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妈妈的快乐,取决于……

发布时间:2025-09-18 08:14

孩子模仿大人:儿子看到妈妈化妆,说,‘妈妈,你的脸上怎么有这么多小星星呀?’妈妈愣住,然后笑岔了气。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家庭幽默日常#

大家听说过“踢猫效应”吗?

踢猫效应:指人与人之间泄愤的连锁反应。

故事源自于一对父子。

父亲因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家后就把在沙发上蹦跳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因为被父亲责骂,转头就踹了身边的猫咪。

猫咪受到惊吓,逃窜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人撞伤了。

这就是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因此就形成了一条传递愤怒的链条

听起来和蝴蝶效应很像吧(一个微小的变化就能影响事物的发展)

实际上,这种“踢猫效应”在每个人的家中都是存在的,也许你并没有意识到。

01

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谁排第一

relations

孩子在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是很需要安全感的。

之前听亲戚说过这么一个事,一个小姑娘,她的父母离婚了,她被判给了爸爸,但爸爸很少管她,后妈又对她冷言冷语。

久而久之,她的状态就有一些不太对劲了。

在班级里,小姑娘十分内向,感觉还有些自闭,从来不交朋友,也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还动过轻生的念头(亲戚无意间看到了小姑娘满胳膊的划痕)

后来经过多次地了解与开导,她才终于有了一些好转。

她说,她是想以自杀的方式引起爸爸的注意,她感觉爸爸一点也不关心她,从来不陪她。

一名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发明了家庭系统排列, 他认为:

家庭系统中存在关系秩序,即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的顺序,违反此顺序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纠纷和生命中的厄运、工作的不顺、家庭的失和等。

“家庭中,夫妻关系优先,亲子关系次之。”

夫妻关系差,亲子关系也危险。父亲长期缺席,家庭失和,孩子也很容易有心理创伤。

《卧虎藏龙》电影的导演李安,就深知夫妻关系的重要性。

他曾在获奥斯卡奖时发言感慨:

“家不是片场,回家得做家务。”

工作之余,李安会给家人做饭、打扫、陪妻子逛市场、辅导孩子学习,夫妻这样恩爱了40年,儿子也变得很出色。

谈到自己的家庭,李安坦言称:

“我做了父亲,做了人家的先生,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你每天还要来赚他们的尊敬,你要达到某个标准,因为这个是让我不懈怠的一个原因。”

老话说:“事业再成功,也难补教育子女失败的遗憾!”

同理,钱再多,也填不了家庭破碎的悲哀。

有远见的家庭,是父母一起托举孩子的未来,而不是任何一方单方面的付出。

02

一个家庭的幸福根源:妈妈高兴

relations

在东亚家庭里,母亲往往是孩子最亲近和依赖的角色。

一本名叫《从酒吧到婴儿床:是什么让我们长大成人》的书里展现了人类心理的变化历程。

书中提到,女性在孕期、生产等期间激素起伏大,身心变化明显,情感也随神经递质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对孩子的责任感远超男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母性光辉”。

很多网友都感慨:

“女人最终扛下了一切,大家都宣扬女性独立,可下班回家后还是得自己忙家务、自己管孩子学习,独立的后果难道就是两头忙吗?”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家务、工作在其次,孩子往往才是让妈妈衰老的关键因素。

在很多人的传统思想里大多都是:“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外工作赚钱,孩子的吃喝拉撒、学业沟通基本全靠母亲操持。

心理学专家陈默,曾在演讲中说过这么一个家庭案例。

晚饭后,孩子在写作业,妈妈忙完家务看到孩子写作业太慢就大声训斥他。

转头看见丈夫在无所事事地玩手机,瞬间又燃起怒火。跑过去质问丈夫天天玩手机,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质问完丈夫之后,又回房间反复斥责孩子。在此过程中,全家都陷入了负能量的循环。

陈默说,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就是:剪断了脐带,意识却还相连,母亲的情绪是可以直传孩子的。

父亲忽视家庭,母亲就会焦虑情绪失控,孩子看到母亲不开心,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在家庭中,想要培养出色的孩子,父亲的陪伴和母亲积极向上的情绪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一方的付出,是无法稳定良好的家庭关系。

03

父母做好这3件事

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孩子

relations

蔡元培曾经说过: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在维持家庭关系中,早就做好了这三件事

1、不当“甩手掌柜”

在孩子的学习上,不会只随口问一句“作业写完了没”,而是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写作业。

在家务上,也不只是指挥家人干活,而是主动分担扫地、洗碗等任务,和另一半一同承担。

2、提供情绪价值

避免拿伴侣、孩子其他人做比较,戒掉攀比心,专注自家生活的节奏。

当孩子考试失利时,父母不会一味指责,而是安慰孩子“别灰心,我们一起找原因”。

夫妻间一方工作遇挫,另一方也会静静倾听、给予鼓励,让对方知道,无论何时都有彼此做坚强后盾。

3、言传又身教,教子又教己

父母不会只要求孩子看书学习,自己却在一旁刷手机,而是陪孩子一起,以身作则。

要求孩子礼貌待人时,自己也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当父母发现自己错了,也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以自身为榜样,引领家人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妈妈的快乐,取决于…… https://klqsh.com/news/view/251985

相关内容

准到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而妈妈的快乐
幸福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妈妈,妈妈的快乐,取决于?
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妈妈,而妈妈的快乐取决爸爸
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而妈妈的快乐,取决于爸爸!爸爸爱妈妈
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
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而妈妈的快乐,取决于爸爸!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
家庭幸福的秘密:孩子的快乐源于妈妈,妈妈的快乐源于爸爸
准到惊人的家庭关系铁律:孩子爸爸和妈妈的关系
快乐而“贪心”的妈妈:如何建设美好生活和家庭关系
全职妈妈的15条建议,做个自律快乐的妈妈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