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试这5个方法

发布时间:2025-09-23 08:12

[教育]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兴趣 #生活常识# #教育辅导#

当你打开课本的时候,你是否垂头长气,完全不想学?

当你立下誓言、干劲十足地奋斗了几天之后,你是否又一次发现自己无法坚持了?

当你脚踏实地、刻苦努力地学习了很久,成绩却始终不甚理想的时候,你是否无比沮丧并且开始怀疑自己?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深入广泛地、快速高效地学习。但是,学习中的困难总是层出不穷,这种种问题归结到一点上就是一一学习力问题!什么是学习力?

简单来说学生学习力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

上图模型告诉我们,当你有了努力的目标,你只是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你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你仅仅具有了“能学”的力量;而当你学习的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你不过是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真正地拥有强大的学习力。

21 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那么,学习力要如何提升呢?我会从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殺力三方面结合个人的行业经验进行分享,期待大家从中找到适合提升自己学习力的好方法。

【学习兴趣篇】

01兴趣的作用

据研究,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 20%~30%。两干多年前,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干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习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地去克服重重困难,排除种种干扰。

02可以和孩子或学生沟通的几个问题

(1)你觉得兴趣对于学习重要吗?有兴趣地学和没有兴趣地学,学习状态会有什么不一样?

(2)几门学科中,你觉得哪一门学科最有意思?你为什么会觉得这门课有意思?

(3)你有最喜欢的老师吗?你觉得老师在你兴趣的养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你觉得家长在你兴趣的养成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学习之余,你有什么其他方面的兴趣吗?该兴趣对你的生活学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03如何培养兴趣

方法一:发掘自己的学习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

现在市面上的学习材料琳琅满目,各有千秋。究竟应该选择哪种学习材料呢?其实学习材料的选择,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材料,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实际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动觉触觉型学习者。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大规模地调查和研究发现:

有40%的学生能够记住课堂上看到或者读到东西的3/4。这些是视觉学习者。有30%的学生能够记住课堂上听到东西的3/4。这些人是听觉学习者。有15%的人通过触觉学习得最好。他们需要触摸物质,写、画以及参与具体的经验。另外15%的人是动觉学习者。通过身体来做能使他们学习得最好。

总体来说,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和动觉触觉学习者在人群中的大致比例是4:3:3。那么怎样了解孩子的学习类型呢?下期我会出一些简单的自测题目来进行学习类型的测定,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日常习惯来大致判断一个人的学习类型取向。

方法二:拓宽视野,深入了解

我们在一些学霸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有几位学霸对某个学科十分感兴趣,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研究大学的相关内容——大学化学、大学英语、大学高等数学……同学们在培养学习兴趣时,一定要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阅读、多方探讨、充分积累背景知识。因为人们往往只会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不熟悉的事物却难以产生兴趣。人类的大脑是个巨大的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越是充分使用,网络间的联系越畅通,获得的兴趣也就越多。

方法三、换个角度去思考

同时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学霸并不都是天生就热爱学习。好几位学霸在初一初二时成绩并不突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并不浓厚,甚至有些人是厌学的。那么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他们居然成为了学霸?其实很简单,他们学会了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初一初二时,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家长和老师,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学习是一种应付。但后面由于随着个人的成长或者外部因素的一些影响,改变了他们的意识,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当你知道了学习是为了自己,知道了学习对于自己认识世界、发现世界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的时候,你对于学习会产生一种渴望,兴趣自然就产生了。比如说,政治这门学科,很多同学觉得它的理论性太强,很枯燥。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比如,有些同学以后想做公务员,那么平时多多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在遇到问题时,把自己想象成一名公务员,想象一下公务员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样,政治就在不知不觉中生动了起来。有些同学想做金融家,也许希望有机会驰骋股界,那么对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洞察力就是不可或缺的了,政治也就自然成为了必须要去研究的一门科目。

方法四、自我激励、培养兴趣

原本是会有爱好的的,但可能因为教育不得当而被破坏了。而爱好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某件事情受到赞扬和鼓励,或某一方面很有前途。所以,爱好是可以培养的。其中自我暗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自我暗示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如前苏联一位天才演员N.H.毕甫佐夫,平时老是口吃,但是当他正式演出时却克服了这个缺陷。他所采用的办法就是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讲话和做动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个人一一剧中的角色,这个人是不口吃的。

因此,对那些不喜欢的科目,我们可以采用积极心理自我暗示法-请假装你很喜语欢这门学科。比如对英语,在学习之前,首先进行热身运动,摩拳擦掌,面带笑容,看看英语,大声说:“英语,从今天开始,我要喜欢你啦!”“英语,我会满怀兴趣地学你!”每次学习英语之前都大声暗示自己,坚持三个星期,甚至更长一些时间,这些想法就会

深入你的潜意识,一旦进入潜意识,你对英语的兴趣就真正建立起来了。不少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们,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无效。当同学们摩拳擦掌、面带微笑地进行自我暗示时,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厌烦、恐惧的情绪都被冲散,心灵之门渐渐打开,要学的知识就容易吸收进来了。作为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在我们不可以改变课程的情况下,那么只好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痛苦也是学,快乐也是学,我们为何不选择快乐地学呢!

总的来说,自我暗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语言暗示: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意愿。如我现在很喜欢语文,我看到语文书就想读课文、背课文。

2、想象暗示:想象自己已经很喜欢某门功课了,要求把那种情景想象出来,想象越具体越生动形象越好。

3、感受暗示:把对其它功课的喜欢感受移植到这门功课上来,由此假想自己对这门功课也是这种感觉,经常体会,逐渐保持下去,暗示就成功了。

方法五、自我犒劳、培养成就感

要有意识地培养青少年对于学习的兴趣,就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兴趣自然会越来越浓厚。

首先,要树立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地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具体应该如何设立目标,后续会再专门分享相关内容。其次,目标实现后,积极地自我肯定。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什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等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外出旅游等。(尽量避免直接的金钱奖励)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一旦产出兴趣或者养成习惯后,其实做这件事后本身就是最大的奖励了!

04兴趣培养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1.消极的心理暗示

有些学生某学科学得不好,成绩不理想,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可能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没兴趣!”“我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学不好,我不学了!”不想学习就说没有兴趣,不愿干的事也说对某事没有兴趣,这只是借口而已。可怕的是,有些学生的家长竟然也是这样认为的。当谈到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不好,他/她会解释说,“我孩子啊,对这个学科不感兴趣。一学就困,肯定学不好了。”消极的心理暗示是兴趣培养路上的第一大劲敌,它从心理上,将孩子的学习兴趣扼杀在了摇篮里。

2.陷入学习低潮期,兴趣受挫

可能很多中学生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后变得停滞不前、提不起学习兴趣呢?实际上,这就是学习中常见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一个比喻。现在,我们来画一个图形,以时间为X轴,学习效果为Y轴,将学习者学习时所花的时间和取得的效果连成一条线。从这条线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第一,一般情况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如何,是与其学习时间成正比的。第二,很多时候,时间和学习效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呈规律性变化的。也就是说,在学习者刚开始学习时,曲线显示的是,学习者花的时间越多,进步就越快,学习效率就越高;但接下来,曲线显示的却是一个明显的接近水平线的波浪线,不会呈现规律变化;再接下来,又会出现斜率较大的曲线。这条呈现学习效率与所花时间、精力之间关系的曲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现象”,而中间呈相对水平状态的那段波浪线,常被比喻为学习的“高原时期”。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学习时,刚开始都有明显的效果,但后来就会出现一个收效不大、学习原地踏步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情况。此时,对于中学阶段的你来说,可能会感到慌张,不知道怎么办,你会担心自己一直低迷下去。而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低潮期,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例如,学习难度大、学习方法守旧或者个人身体的原因。

但无论何种原因,在你出现“高原现象”时,一定要找到原因,并平衡自己的心态,稳定情绪,这样才能走出“高原时期”。

其实,即使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中高考状元,在曾经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过“高原现象”,只不过他们能顺利从低潮期走出来、重新拾起对学习的兴趣。

未完待续,点赞、转发加关注,下一篇将重点分享学习动力篇里面的学习目标因素。

举报/反馈

网址: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试试这5个方法 https://klqsh.com/news/view/259708

相关内容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不妨试试以下四个方法,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
科学方法解析: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家长不妨试试这3个方法
有效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三个方法,家长们要试试
如何培养孩子的深度阅读兴趣和方法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多种方法,值得一试
如何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和方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