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大丑闻:评委泄露名单,瑞典未来女王被人侵犯
在瑞典,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每年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生活知识# #趣闻#
诺贝尔奖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这位科学巨匠生前共获得255项发明专利,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据估算,他留下的遗产数额之巨,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在人生最后阶段,诺贝尔对财富的处置进行了深刻思考。他先后三次修改遗嘱,最终在1895年敲定最终版本。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遗嘱取消了原本给予亲友的遗产分配,转而决定将所有可变现资产设立为奖励基金。遗嘱中有一段特别引人注目的话:
我名下所有可兑换为现金的财产,其利息将作为年度奖金,颁发给上一年度对人类贡献最突出的人士。奖金将分为若干部分:一部分授予物理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者,另一部分则授予创作出最具理想主义倾向的文学杰作的作家。评选时不应考虑候选人的国籍,只要其成就足够杰出,就应当获得嘉奖。
这段文字奠定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诞生基础。该奖项由瑞典文学院负责评审,由18位终身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百余年来,众多文学大师荣膺此奖,但同样有许多文坛巨匠与之失之交臂。
令人遗憾的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意识流大师乔伊斯和普鲁斯特都未能获奖。拉美文学代表博尔赫斯、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等杰出作家也未能摘得桂冠。由于评奖标准模糊且过程高度保密,诺贝尔文学奖一直备受争议。
2016年的颁奖结果尤其引发热议。当时瑞典文学院将文学奖授予75岁的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意表达。这一决定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迪伦本人甚至拒绝出席颁奖典礼。关于歌曲是否属于文学的争论,让奖项的公信力再次受到质疑。
但诺贝尔文学奖面临的最大危机并非此事。在其百年历史中,仅有几次因世界大战停颁(1914、1918、1935及1940-1943年)。然而2018年的停颁却与战争有关,背后隐藏着该奖项史上最严重的丑闻。
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是让·克劳德·阿尔诺。作为瑞典文学院院士卡塔琳娜·弗罗斯滕松的丈夫,他在文化界颇具影响力。1989年,夫妻二人创办论坛文化俱乐部,这里很快成为斯德哥尔摩的文化地标,经常举办诺奖得主活动,并得到文学院资助扶持新人。
然而阿尔诺光鲜外表下隐藏着惊人罪行。二十余年间,他利用俱乐部活动之便,对多名女性实施性侵。受害者大多选择沉默,普通女性畏惧他的权势,社会名流则担心名誉受损。
2017年,MeToo运动席卷全球,18位女性勇敢站出来指控阿尔诺。同年11月,斯德哥尔摩律所展开调查。最令人震惊的是,受害者中竟包括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这位作风亲民的未来女王2006年在王室晚宴上目睹阿尔诺的恶行,为维护王室形象选择隐忍,最终在运动浪潮中挺身而出。
调查还发现,阿尔诺长期向博彩公司泄露获奖名单。其院士妻子显然提供了内部消息。2014年,他准确预言了莫迪亚诺的获奖,这绝非巧合。每年诺奖公布前的博彩赔率榜上,村上春树和昆德拉总是陪跑,背后暗藏黑幕。
面对丑闻,文学院的应对令人失望。他们不仅未起诉涉案者,还投票保留卡塔琳娜的院士资格。这一决定导致6位院士愤然辞职。奥斯特格伦院士痛斥学院背离创始人初衷,埃斯普马克院士则谴责将私交置于公正之上。
这场风波导致2018年诺奖评选陷入瘫痪。虽然最终补选了获奖者,但奖项声誉已严重受损。2018年10月1日,阿尔诺终因性侵和泄密罪获刑两年,为这场世纪丑闻画上句号。
网址: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大丑闻:评委泄露名单,瑞典未来女王被人侵犯 https://klqsh.com/news/view/261280
相关内容
贝拉获2025诺奖预测榜首,全球文学人道主义犹太上海叙事新星全球AI首次多语言发布诺奖预测报告,贝拉凭《魔咒钢琴》领跑2025诺贝尔文学奖呼声
诺贝尔奖颁奖前夕,这些“风向标”奖项结果已经揭晓 一、事件:诺贝尔奖 2025年诺贝尔奖的各奖项将于2025年10月6日至13日陆续公布。 诺贝尔奖的预测通常会参考一些被...
多名未成年人被侵犯,二次元贵圈再传丑闻,未成年成圈内狩猎场?
万茜夺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泪洒领奖台,获奖全名单出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巴尔加斯·略萨逝世 享年89岁
张田勘专栏:诺贝尔奖预测的要素和意义
200万雇凶杀人,结果...... 广西5位“职业杀手”获得今年的搞笑诺贝尔管理学奖
万茜夺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泪洒领奖台
中国十大含金量高的音乐奖项 国内著名音乐颁奖典礼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