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旅行中的建筑艺术:欣赏各地历史建筑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旅行文化#
spContent=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流淌的历史!想要感知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吗?想要一次建筑与心灵的碰撞吗? 来吧!欢迎走进中外建筑艺术的殿堂,在中外建筑艺术的文化长廊中,来一次心灵的旅行!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流淌的历史!想要感知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吗?想要一次建筑与心灵的碰撞吗? 来吧!欢迎走进中外建筑艺术的殿堂,在中外建筑艺术的文化长廊中,来一次心灵的旅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建筑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从分析建筑艺术的相关要素入手,解析建筑艺术的内涵,阐述建筑艺术赏析的方法,概括介绍中西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的艺术特征,并对不同时期与流派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该课程涉及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又是一门涉猎较广、抽象的综合型艺术!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一门以讲授中外经典建筑艺术作品为内容的人文素质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的通识选修课程。该课程通过讲授分析中外各个时期的经典建筑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中外的建筑文化,了解建筑艺术与政治、社会、文化及民族宗教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把一些较具体的建筑基本知识同建筑艺术紧密结合。课程加强学生掌握建筑艺术的综合知识,提升自身艺术修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地创造性探索,为其思维开拓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领域。
课程大纲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建筑艺术概论
第2节 建筑艺术与社会
第二章 匠心独具—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赏析
第1节 多样性与主流性—传统建筑艺术特征
第2节 宫锁珠帘—中国古代殿堂建筑艺术
第3节 墙倒屋不塌—木构架建筑艺术
第4节 勾心斗角—屋顶建筑艺术
第三章 因地制宜—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赏析
第1节 庭院幽深—北京四合院建筑艺术
第2节 智慧结晶—中原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第3节 粉墙黛瓦—皖南民居建筑艺术
第4节 枕水人家—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艺术
第四章 中国佛教建筑艺术赏析
第1节 晨钟暮鼓—佛教寺院建筑艺术
第2节 云台揽胜—佛塔艺术特征
第五章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
第1节 恢弘大气—北方皇家园林艺术
第2节 曲径通幽—南方私家园林艺术
第六章 继承与发展—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赏析
第1节 文脉传承—中国近代建筑艺术
第2节 创新发展—中国现代建筑艺术
第七章 古典辉煌—西方古建筑艺术的起源
第1节 视死如生—古埃及建筑艺术
第2节 巅峰时刻—古希腊的建筑艺术
第3节 拱券革命—古罗马建筑艺术
第八章 灵魂归宿—欧洲基督教堂的建筑艺术
第1节 帆拱之力—拜占庭建筑艺术
第2节 天国阶梯—哥特式建筑艺术
第3节 古典再现—文艺复兴建筑艺术
第4节 畸形珍珠—巴洛克建筑艺术
第九章 狂飙突进—西方现代建筑艺术
第1节 新的探索—外国现代建筑艺术的先声
第2节 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作品欣赏
第3节建筑大师—柯布西耶、赖特作品欣赏
第十章 亚洲建筑艺术
第1节 时光泪珠—古印度建筑艺术
第2节 输入创造—日本建筑艺术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具备中外历史常识、中外文化常识。
参考资料
《建筑学概论》,沈福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
《建筑初步》(第三版),田学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浙江民居》,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物出版社,1999
《苏州民居》,徐民苏、詹永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窑洞民居》,侯继尧、任致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常见问题
1. 河南理工大学教务系统选修《中外建筑艺术赏析》的同学请注意:
(1)必须进行学校认证,
(2)必须加入本学期课程的慕课堂,慕课堂号见公告。
2. 课程学习必要环节。
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课程视频学习时长比例将计入课程总分,其它课程环节包含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单元测验、期末考试等也都需要按时参与。学生参与每小节的课堂讨论并回复,Mooc系统会自动统计同学们发帖和回帖的次数并打分。其他讨论区的帖系统不计分,但可以自由交流。
3. 请多关注课程公告。
由于课程为线上课程,需要同学们多关注爱课程平台的课程公告以了解课程进度和学习的相关要求。
网址:中外建筑艺术赏析 https://klqsh.com/news/view/244952
相关内容
艺术赏析.ppt电影艺术赏析
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共通性
艺术欣赏(第2版)
艺术鉴赏深度解析.pptx
艺术赏析范文
艺术赏析
《建筑与风水文化鉴赏》教学大纲
艺术欣赏心得(八篇)
艺术鉴赏心得(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