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生活中,基本现象就是每家每户关上自己的门,相互之间交流几乎为零。小时候,奶奶总不喜欢来我家,大概就是这个原因了。而往往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能很快引发纠纷,闹到物业也是常有。尤其是装修房子噪声太大而引发的纠纷,不算少。那么我们能不能在事先就消弭纠纷的苗头?
近日报导,一对情侣装修婚房,因担心施工噪音会影响邻居休息,手写小卡片提前告知,还送上小礼物糖果和毛巾。
此举一出,邻居们纷纷称赞。礼物虽小,但其中蕴含的为他人着想的善念,相信收到的人会心生暖意。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各种都很忙。但是并不能因为忙,自己家里的事儿打扰到别人,也可以置之不理。这对情侣能主动联系邻居并为装修造成的噪音主动道歉,就很好地实现了沟通,给邻里关系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摩擦降到最小。
“人到难处邻里来。”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不仅仅是邻里关系,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也应该“你容我,我容你,天宽地阔;你敬我,我敬你,亦显德高。 ”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推己及人。道理并不难懂,难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否一直做到。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每一位中国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互相尊重和互相爱护的情感,是世间万物共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道德规范。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说因为自己给别人造成麻烦,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做出道歉,如果别人不小心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也不能过分责怪,要有一颗宽容的心。正如俗话所说:“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之前我们就看到很多报导:一学生上车骑自行车不小心刮到私家车,及时留下纸条道歉并留下联系方式,而私家车主人却在了解到学生真实情况后不仅不要求赔偿,还主动帮助学生。这里的学生做错事及时承认不逃避,私家车车主宽容乐于助人,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得到了很好的发扬。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交往,我们正是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学习、不断调整进步,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严格要求自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