识的传播。他建议整合资源、形成公益合力,聚焦基层医生科普能力建设,协助一线医生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健康指引,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讲解员”,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公益科普,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为项目支持方代表,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俊煜认为,打造新科普生态,树立未来科普标准,不仅需要医务人员成为科普的创作者和先行者,也需要企业等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将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通俗易懂的健康常识,让健康科普惠及更多人。“作为平台型流通企业,我们将守住初心,继续依托物流配送,将药物及时送达患者,将药械配送‘硬网络’转化为健康知识传播‘软通道’,响应政策号召、积极联动各方,让科普工作落地,助力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人民好医生科普行动共创空间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具体情况及落地路径:“该项目旨在培养高素质科普队伍,提升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推动优质健康内容生产。未来三年,计划组建30人的权威专家团队,联动三甲医院建设共创空间,争取覆盖1万名以上医生,打造权威科普数据库。通过组建专家组、协作建设共创空间、征集科普作品、总结经验,让健康科普有‘温度’和‘准度’,既能‘接地气’又能‘守底线’。”
交流现场,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勇、温州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徐迈宇、北京佑安医院肝病内科首席专家孟庆华、天津市南开医院心内科医生李鹤等就构建良性可持续的健康科普生态展开探讨。专家们建议,一方面应激发医务人员投身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创造性,鼓励他们面向公众创作更多实用、适用的健康科普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锻炼临床医生的科普创作技能,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专业优势、提升健康科普的创作能力,制作更多优质的健康科普作品,助推健康科普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筑牢健康科普阵地 扩大健康传播声量 https://klqsh.com/news/view/144673
相关内容
规范引领专业赋能 构筑健康科普良性生态人民热评:健康科普不能被“医学演员”误导
守护健康沐浴,美的《健康沐浴科普计划》传递科技力量与公益温度
健康科普不能“离谱”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如何为家人筑牢健康防线
'志在必行快乐不停服务队”暑期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宣传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理念,共筑健康家园
【卫生健康】这些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请牢记!
别让老人再撞树!科学健身建议助筑健康晚年
宇济社区:社科普及进万家,环保健康筑家园
美的《健康沐浴科普计划》,以科技之力守护全民肌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