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生活是对自由的再定义,简约即是身心舒适。
-----极简主义生活
最近发现,很多朋友提到极简主义,总会陷入一种误区。比如,极简生活就是:开始扔扔扔,拒绝买买买?极简就是节俭+会过苦日子?极简就是要空无一物?
于是,身边总会出现这样的家伙们,读完一本《断舍离》或是《The Minimalists》,就开始疯狂扔东西,几个月后,觉得“苦日子过够了”,“去他的断舍离”。
是不是说,极简真的会有“副作用”?当然,因为,总会有一些人,还没有明白什么是“极简”,就开始为了简而简,最终搞的自己生活非常不便。但,真正的极简并非如此,这也不是极简主义的初衷。
密斯凡德罗最初提出极简主义理念,表述为“Less is more”。这也就证明了,Less不是极简的目的,more才是;而Less仅仅是为了实现more而采取的手段而已;如果只是为了简而简,真的是舍本逐末。
比如,我为衣柜极简的过程,目的不是说,只留三五件衬衫就是简了,而是,要将衣柜中大量为了图便宜、脑子冲动而买下的,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不适合现在的自己,或是根本体现不出自己优势的衣服,让它less,之后,令空间more,让对自己的认知上more,让自己最喜欢的占比变得more,让自己花在衣柜外的时间more;让服装带来的愉悦感变得more。这是才极简生活。
还有,极简中,我们最大的误区,就是觉得它线条简单,就算是“极简主义”,其实这又错了,极简更多的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定是实用简洁有品质的,更多的是在乎产品本身的质感以及实用性。
其实,真正的极简主义,从来不是任性的“艺术家”,也不会为了简单而刻意简单;如果你遇到像FinnNavian这样的真实极简主义者,你会发现,他们本质是一群苛刻的“实用主义者”。
所以,真正的极简,不是为了过紧巴巴的苦日子,而是去除一切干扰而过自己真正喜欢的,有品质的日子;极简也不是拒绝买,而是,买优质且最适合自己的;同样,极简不是任性的表达一种线条美,而是,在线条美的同时,达到实用最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