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创新工作案例】崔爱军: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25-09-09 14:05

幼小衔接课程: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小学 #生活技巧# #育儿建议# #育儿课程学习#

科学过渡快乐成长

——临西县第二幼儿园幼小衔接创新工作案例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按照省教育厅《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十项规定》(冀教基〔2018〕48号 )和《关于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三十五条要求》(冀教基〔2018〕49号 )的通知,临西县第二幼儿园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开展全面推进幼儿园的素质教育。

一、“幼小衔接”渗透在一日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幼儿园一日生活即课程。临西县第二幼儿园的教育是通过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来组织实施的。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到安全、愉快、温馨、有序,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游戏。

我园的一日生活包括以下五大环节:

1.入园、离园

入园包括晨检,晨间活动和晨谈。我园每天会安排两位值班老师和四位值班幼儿,在园门口迎接幼儿的到来,互相亲切问候,打招呼。观察幼儿是否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以及幼儿是否参与观察照料动植物和值日生活动。让幼儿在此环节中养成文明礼貌、物归原处、愉快生活、良好作息、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好习惯。晨谈活动,大班会开展“谈谈小学生活”的话题,如“小学有没有值日生?他们当值日生时会做什么”“什么是少先队员”等,每天一个类似小知识,让幼儿逐渐对小学生活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离园是幼儿告别幼儿园和老师同伴的时间,老师要观察幼儿是否能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仪表整洁,是否能物归远处,不遗忘自己的物品,是否能使用礼貌用语道別,不跟陌生人离开。

2.自由游戏

我园为幼儿创设了安全、空间充足、结构合理、材料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为幼儿自由学习活动提供空间和材料方面的保障。例如在中班创设的区角游戏环境有:“小医院”,为幼儿提供相应的代替材料,让幼儿模拟挂号、看病、注射等情境。在大班创设的区角游戏环境有:“小超市”,收集各类包装材料,创设超市情境,幼儿进行模拟购物。自由游戏为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供了充分机会,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灵活采用小组活动方式或者集体活动方式,教育活动时间安排,一般小班15分钟左右,中班20分钟左右,大班25分钟左右。活动中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倾听、自主阅读,以及握笔的训练、规则意识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为幼儿步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

4.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满足幼儿基本生理需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的活动。生活活动安排、组织的合理、有序,能有效满足幼儿的基本生理和心理学,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才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园生活活动包括餐点、饮水,入厕、盥洗午睡等环节。在此会注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主动喝水、节约用水的习惯、文明进餐、良好的饮食习惯、乐于助人、做力所能及的事的习惯。

5.户外活动

我园保证幼儿每天 2 小时(冬季为每天 1 小时)的户外活动中,除了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早操、集体游戏等)以外,会为幼儿留出自由游戏的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奔跑跳跃、嬉戏探索。户外活动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适应能力,增强体质。

二、我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案例

案例一:遵循作息时间,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案例描述: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现经过了一个暑假,孩子们由于假期生活的宽松,变得有些懒散和拖沓。很多孩子生活作息中调整过来,变得爱睡懒觉。孩子的来园时间从7:40到9:00,参差不齐,这扰乱了幼儿的正常作息时间,也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更不利于适应将来的小学生活

分析:很多教师会采取一些激励性的手段和措施,吸引孩子都能早起来园。但是这种靠精神激励的做法往往难以达到长久的效果。没过多久孩子们还是遵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早到幼儿园的还是那批孩子们,而有些孩子依旧会姗姗来迟,促使活动达不到老师预期的效果。

措施:在开学第四周,我园两个大班通过开展的教学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让孩子学会看懂时间,并将时间与图片配对。如:早上8点入园,8点10分晨间活动,9点做操等,让孩子渐渐了解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幼儿园和家中备一个小闹钟,让孩子自觉地遵守作息时间。家长也要引导孩子每天晚上自己整理衣物、学习用品,每天早上独立洗漱、穿戴、吃早餐,培养孩子按时早起的习惯,让孩子从容面对每天上学的第一个困难。

效果:通过《我有一个小闹钟》这一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良好作息习惯,增强了时间观念,还让孩子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同时,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满足幼儿需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这对孩子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内容才能引发幼儿乐于学习,促进幼儿的主动建构。

案例二:参观光明小学

案例描述:大班幼儿即将面临毕业。对孩子来说,小学毕竟是一个陌生而又富有诱惑力的地方。无论是课的设置,还是环境及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与幼儿园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心里普遍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分析:大班幼儿将面临着上小学,这意味着从此他将接触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这些变化即使他们感到新奇、有趣和自豪,又使他们感到紧张和无所适从。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

措施:为了让孩子解除忧虑,实现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2019年6月27日上午,临西二幼开展了“参观光明小学”的活动,让孩子熟悉小学环境,做好入学准备。在光明小学徐校长的带领下,孩子们走到一年级教室,并讲述小学课堂的纪律。徐校长带领孩子们参观了阅览室、三楼的机器人室、航模室、多功能厅。通过一系列的参观,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感受到了小学校园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效果:此次活动满足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期待,更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小学和幼儿园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拢。另外,还可以开展知识讲座,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还需要多方面一起共同努力。(临西县第二幼儿园 崔爱军 孟迪)

责编:徐印虎 刁宁

编审:张会明 李振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幼小衔接创新工作案例】崔爱军:科学过渡 快乐成长 https://klqsh.com/news/view/230226

相关内容

幼小衔接轻松过渡!宁国市妇联幼稚园暑期托管班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店前镇幼小衔接促幼儿快乐成长
幼小衔接——身心准备篇
将幼小衔接自然融入生活和游戏
怒江州开展“伙伴同行·快乐衔接”幼儿社交互动体育活动
心得:科学育儿,快乐成长(精选7篇)
心得科学育儿快乐成长(通用8篇)
关爱他人分享快乐——幼儿园德育案例
《分享的快乐》教学案例7篇
幼儿园大班假期作业设计:快乐学习生活案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