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院》高热收官,用时代审美打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16 19:32

孔子学院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活知识# #文化教育#

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节目热度不断攀升,中华优秀文化正以大众化的表达形式走进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心中。9月11日晚,由江苏卫视和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纪实探访节目《中华书院》高热收官,节目带领观众驻足书院这一承载千年文脉的古老载体,直观感受中华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更在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中,汲取思想启迪与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中华书院》全网曝光量超3.5亿,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互动量突破20万,揽获#、#、# 等全网热搜100+个,稳居微博综艺热度指数榜文化节目TOP2。

(点击战报展开阅读)

·

探寻千年文脉的传承与新生

绘制“书院文化地图”

书院,作为中国历史上绵延千年、形式独特的教育机构,自唐宋以来便一直发挥着孕育思想、传承文化、涵养人格的巨大作用,在中华文化长卷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书院》以“书院”为核心命题,不仅对其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更着力探索其在当代的活态传承路径。

节目以真实质朴的镜头,绘制了一幅别开生面的“书院文化地图”。从开篇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到嵩阳书院、应天书院,武夷精舍,石鼓书院、船山书院、尼山书院、东林书院、龙冈书院,再到收官的岳麓书院、广雅书院、万木草堂,节目团队循着一座座书院,足迹跨越山河,将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地标串联呈现,更让千年书院的智慧光芒穿透时光,为当代人搭建起触摸文化根脉的桥梁,为文化旅行者提供了一份深度的“探访清单”。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书院》并未止步于对书院历史风貌的呈现,更将目光投向当下,深入挖掘各地书院在当代的活态利用与书院精神对当代生活观念的引导。节目收官篇,嘉宾们一行探访长沙和广州。时至今日,湖南大学学子依然在岳麓书院中研习深造,广雅书院则以广雅中学的崭新面貌传承治学之道。当琅琅书声在“错位”的时空中交汇,其间满是令人动容的文化传承之韵。

开启穿越古今的对话

用古人智慧化解现代焦虑

如何让节目传递的文化内涵,真正走进观众心里?《中华书院》给出了独特的解题思路——通过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杨立华、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等一群有真知灼见、独到思考的学者,开启一场场古今漫谈,变单向的知识灌输为沉浸式的精神交流,让观众于潜移默化中收获心灵的疗愈与精神的滋养。

在白鹿洞书院,面对“卷”与“躺”的叩问,杨立华表示年轻人不应陷入二元对立之中,“这是一种概念化的讨论,是未经审慎思考的”;在船山书院,嘉宾们从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深邃思想中,读懂了“敬畏”二字。“敬畏之心能让人达成一种内在的升华,既醒觉于自我,又醒觉于他人。”西川表示;在龙冈书院,嘉宾们聆听王阳明的第一声“呐喊”,在知行合一中获得走出内耗的智慧。

正如节目主创所说,《中华书院》的价值,远不止于带领观众重温千年书院精神,它更像是一面照见自我的文化明镜,引导我们更清晰地认识“我是谁”“我的想法从何而来”“我的价值观根基在哪里”。而这份在文化溯源中明晰自我认知,恰为我们解惑当下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支点,为现代人提供了兼具文化厚度与现实温度的思考与启迪。

网址:《中华书院》高热收官,用时代审美打开传统文化 https://klqsh.com/news/view/247125

相关内容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审美给养
读书传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化呈现与传播
弘扬传统文化 赓续民族基因——复兴书院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
【新华社】言恭达:从人文底色到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美学建构的支撑
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总结(精选12篇)
助力中华美食文化全球传播,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打开中马文化交流之窗,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
文华学院2025高考录取通知书官宣,热议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