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曲艺音诗画《伊莎白》在京首演
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生日被正式称为‘女王日’。 #生活知识# #趣闻#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韦衍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致敬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国际友人,9月16日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原创大型曲艺音诗画《伊莎白》在北京二七剧场首演。
《伊莎白》演出现场。主办方供图
《伊莎白》讲述了国际共产主义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伊莎白・柯鲁克的传奇人生,再现她跨越百年的中国情缘与崇高的国际主义情怀,凝练而深情地讲述了伊莎白与中国命运同频共振的生命故事。作品摈弃“编年史”“流水账”式的常规结构,独辟蹊径地构建了从伊莎白“出生100天”到“人生100岁”写起,童年眺望未来,老年回望历史,双向对进,在天安门广场汇合,然后纵向前进,直至登上“友谊勋章”的领奖台的金字塔结构。
《伊莎白》在曲艺表现重大题材、国际题材,运用现代声光电、影像技术,戏剧化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艺术形式上,《伊莎白》巧妙融合12种曲艺形式,不同地域的曲艺形式与人物故事精准匹配,串联起伊莎白从人类学学者到共产主义战士的成长轨迹;在舞台呈现上,《伊莎白》构建出层次丰富的艺术空间,颇具巧思地将舞台分成了五个区:曲艺演唱区、交响乐队伴奏区、主持人阅读串联区、大屏幕影像呈现区、台纱幕影像呈现区;交响乐队的加入,增强了《伊莎白》音乐伴奏的表现力,丰富了观众视觉听觉的艺术感受,指挥家范焘执棒中国电影乐团,为音诗画营造出恢弘气势。
作品还融入多媒体视觉艺术、AI技术等现代元素,丰富了曲艺艺术的表现形式。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影像融入表演,与演员的演绎相互呼应,既增强历史厚重感,又赋予作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传统曲艺与当代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
网址:大型曲艺音诗画《伊莎白》在京首演 https://klqsh.com/news/view/253193
相关内容
伊丽莎白 Elizabeth音舞诗画剧《诗画安徽》用艺术诠释李白的 “安徽情缘”
莎拉·布莱曼全勤演出 音乐剧《日落大道》将在京启幕
《日落大道》在京上演 莎拉·布莱曼时隔三十年重返音乐剧舞台
音乐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白金汉宫接见王云教授,力荐《江山如此多娇》入驻大英博物馆
莎拉·布莱曼来了!音乐剧《日落大道》即将亮相北京艺术中心,接驳车已备好
“演艺之都”聚力点亮首发经济
《卡秋莎》趣闻轶事
什么是艺术歌曲:从欧洲经典到中国本土化的音乐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