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文化为何接连破圈?有何商业机遇?
二次元游戏通常拥有独特的游戏文化圈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游戏文化#
二次元给他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获得感,所以他们就在里面不再出来。
注:以下文字内容根据本期《财经郎眼》节选整理,完整版视频内容请拉至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
王牧笛:今天的《财经郎眼》我们来聚焦二次元文化和二次元带来的商机。每年的“浪姐”都会引领一些潮流或文化现象。上一届的时候王心凌、这一届美依礼芽。《极乐净土》一下子让二次元从原来的一个隐秘的角落变成了大众讨论的话题。那问题来了,天天说二次元,啥是二次元。
闫肖锋:我觉得二次元就是我们这帮老家伙们的对立面。二次元是你想管 但是你管不了的一代人。二次元有自己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文化。不只简简单单的是一个动漫的概念,也是一个二次创作的概念。所以他们是有创造力的一代人。
周如南:我们一个学院派的定义就是ACG,它其实是包含了动画、漫画和游戏。始于日本七八十年代那一代的日本青年人,他是伴随着日本的整个经济的生机勃勃而发生的。随着中国的引入,在2000年左右一直到2010年,直到现在方兴未艾。我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青年的亚文化,我认为不是破圈,他恰恰是一个主流化的过程。当年这个所谓的隐秘的角落的青年亚文化,随着Z世代已经走上历史的舞台,他们已经走向成人、走向主流,所以二次元文化必然成为主流文化。
李银:我个人的定义,它就是一个二维的假想的空间。他的创作领域不超过二维。假想在于它有很多的想象力。很多人看到的是动漫里面的一些什么架空世界、还有空间,空间其实就是这群人活动的一个域场。这里面的域场已经开始在向外辐射他们的影响力了。如果你说仅仅是这个就定义为二次元文化,可能还要增加一个—— 小说。
郎咸平:什么叫做二次元文化,这个是指二维作画形式表现的作品。像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等等的。很多年轻人的爸爸、妈妈,大概就是五六十岁的人,会把二次元和动画片混淆了。实际上二次元题材和剧情并不是面对低龄幼儿的,而更多面对青少年跟成人。其深刻程度与现实题材的电影 电视剧是不相上下。例如经典作品《新世纪的福音战士》,甚至包含了对存在和抑制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探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二次元现象就是网络流行词语,比如说打call、宅男、呆萌。宅男是讲我,我喜欢呆在家里,做做研究、做做电视节目等等。没想到二次元可以用到我这种人身上,这些词语甚至都慢慢变成了常用语了。
王牧笛:在今年的“五一”期间,上海有个漫展吸引了约30万动漫爱好者和创作者参与。艾瑞咨询的一个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预计到今年达到5个亿,那二次元群体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
郎咸平:准确地说,二次元的群体就是中国的年轻人。是少部分的80后、大部分的90后、几乎全部的00后。对于年轻人而言呢,二次元文化就像一个心灵的港湾,是结束职场辛苦工作之后的一种情感的寄托、或者逃避现实的途径。
闫肖锋:我们在社会学上划分一代人,不是以哪一个年代、哪一年来划分的,我们是以重大的社会事件。比如说婴儿潮一代,因为“二战”;然后20世纪60年代是比尔·盖茨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反叛的一代。然后才到Z世代,因为它有大量风起云涌的社会运动在推。现在看来60后一直到70、80后他们是一代人。但是到90后往后,00后、也有人说叫Z世代,包括你刚才说到的二次元,如果它不是一种文化而称之为一个世代的话,他们跟我们前面的不是一代人。他们是虚拟化生存的,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同等重要。我儿子就是二次元,他的梦想就是一个超强的主机、三块屏。我说:“这就是你的豪宅吧”“对这就是我的豪宅”。你把它放在一个豪宅里边和放在一个小破屋里边,只要有这三台电脑就够了。
周如南:对,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90后包括刚才讲到的Z世代,他有两个前提变量条件。第一个叫做市场经济浪潮下的一代,所以他们一生下来就进入一种所谓的消费主义。他这种虚拟性消费就成为一种理所应当。第二个我把他叫做技术的一代,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现在进入虚拟现实,二次元它事实上已经破圈了。整个IP及其文创周边开始用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变成一种主流的这种消费文化。当然这一代人还有一些内置性的本质性条件,因为市场经济过于发达、技术过于发达,他们外部的获取性变得艰难。社会结构贫富差距的拉大。而二次元给他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获得感,所以他们就在里面不再出来。
李银:我刚刚就在想肖锋老师的定义,其实我发现到最后他不是以一代一代来算的,在二维的假想空间里面生活的时间占比更高的那群人,才是二次元的人。可能我儿子他是《我的世界》、《奥特曼》、《七龙珠》,但我当年也看这些漫画,但是我们的时间分配占比并不高。对于这一群人来说,他们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活在那个世界里面。他有现实的一面,他要上学、要交功课。但他一回来,精神世界会跟那个假想空间是一体化的,他愿意为之买单。
王牧笛:三次元和二次元在不断地碰撞和融合、不断地破圈。不管是国漫的崛起还是盲盒、手办这些衍生品或者周边的流行,还有《原神》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游戏之一。曾经被称为小众和隐蔽角落的二次元的文化不断地破圈,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这是怎么造成的?
举报/反馈
网址:二次元文化为何接连破圈?有何商业机遇? https://klqsh.com/news/view/249976
相关内容
当三次元遇见二次元:Z 世代为何对二次元文化情有独钟?二次元文化的困境与妥协:从误解到商业化
二次元文化何以成为他们的“电子布洛芬”?
打破“次元壁”,带动新消费,上海二次元文化如何继续“破壁”
何以二次元?作为文化工业的二次元及其断裂性
二次元文化的迭代与突破:超次元产业的崛起与影响
二次元文化不是文化,商业化的产物,如今“虚假繁荣”
“二次元”何以展现“破次元”吸引力?
二次元:当5.26亿“Z世代”入圈,二次元文化如何撕开破圈裂缝 央视财经8月3日消息,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从2017年的2.1亿激增至2025年的5.26亿,今年我国的二次元周边市场规...
本土化二次元为何能戳中年轻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