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现1500年前石碑,颜真卿楷书正是学的它,雍容大气令人赞叹
历史书籍中的科学发现令人惊叹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历史书籍#
颜真卿的楷书以笔画饱满浑厚、结字端庄大气、骨力丰沛著称,他从隶书、北碑楷书、隋碑楷书中汲取养分,融会贯通而自成一家。一直以来,学界都在研究到底哪件作品对颜真卿的影响最大,直到清末,一块北齐石碑被重新得到重视,终于揭开了“颜楷出处之谜”,原来这就是“颜体”的原型,此碑便是《文殊般若经碑》。
这方石碑矗立于山东济宁汶上县水牛山,于1973年移至汶上县文化馆。碑高200厘米,宽86厘米,厚14厘米,上罩盖顶石一块,碑额中置佛龛,龛之两侧阴刻“文殊般若”四字,因此得名,这四个字字径极大,高15厘米,宽20厘米,隶楷相间。碑文为《文殊般若经》共10行、满行30字,总计297字,字径约5厘米。
唐代时,李白、颜真卿多次前来观摩,颜氏还将它拓印,赵曦临习。不论是笔画的骨多于肉、筋骨内藏,还是结字的舒展开张、雄浑大气,都被颜真卿学到了精髓。这种丰腴肥劲、华贵大方的风格,开盛唐书风之先。清人杨守敬点评:“平情而论,原非隶法,出以丰腴,具有灵和之致,不堕寒俭之习耳。”
此碑篆隶遗韵与楷书新机,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妙品上”,称其“意象开阔,体格凝重”。此碑以中锋用笔为主,笔画圆劲浑厚,起笔多藏锋逆入,逆势铺毫,横画取平势,中段略细显弹性,起笔重按如坠石,收笔稍顿无波磔,已脱隶书“雁尾”窠臼。转折处既有如折钗股般圆润又有方劲果断,棱角分明者。
《文殊般若经碑》结构呈现出“端庄而不失灵趣”的北朝气象,字形宽而略扁,中宫收紧,外延舒展,上下结构字则注重比例协调,形成上宽下窄的稳妥布局。《文殊般若经碑》既非纯粹隶书,亦非成熟楷书,而是以篆隶笔法为骨,以楷书结体为形,以刀代笔,上承汉魏古法,下启唐代楷书,是颜真卿早期书法“篆籀气”的源头。
作为北朝碑刻中的“静穆之宗”,《文殊般若经碑》金石气、书卷气、经生气充分融合,笔法丰富,气息高古,以拙弄巧,其实比后世严谨刻板的楷书更有趣味,也更值得临摹。此碑表面可见明显风化痕迹,碑身左下角有清代金石学家翁方纲的题跋刻痕。近代学者赵万里认为:“北齐刻经碑,以此碑最为醇雅,刀法之精,直可与龙门二十品中《牛橛造像》比肩。”
网址:山东发现1500年前石碑,颜真卿楷书正是学的它,雍容大气令人赞叹 https://klqsh.com/news/view/261527
相关内容
大唐颜真卿魂归齐鲁故里 王筱喻长篇纪实小说《大唐颜真卿》问世颜真卿流传四川唯一真迹!这才是“标准中国字”,1000多无人超越
颜真卿与《兰亭序》的墨池血泪
郑板桥写“难得糊涂”的背景:一山,一碑,一人,一砚
他的字,美的能让赵孟頫气短,启功研究大半辈子,也才学到两成!
颜姓最厉害三个名人是谁?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是哪位?
敦煌出土手抄本唐诗,疑为唐人所书,网评:这是楷书的顶级字帖!
颜真卿:人人都知《祭侄文稿》写得好,几人知颜氏三十余口被斩?
这是康有为的殿试卷,不愧是书法大师,每个字比打印机还精准!
中国现代名人故居排名前100名:山东最著名的名人故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