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圈子,流量乱得很,口号满天飞,谁真把艺术和观众当回事,钱都在中国这边赚。
一到关键时候就含糊其辞,有的还干那种端着碗吃饭,转头就把锅踢了的事。
梁家辉这名字一出来,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个“千面影帝”,这标签可不是白给的。
梁家辉,25岁那年进了电影圈,第二年就靠《垂帘听政》拿了影帝,开局就这么猛。
从没人认识到影帝,一年都不到,全凭本事,五官不算顶尖,长相也没多出挑,可就是什么角色都能接得住。
皇帝演得像,黑帮也演得像,土匪、商人,演什么就是什么,那眼神,那动作,说服力就摆在那,观众一看就信了,自然就送他个“千面影帝”的称号。
刚起来,命运就给了个下马威。
1983年,演了《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光绪皇帝这个角色,在内地是火了,可直接撞上台湾那边的枪口,全面封杀,片约一个都没了。
别人事业往上冲,他这边因为演了内地题材的电影,被硬生生摁停了,换了别人,可能早就低头了。
市场在哪就往哪走,梁家辉偏不,行动就摆在那,话也撂下了,“我是中国人,演中国电影没什么错”,这骨气一下就立住了,后面几十年,他都是这个底色。
有次采访,记者问他,“在《太行山上》你就演一个团长,是不是小角色”,梁家辉听了有点愣,“什么小角色,我演的是英雄团长”,在他心里,角色没大小,只有真不真实,能不能打动人。
记者还不放过,接着问,“你台湾,他大陆,你香港,会不会有差别”。
梁家辉直接就给怼回去了,“别总你台湾他大陆我香港的,全是中国人”,这话一点修饰没有,听着却很硬。
多少艺人怕得罪市场,怕得罪人,梁家辉一句话就把事挑明了,吃中国的饭,没道理砸锅,演员的立场就该是这样。
时间一晃,梁家辉快70了,人没闲着,新片《捕风追影》,搭档是成龙,这两个名字放一起,观众的反应就是“闭着眼买票,肯定稳”。
首映礼上,一身白西装看着精神得很,脖子上的项链也挺飒,网友都在说,“法拉利老了还是法拉利”,拍动作戏,跟成龙对打,收工后腰都直不起来,没听他喊过一句苦。
自己还笑着说,“这就是演员的命”,现在的明星都讲究保养,讲究身体,梁家辉这是用行动告诉你,老了也得拼。
感情生活这块,娱乐圈的花边新闻比作品都多。
梁家辉从出道到现在,绯闻对象就一个张曼玉,还是拍《新龙门客栈》那阵子,媒体捕风捉影说俩人关系不一般。
梁家辉为了不影响人家结婚嫁人,干脆就疏远了,后来又觉得这么做不对,还公开道了歉。
张国荣当时还开玩笑说,“我要是在场就打你”,玩笑归玩笑,事儿让人看明白了。
梁家辉在感情上很干净,跟他太太几十年,一点负面消息都没有。
这圈子里诱惑太多了,能做到这份上,比拿影帝还难。
回头看梁家辉这一路,底色就两个字,清醒,市场封杀他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是谁。
面对角色大小的提问,他知道什么叫尊重,在家国立场上,他直接喊出来,“全是中国人”,跟那些吃着中国饭还砸中国碗的人一比,高下立判,那些人就像一场闹剧。
梁家辉从来不喊什么口号,几十年如一日就这么做,整个圈子都看着呢,演员不只是演戏的工具,也得有自己的立场和信念。
现在的梁家辉,早就不需要证明什么了,奖杯拿了一堆,经典角色数不过来,就是这份清醒让人佩服,不管这个圈子怎么变,他就像座山一样,立在那儿不动。
吃中国饭别砸中国碗,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梁家辉用一辈子做出来的事。
这个圈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流量,而是像他这样清醒、站得稳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