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节目时,杨芳充满激情。
杨芳镇定指挥。
闲暇时间,杨芳会专心为合唱团制作曲目。
杨芳,太原中老年歌友的“快乐指挥”,1962年出生,1976年入伍,1981年退役,分配至太原一国企从事职工文化工作,2012年退休。山西省群众合唱形象大使,山西省第十三届妇代会代表,2025年央视春晚特邀嘉宾。今年7月,她还被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她长期坚持刻苦学习和练习,既能娴熟演奏扬琴、电子琴、钢琴等多种乐器,又有优秀的歌唱能力和指挥能力;她多才多艺,不仅善于调动群众情绪,而且也善于掌控现场;她用心用情带着众多中老年合唱爱好者一起欢唱,被广大歌友亲切地称呼为“兵姐”。
指挥铿锵有力合唱团吸引两三千人
每周一下午,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都会成为中老年歌友们的海洋,一首首耳熟能详、气势恢宏的歌曲在空中回荡,而杨芳就是那个引领大家激情歌唱的人。
说起杨芳,太原老年合唱爱好者都知道。她今年63岁,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那年,杨芳开始学习扬琴和乐理知识,后来又当了部队的文艺兵,退伍后到企业工作,负责宣传文化工作。
源于对音乐的喜爱,2012年退休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事业中,走进公园,义务服务歌友。渐渐地,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位喜爱音乐、乐于助人的“兵姐”指挥,因此聚集在她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从几十人到几百人,直到几千人。
龙城之声合唱团秘书长李健介绍,龙城之声合唱团开始由五六个人倡议成立,到目前有200多人,但每场演出,参与进来的群众有两三千人,有时一场直播,收看人数更是达到100万人次。他们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粉丝超过300万,总播放量达50亿次。杨芳成了这个合唱团的超级“网红指挥”。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带着满满的激情加入了合唱队伍。
现在,每次演出都有多支合唱团,2000多人参加,大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在杨芳的统一指挥和带动下,上千人同时演唱,秩序井然、热情澎湃,她边唱边指挥,声情并茂、英姿飒爽,最大程度地激发并保持了合唱队员的热情,观众纷纷喝彩。
在合唱团中,她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和团员,培养团员们的纪律性和团队精神。把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了群众合唱团。她制定了“三严”管理制度:严格考勤、严格训练、严格演出纪律。在她的带领下,合唱团形成了独特的“兵味”风格。
2024年“八一”建军节专场演出中,团员们激情演唱《强军战歌》,赢得现场老兵们的阵阵掌声。
歌友的认可就是她追求的方向
2015年10月,龙潭健康合唱团团长郭三宝邀请杨芳临时替他指挥。
音乐响起后,在场的人被她的状态吸引了,全身心投入到合唱中。众人评价:“这个指挥真好”。正如她自己所说:大家对我的认可,应该是源于我能把音乐理解了,把作品把控住,把全场调动起来。
杨芳投身群众合唱工作后,并不满足于简单教大家唱唱歌,而是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指挥之路。她运用自己的音乐知识,为合唱团量身定制歌曲,通过配器、编曲,找到适合合唱团音色又简单易学的曲目,同时还加上群众乐队的伴奏,丰富合唱的形式。《我爱你中国》《保卫黄河》《长征》《强军战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红歌,将人们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她的指挥铿锵有力,又细腻柔情,每一个手势和动作都有多层次的韵味。丰富的感情通过她的双手流淌到每个演唱者的心窝。
喜欢她的歌友大部分是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老年人,他们从她指挥的热情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在熟悉的经典歌曲中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
广东来的歌友情绪激昂:“群众合唱在太原到了千人规模,我太喜欢这种方式了。”他还特意说,淄博有烧烤,贵州有“村超”,太原有千人合唱。太原歌友张米亚说:“唱歌改变了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60多岁觉得就和50多岁一样。她带领歌友们沉浸在欢乐的音乐之中,她的指挥风格越来越受歌友们的喜爱和认可。”
目前,太原市登记在册的合唱团有300多个,定期参与合唱的市民上万人。杨芳介绍:“咱太原老年人大都比较恋家,因而烟火气浓郁,合唱团人员齐整,团队人员稳定。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除过年那几天或特别冷时,室外合唱停一两个月,其余时间,歌声从不间断。”
每年的重大节日,在滨河体育中心、龙潭公园等都有她的身影,唱歌、指挥,走到哪里就把正能量传播到哪里。
9月13日,杨芳刚在北京参加了央视的《开门大吉》录制,还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国家开放大学主办的晚会。
长期的坚持源于不变的音乐情怀
杨芳家里,一架钢琴,一台扬琴,谱架上铺展着几沓手写的曲谱。今年63岁的她,在与音乐结缘的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0年。
1976年,14岁的杨芳怀揣报国之志踏入军营,成为某部队文工团最年轻的文艺兵。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她的坚韧不拔和团队协作精神,还为她后来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部队文工团中,她接受了专业的音乐训练,提升了音乐素养。这段经历让她深刻理解了音乐在提振士气、凝聚人心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兵训练期间,她白天参加军事训练,晚上坚持练琴到深夜。在基层慰问演出中,杨芳和战友们走遍山西各地的军营哨所。
5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她的艺术造诣,退役后在企业工作继续从事职工文化工作,退休后开启群众合唱新事业。夜深人静时,杨芳专心为合唱团量身定制歌曲。不同于经过专业编曲,杨芳是自学摸索出了一条路径——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听。听着歌曲的伴奏,她能根据不同种类的乐器,模拟出合唱团相对应的和声:“听到贝斯蹦出来个啥声音,那就是我们低声部的和声,再听到小提琴的乐曲,就思考这能不能当高声部的和声……”
70余人齐聚会议室排练时,杨芳的耳朵灵敏地捕捉到了一个音调的细微错漏,随即停下手中的钢琴伴奏,让低声部的几位成员单独唱。而后,她紧闭双眼,眉头紧锁,一边弹琴,一边细心聆听,不出5秒便锁定了唱错音调的区域,笑道:“有唱错吧?不在前头,也不在后头,就在你们中间位置。”随着年岁渐长,一场指挥结束后,杨芳往往累得说不出话,胳膊也酸得抬不起来,但一看到视频下网友成千上万条的评论,她又来了精神头儿。
面对业余爱唱歌的群众,她一直在摸索,因为不能太专业,歌友会看不懂。所以,她边排练边摸索:手势怎么指挥就唱整齐了?为什么这样的手势唱不了?为什么这个手势他就能唱了?渐渐地,她总结出门道:越简单,老百姓越能看得清楚。
她凭借着铿锵有力、不拘一格的指挥气势,成了全网粉丝超百万的“百姓合唱团指挥”。省外粉丝远道而来,早早到达现场,为的就是体验一把太原群众合唱的火热激情:河北石家庄歌友组团专程来到现场;深圳老兵合唱团歌友现场敬礼;四川达州的歌友为合唱团赠送自己的原创歌谱;80后、90后粉丝在现场与她深情拥抱;海外华人通过网络看到合唱视频,委托太原的朋友向合唱团送花;外省来的旅游团甚至将参加合唱列入太原的行程……
她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央视新闻频道“遇见你”栏目报道《杨芳:百姓合唱团的“快乐指挥”》,《人民日报》刊发通讯《山西太原龙城滨河之声合唱团指挥杨芳——让音乐淌进群众心间》等,知道她的人越来越多。
面对流量,她淡然处之,没有因为走红而忘记自己的合唱初衷,也没有因走红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世。
她始终强调,合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群人的事情。比起成为“网红”,她更喜欢大家称呼她为“兵姐”,她在富有专业性的指挥艺术中,投射了对音乐、对艺术和军旅生涯的激情和喜爱。她说:“老百姓开心、快乐、健康,就是他们的幸福,看到他们的笑脸,我也很幸福。”
说起未来,杨芳想带领合唱团一直唱下去:“大家喜欢我的指挥,我就发挥余热为大伙儿服务下去。”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宋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