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丨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老年人社交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社区活动 #生活常识# #社交技巧# #老年人社交#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在社区内嵌入优质、专业养老服务资源,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满足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的需求,不仅有利于降低养老成本,还能让优质养老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
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空间环境友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对生活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二是社会支持友好,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广泛覆盖老年人日常生活与医疗健康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有效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和负担。三是人文关怀友好,加强社区包容性文化建设,倾听老年人心声,尊重老年人的生活阅历,充分保障老年人生命尊严与文化权益,使不同思想观念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都能找到归属感。
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提升空间环境友好度。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标准和规范,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予以统筹推进,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安全方便。同时,顺应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意愿与趋势,以满足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家庭适老化改造标准,鼓励更多家庭开展地面防滑处理、加装卫浴扶手等适老化改造,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与宜居性。
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参与经济劳动、志愿活动、家庭照料活动中既满足自身需求又实现自身价值。为此,要加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同时,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在政策体系、服务制度、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协同,促进医养结合。
强化社会孝老敬老,增强人文关怀。养老照护不仅需要物质保障,也需要人文关怀。为此,要通过实施中华孝亲敬老文化传承和创新工程,结合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评选,选树表彰孝亲敬老先进典型。进一步深化“敬老月”系列活动,将为老志愿服务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和高校学生实践内容;深入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老年人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动老年教育机构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共建共享,补齐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短板,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要加强孤寡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敬老社会氛围,进一步弘扬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戈艳霞 据《人民日报》)
网址:今日观点丨积极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https://klqsh.com/news/view/251011
相关内容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需要从“三心”开始以爱相伴 “童”筑未来丨北安市积极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崇明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守护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青年路街道新竹社区积极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现代社区建设丨张泾汇社区:搭建便民“小平台”,做优治理“大文章”
共建共治共享!华乐社区系列举措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昆明莲华街道多社区联动 解锁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新路径
安庆市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菲常幸福·快乐童行” 这个街道积极构建“全龄友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