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保健品前必看!营养师揭露 5 大常见误区,90% 的人都踩过坑
《吃的越多越健康?营养真相大揭秘》:揭露常见饮食误区,提倡科学饮食。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权威书籍#
原始尺寸更换图片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保健品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得力助手。然而,你真的吃对了吗?作为一名营养师,今天就来给大家揭露一下吃保健品时常见的 5 大误区,要知道,90% 的人都在这些地方踩过坑哦!
误区一:保健品能治病
[插入一张显示药品与保健品区别的图片,图片中列出药品有明确治疗疾病的功效、严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规定,而保健品强调调节机体功能,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
很多人觉得保健品功效强大,甚至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但实际上,根据《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不得宣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正规的保健品都会标注 “蓝帽子” 标识及批准文号(如国食健字 G2023XXXX)。大家一定要警惕那些声称有 “治疗”“根治”“特效” 等绝对化用语的产品。比如,某品牌蛋白粉宣传 “增强免疫力,预防新冠”,最后被市场监管局罚款 50 万元。所以,保健品只是起到辅助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绝不能当药来治病。
误区二:进口保健品更安全
[插入一张海关检查进口保健品的图片]
不少人迷信进口保健品,认为它们更安全有效。可事实并非如此,2024 年海关就查获某进口辅酶 Q10 铅含量超标 3 倍,涉及 3 万瓶产品。在选购进口保健品时,建议选择通过中国跨境电商合规渠道购买,并且仔细查看中文标签是否完整,没有中文标签的很可能是走私货。进口产品不一定就更靠谱,大家还是要理性看待。
误区三:蛋白粉能随便补
[插入一张展示日常食物蛋白质含量的图片,比如一个鸡蛋含 6g 蛋白质、一杯牛奶含 8g 蛋白质、100g 瘦肉含 20g 蛋白质等]
很多人觉得蛋白粉是增强免疫力的神器,有事没事就来一勺。但其实对于健康人来说,日常饮食中的蛋白质已经足够。像一个鸡蛋含 6g 蛋白质,一杯牛奶含 8g 蛋白质,100g 瘦肉含 20g 蛋白质,简单一算,一天轻松就能获取 34g 蛋白质。而且,如果过量摄入蛋白粉(>2g/kg/ 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导致钙流失增加,诱发骨质疏松。所以,别盲目跟风补蛋白粉,先看看自己真的缺不缺。
误区四:价格高的保健品效果好
[插入一张对比某进口鱼油胶囊原料成本与售价的图片,标注出原料成本 2 元 / 瓶,售价 398 元,营销费用占比 75%]
是不是保健品价格越贵,效果就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就拿某进口鱼油胶囊来说,它的原料成本才 2 元 / 瓶,可售价却高达 398 元,其中营销费用占比 75%。价格高并不一定代表产品的功效就强,在选购保健品时,不能只看价格,更要关注产品的成分、质量以及自身的需求。
误区五:长期吃维生素有益无害
[插入一张医生为服用过量维生素患者检查身体的图片]
维生素对身体很重要,但并不是吃越多越好。北京有位女士连续 3 年每日服用维生素 A 胶囊,结果导致肝损伤。不同维生素都有每日最高耐受量,而且从常见食物中我们就能获取大部分所需维生素。如果要补充复合维生素,建议选择 OTC 药品(如善存),而非保健品,并且在服用期间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可能不仅不能养生,反而还会中毒。
在吃保健品这件事上,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避开这些常见误区。保健品只是膳食补充,绝不是万能灵药。只有科学选择,才能真正为健康加分。希望今天分享的内容能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和使用保健品,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举报/反馈
网址:吃保健品前必看!营养师揭露 5 大常见误区,90% 的人都踩过坑 https://klqsh.com/news/view/238330
相关内容
租房前必看!90%人踩过的坑,这8招帮你省下万元职场中常见的误区、常见的坑,你遇到过吗?可以提前学习一下
松鼠饲养避坑指南:这些雷区90%人都踩过
健身中的常见误区你可能犯的5个运动错误
如何挑选健康食材?这5种常见食材的挑选误区,你一定要知道!
常见的十大误区
创业路上常见的10个误区,你踩了几个
轻食创业避坑指南:别踩这些雷区
养宠物鱼的常见误区与正确养护方法
汽车小白必看!10个你必须知道的日常保养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