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的原则~

发布时间:2025-09-18 08:42

学习新事物带来的快乐原理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生活乐趣心理学#

“做中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帮我们解决如何阅读和如何成为高手的问题,而且还能将学习变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习对他们而言太苦了,试问,如果做一件事是痛苦的,人又如何持续地做下去呢?相反,如果做一件能让你感到快乐的,那么我想就算不逼你,你也会愿意去做的。所以如何快乐地学习真的很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快乐学习的问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做一件事,你会快乐且持续地去做的会是一件什么事呢?我想这件事一定是你擅长做的(很轻松),而且是你喜欢去做的(不用逼着,自己就会去做就想去做),更为重要的是做这件事情还会给你带来价值(有回报),想想是不是这样子。同样的道理,学什么东西会让你感到快乐呢?那么我想这样东西一定是你能够学会的,对其有浓厚兴趣的,并且能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的,一定是这样对吗?

我总结了以下三项快乐学习的原则,供你参考哦~

按需学才学得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想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到别人学画画或弹琴,报了班却坚持不下去;工作当中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但是再也没打开过;觉得心理学很有用,去找人推荐书目,买来放在床头却从来没翻开过。我们想做很多事情,可能也开始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后没有多少是坚持下来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做太多之后,不久就会发现做不来。

所以在学习上我们是需要做一个筛选的,筛选出那些对你而言急切需要的,能够帮助你改变某些方面的内容。只有学习那些能够不断带来价值(回报)的(快乐学习的第三要素),只有按需学,才有动力学下去。

不过,在分析出一样内容是否具备学习价值之后,具体用它来指导自己快乐地学习时,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尽可能地缩短所学内容带来价值的时间周期,这就需要我们刻意地构造及时反馈的机制,因为人性总是倾向于短期利益的,太遥远的事物我们很难坚持不断地追求。因此及时地反馈很重要,无论是正向反馈还是负反馈,当然正反馈是最好不过了。

比如你要去训练思维方式,你知道它有用,但短期之内看不到效果,而且短期之内也不能让你事业上有明显提高。

那怎么办?你必须创造出一个短期的价值场景出来。比如,开个公众号,规定自己每周写一篇文章,而且必须是写思维方式类的,把它作为学习总结、反思、应用的一种方式。

这样一来,本来思维方式的反思和学习是看不到短期作用的,所以每周去总结其实是很难做到的,但把它写在公众号里,这时读者点赞和转发就能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和价值感,收到更加即时的反馈。

这样通过把长期有用变成短期有用,就可以让自己很好地学下去了。

所以总结一下,要做到快乐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按需学习。为此你需要进行筛选,筛选出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并且要构造及时的反馈机制,让自己看到,感受到学习内容产生的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自觉地持续做下去,从本质上解决了学习动力的问题,有动力去学,自然就不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喜欢学才学得快乐!

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如果坚持每天背20个单词,一年词汇量就接近8000了,基本是托福的词汇量;如果坚持每天写2000字,两个月就12万字了,就可以出一本书了。我们都知道积少成多的道理,但是,为什么都坚持不下去呢?因为光靠意志力真的很难!而且用意志力坚持学习,也暗含了一个假设,即:学习很痛苦,我是不想做的,所以才需要意志力。所以我们总跟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一定把这本书看完,一定要考完CFA,只要挺过去就可以继续看电视、刷朋友圈、玩游戏了。其实一旦抱有“学习完就可以出去玩了”这种心理,学习就肯定不会快乐。因为这种心理的暗含前提是:学习是一种牺牲,看电视、刷朋友圈、玩游戏才是人生的终极快乐。然后,当你抱有学习不快乐、学习是牺牲的心理时,每次学习过程中,大脑内部和痛苦相关的区域就会被激活,进而就趋向于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不痛苦的事情上去,比如刷个朋友圈,看个美剧。

长此以往,大脑就会慢慢建立起非常稳定的神经结构,一旦你拿起书或坐到书桌前,就会产生痛苦,然后,你就会不自然地拿起手机,甚至你都没注意到这个习惯性动作。所以,想要快乐地学习,首先就要改变这种对学习的感受,谈不上喜欢学习也至少不排斥学习才行。怎么改变这种感受呢?要做的就是远离那些会妨碍学习的外部环境以及那些会间接给学习带来痛苦感受的坏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把一切诱惑全部隔离开,想看电视可以不买,想看手机可以锁到抽屉去,不要人为地制造很多诱惑,来消耗你有限的意志力。尤其是小孩,为什么老师上课要收手机,为什么从小就要让孩子培养出爱阅读,爱学习的习惯?原因就在此。虽然成年人的自控力可能会强一些,但也千万别忽视学习环境和习惯悄无声息的影响。就拿我自己来说,上学那会儿,因为家里穷,不像现在,有手机,有网络,有电脑,各种网络资讯、电影、游戏……现在早已失去了当时的“好学生”范了,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自己反过来想,为啥会变成这样呢?以前同学都有手机,自己没有不也一样过得挺好的,为啥现在就不行呢,一切都是人为造成的,而且根本没有意识到,直到现在。

所以不要人为地给学习创造产生痛苦的条件,要营造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环境和习惯是快乐学习的基础。

当然,这么做还不够,更好的做法就是让一个人真的喜欢上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少人已经体会到了学习带给他的意义,带给他的改变自然会从心底里喜欢学习,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会爱上学习,喜欢学习的主要原因。说到这里你也就会明白,为什么会把按需学放在第一位,解决了需求,其实就解决了很多问题。当然有需求的东西也不一定是你喜欢学的,那怎么办?其实解决喜欢学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多思路的。就像一开始说的,很难保证需要你学的东西也一定是你喜欢学的内容,但如果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我们自己吧。举个例子,比如说,学英语很重要,无论是改变职业,改变收入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学好英语,学英语是一件能够带来价值的事情,但对于很多人而言却很难谈得上喜欢学英语,为啥呢?因为学英语太苦闷了,要吃太多苦了。学好英语要吃多少苦,问问那些考上专八的人就知道了,鬼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呢。

OK,既然如此,即使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学好英语的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学习英语的方式不是?比如说看课文太没趣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改成看电影学英语?听新闻太枯燥了,那改听音乐?朗读太无聊了,改为找朋友对话聊天?记不住单词?改为英语环境浸泡,把英语用起来?等等,方法太多太多了。只要我们换一下思路,就能把本来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学习内容变成我们喜欢接受的内容了,而当我们对一件事物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时候,就有产生学习的可能了。这一点尤其是需要老师们多思考的,怎么将一样本来比较苦闷的学习内容,设计成同学们都喜欢听你讲的一门课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也包括成为一名人人都喜欢的老师。因为喜欢学,所以学得快乐。

做中学才学得快乐!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也一定是我们能够做得好(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一样东西我们学不好,相信也很难学得快乐。怎样才能保证我们学得好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举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有深切感受的例子,那就是英语。学了十几年英语,到最后发现,自己却依然没有学好它——不会说,不会写,更听不懂!所以当大家一提起英语的时候,本来快乐的都变得不快乐了,再说的话就没朋友了……这就是失败的案例,说明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真的非常重要。

而正如前面所分享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做中学”,在这里就不再重述了。读到这里,你也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懂得做中学真的很重要了。

总结,如果我们想快乐地学习,希望自己的学习不再像以前那么苦,那么我们不妨可以在学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什么东西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你喜欢学的;同时我们要时刻记住时间都应该花在哪里,做人生正确的事才是第一位,所以我们的学习要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服务,学需要学得;最后也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懂得边做边学,这样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如果你的学习既是自己喜欢学的,也是需要学的,同时也学得好,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带来了价值和回报,那么我相信你一定是快乐的,因为你已经爱上学习了!

举报/反馈

网址:快乐学习的原则~ https://klqsh.com/news/view/252231

相关内容

快乐学习的原则~
【医学心理学】遵循“快乐原则”的是
快乐原则的四句话
快乐原则
快乐人生的原则
快乐学习的十大法则
《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的快乐与快乐的学习
快乐理财(快乐理财原则)
快乐生活的原则与实践
学习的快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