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用餐、社交生活和自评健康:瑞典70
北欧的瑞典、挪威和丹麦,自然风光美,生活节奏慢 #生活知识# #旅游生活# #背包客必去#
Full article: Eating alone, social life, and self-rated health: insights from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70- to 75-year-olds in Sweden瑞典英语健康研究
2025-09-26 21:00:18阅读时长15分钟7208字
独自用餐共餐社交活动孤独感自评健康瑞典老年人社会关系幸福感公共卫生政策健康影响
摘要
目标
共餐是社交生活的核心——支持社会关系甚至幸福感——而独自用餐则与较差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相关联。本研究考察了瑞典社区居住的老年人中,独自用餐频率及其主观体验与参与社交活动是否与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相关联。
方法
使用对695名70-75岁成年人的全国性横断面调查数据,评估独自用餐的频率和主观体验以及参与社交活动的情况。通过逻辑回归和交互分析,检验其与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的关联。
结果
独自用餐的频率和主观体验均与孤独感相关联。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不取决于独自用餐是否被视为困扰。较低的社交活动参与度与孤独感和较低的自评健康相关联。未观察到独自用餐的频率和主观体验与自评健康之间的关联。
结论
在本样本中,对独自用餐感到困扰的群体中孤独感比例很高,表明对某些特定亚群体而言,独自用餐可能是个问题。需要更多研究来理解独自用餐问题——以及它影响哪些人群。这有助于指导制定和实施针对易受孤独和健康问题影响群体的政策。
关键词:共餐、独自用餐、社会关系、社交活动、幸福感
引言
共餐,即一起用餐的实践,是社交生活的核心部分,在创造和维持社会关系、共享社会规范、集体身份(Jönsson等,2021)甚至幸福感(De Neve等,2025)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被强调为对晚年健康和福祉特别有益(Vesnaver & Keller,2011)。相比之下,独自用餐与较差的心理和身体健康相关联(Björnwall等,2021),包括较低的自评健康状况(Ishikawa等,2017;Kushida等,2020)。此外,参与社交活动和公民社区等社交参与被视为健康的资源(Holt-Lunstad,2022;Kelly等,2017;Ryu & Heo,2018)和社会凝聚力(Putnam,2020)。同样,有意义的社会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孤独感被认为是一个独立且可能是因果关系的风险因素,源于其认知、行为和生理后果(Holt-Lunstad,2022;Lennartsson等,2022)。鉴于共餐在老年人社交生活中的作用,问题是独自用餐和日常生活的社交活动是否与孤独感及整体幸福感相关。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区分独自用餐的频率以及这种体验是否被负面感知,因为独处用餐并不一定是老年人不喜欢的事情(参见Björnwall,2025)。
瑞典老年人的社交生活和独自用餐
瑞典是一个以其相对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而著称的国家(World Values Survey Association,2023),该文化重视个人自主和自给自足。此外,近三分之一7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居住在单人家庭中(Statistics Sweden,2023),但孤独感的患病率仅为十分之一左右(Dahlberg等,2024;Nyqvist等,2023)。一项调查80岁及以上成年人用餐模式的研究发现,近三分之二(60%)报告每周与他人一起用餐一次或更少(Johannesson等,2016)。在我们的研究中,调查了一个较年轻的年龄组,显示四分之一(24%)的70-75岁人群独自用餐(Björnwall等,2024)。然而,这些例子都尚未探索独自用餐如何与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相关联。
虽然国际研究表明独自用餐可能与社交参与、关系和健康受损相关联,但在瑞典这样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这一情况可能并不成立。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独自用餐(包括频率和主观体验)以及社交活动参与度是否与社区居住的70-75岁瑞典成年人的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相关联,无论是否通过交互效应。
方法
设计和数据收集
我们的研究使用全国性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随机选取了1500名70-75岁且社区居住的成年人(1946年至1951年出生)参与调查。参与者通过邮寄收到邀请,并可以选择通过数字方式或纸笔回答调查问卷。该调查通过一个迭代过程开发,包括文献回顾、资深研究人员评估、针对目标群体的认知访谈(Willis,2004)和试点研究(n = 177)。大多数问题从大型全国性研究中重复使用,以原始形式或稍作修改(Lennartsson等,2014;瑞典公共卫生局,2020;Wolk,2021)。关于独自用餐频率和主观体验的特定问题被设计用来衡量其社交意义。这些问题是为本调查全新创建的,并有意借鉴了针对瑞典老年人的全国代表性队列中关于社会隔离和孤独感的问题(Lennartsson等,2014)。有关研究方法的更多细节已发表在其他地方(Björnwall,2025)。
参与者
选择70-75岁的年龄范围是为了捕捉退休的早期阶段。下限设定为70岁,因为瑞典(和欧洲)大多数老年人健康、活跃且独立(Eurostat,2020;Skoog,2018),退休年龄正在提高,人们工作超过当前退休年龄。此外,由于在更广年龄范围的样本中进行年龄特异性分析需要更大的样本量,因此更倾向于这个有限的年龄范围。排除标准通过自我报告的筛查问题确定,基于被诊断或正在接受痴呆症医学调查,以及居住在长期护理机构中。调查问卷以瑞典语编写,参与者需要提供知情同意,以便将其回答纳入研究。最终样本包括695名参与者(46%的回复率)。
数据和变量
独自用餐通过问题"您多久与他人一起用餐?"评估独自用餐或与他人一起用餐的普遍性。原始五个回答被归类为二分变量:与他人一起用餐("每天")和独自用餐("每周数天"、"每周一两次"、"每月一两次"和"更少或从不")。这是基于假设,即每周与他人一起用餐少于数天意味着他们大部分用餐是独自进行的。
通过询问"当您独自用餐时,是否会困扰您?"评估独自用餐的主观体验。从原始五个回答类别构建了一个二分变量:感到困扰("总是"或"经常")和不感到困扰("很少"、"从不"和"我从不独自用餐")。报告"我从不独自用餐"的参与者被归类为不感到困扰,因为他们无法被他们从未做过的事情(即不独自用餐)所困扰(即不独自用餐意味着没有暴露于可能影响因变量的现象)。在额外的子集分析中,排除了报告从不独自用餐的参与者(n = 109)。(输出见附录。)对于这些问题,独自用餐没有预先定义(例如,独自坐在餐桌旁,或唯一在用餐的人),由参与者自行解释其对他们的意义。
社交活动通过询问参与五种类型社交活动的频率来评估社交活动参与度:文化活动,如看电影或参观博物馆等;帮助家人或朋友完成小任务;参加协会、学习小组或课程;参加教堂服务或类似活动;以及参加其他团体活动,如团体训练或合唱团。图1展示了这些活动的参与水平。每个问题根据频率评分:"是,经常"等于2分,"是,有时"1分,"否"0分。这些问题被汇编成一个社交活动得分(0-10),借鉴了Agahi等(2019)的方法。这意味着如果参与者报告他们不参加任何这些社交活动,这将等于总分为0分。这被归类为二分变量:较低(0-1分)和较高(2-10分)的社交活动参与度。
孤独感通过询问"您是否被孤独感所困扰?"来自我评估孤独感,其中回答类别"总是"和"经常"被归类为孤独感,"很少"和"从不"被归类为不感到孤独。回答类别"我不知道"被排除。
自评健康使用单项目评估来确定总体健康状况。我们选择这个变量,因为它是一种与死亡率相关的主观体验(DeSalvo等,2006)。然而,与已提出因果机制的孤独感不同,自评健康被认为是"人类有机体状态反映的统计(而非因果)死亡率预测指标"(Jylhä,2009,第4页)。参与者在五点量表上评估其总体健康,通过将"非常好"与"好"归为一类,将"一般/尚可"与"差"和"非常差"归为一类,将其归类为二分变量。这主要是由于较差自评健康类别中回答数量较少("非常差"n = 2,"差"n = 18),与先前研究类似(DeSalvo等,2006;Dramé等,2023)。
其他变量调查包括以下变量:出生年份、性别(女性或男性)、出生国家(瑞典、北欧国家、欧洲国家或其他)、月度支付困难(是或否)以及居住情况(同居或独居)。教育水平也被包括在内,并归类为初级(<10年)、中级(10-12年)和高等教育(>13年)。
统计分析对所有统计计算,使用R 4.3.0版本(R Core Team,2023),包括嵌入函数以及R包'readxl'(Wickham & Bryan,2023)、'jtools'(Long,2022)和'car'(Fox & Weisberg,2019)。描述性统计通过比例计算。在回归模型中,通过计算方差膨胀因子(VIFs)考虑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所有统计分析的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值<0.05。模型输出以比值比、95%置信区间(95% CI)和p值呈现。
使用简单和多重逻辑回归分析来确定自变量(独自用餐、因独自用餐而困扰、社交活动)与因变量(孤独感、自评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行交互分析以探索自变量的条件效应,并可能识别最容易感到孤独的亚群体(VanderWeele & Knol,2014)。显著的交互项表明一个变量(X1)的效果取决于另一个变量(X2)的水平。当模型中存在交互项时,解释变量的主要效果分别代表当X2等于0时X1对结果的影响,反之亦然。此外,进行了调整的逻辑回归分析以控制性别和教育的协变量。
在调整模型中使用性别,因为先前观察到男女在食物习惯(Amcoff等,2012;Hanna & Collins,2015)、健康(Li等,2018;Tani等,2015)和社会关系(Pavlidis等,2022)方面的差异。使用教育水平,因为它被认为是后工业欧洲福利国家中日益重要的社会分层器(Mackenbach,2019)。换句话说,虽然许多变量可用于识别社会经济地位,但教育似乎是健康差异的特别好的预测指标。由于与主要预测变量(独自用餐)的多重共线性,未将居住情况作为潜在混杂因素纳入分析。由于某些回答类别中组规模有限,未包括月度支付困难(操作化财务稳定的变量)和出生国家。统计模型使用的示意图见附录。
伦理考量本研究获得瑞典伦理审查局批准(Dnr 2021-01988)。所有参与者均获得知情同意。
结果
样本特征
表1展示了研究样本的描述。在70-75岁的年龄范围内,年龄分布相等。76%的参与者与他人同居,24%独居。参与者的居住情况与一起用餐或独自用餐相一致,意味着大多数独自用餐的参与者也独居。约一半参与者为女性,43%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约95%在瑞典或其他北欧国家出生,超过95%报告去年没有月度支付困难。在被归类为独自用餐和与他人一起用餐的参与者之间,年龄、教育、出生国家和财务困难的分布相当相似。
独自用餐、因独自用餐而困扰与孤独感
表2显示了独自用餐频率及其主观体验的交叉制表。该表还包括每个单元格中报告孤独感的个体数量。很少有参与者报告因独自用餐而困扰,但在对独自用餐感到困扰的群体中,孤独感的比例较高。此外,与他人一起用餐的机会在各群体之间有所不同。在独自用餐的人中,约三分之一(36%)报告说,如果他们想与他人一起用餐,他们很少或从不有机会。这在对独自用餐感到困扰的人中更为明显,其中超过一半(54%)报告很少或从不有机会与他人一起用餐。
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通过简单逻辑回归进行测试,显示独自用餐的参与者报告孤独感的可能性是与他人一起用餐的参与者的六倍以上(模型1.1,OR:6.37,95% CI:3.22-12.59,未显示数据)。这在调整模型中得到确认(模型1.2,OR:6.55,95% CI:3.20-13.40,未显示数据)。因独自用餐而困扰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模型2.1,OR:18.25,95% CI:7.01-47.51,未显示数据;模型2.2,OR:14.38,95% CI:5.18-39.95,见表3)。然而,未识别出两个变量对孤独感影响的交互效应(模型2.3,OR:3.10,95% CI:0.36-26.53,模型2.4,OR:5.55,95% CI:0.41-75.94,见表3)。这意味着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独立于因独自用餐而困扰的主观体验。重要的是,尽管独自用餐的参与者报告孤独感的可能性是与他人一起用餐的参与者的六倍以上,但95%置信区间很宽。这表明对确切效应大小的不确定性很大。
独自用餐、社交活动与孤独感
18%的样本被归类为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得分为0-1,即报告他们有时参与五种社交活动类型中的一种或更少)。图1展示了不同类型社交活动的分布。社交活动与孤独感相关联,显示报告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的参与者报告孤独感的可能性几乎是五倍(模型3.1,OR:4.70,95% CI:2.33-9.48,未显示数据)。在控制性别和教育时得到确认(模型3.2,OR:4.57,95% CI:2.08-10.04,见表3)。然而,未识别出独自用餐和低社交活动对孤独感影响的交互效应(模型3.4,OR:0.52,95% CI:0.11-2.52,见表3)。这意味着独自用餐对孤独感的影响独立于社交活动参与度,但这里的95%置信区间也很宽。
独自用餐与自评健康
75%的样本报告健康状况非常好或好,四分之一报告一般、差或非常差的健康状况。以独自用餐为自变量、自评健康为因变量的简单逻辑回归模型显示,与一起用餐相比,独自用餐的参与者报告较低自评健康的可能性增加了40%。然而,这在统计学上不显著(模型4.1,OR:1.42,95% CI:0.98-2.07,见表4)。多变量模型显示了类似结果(模型4.2,OR:1.32,95% CI:0.87-2.00,见表4)。社交活动水平与较低的自评健康有统计学显著关联,显示报告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的参与者报告较差自评健康的可能性是报告社交活动参与度较高参与者的2.5倍(模型4.2,OR:2.49,95% CI:1.56-3.95,见表4)。
讨论
在本研究中,无论主观体验是否困扰,独自用餐都与孤独感相关联。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也与孤独感相关联。此外,独自用餐对孤独感的影响不随社交活动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与较低的自评健康相关联,但未观察到独自用餐或因独自用餐而困扰与较低自评健康之间的关联。以下将讨论这些结果以及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数据的横断面性质意味着我们不能说独自用餐是否导致孤独感增加。然而,尽管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关联的因果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但独自用餐并对这种情况感到困扰的人群中孤独感比例很高,这表明独自用餐对独自用餐的人可能是个问题。正如几项定性研究也表明的那样,老年人确实将独自用餐的困扰体验与孤独感联系起来(Edfors & Westergren,2012;Mattsson Sydner等,2007;Whitelock & Ensaff,2018)。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联不随其他社交活动参与度的变化而变化。可能与其他人的共餐可以影响社会联系感和减少孤独感。
然而,本研究中大多数参与者对独自用餐并不感到困扰。正如瑞典老年人的定性研究所表明的那样,独自用餐也可能没有问题(Björnwall等,2023)。同时,四分之三的参与者与他人同居,因此如果样本中独居参与者比例更大,结果可能有所不同。尽管如此,本研究通过表明与独自用餐相关的潜在问题可能涉及一小部分高风险个体,而非需要一般公共卫生建议,为科学文献和公共卫生当局做出了贡献。
社交活动参与度较低与自评健康较低之间的关联证实了先前研究的发现(Kelly等,2017;Nyqvist等,2023)。然而,未识别出独自用餐变量与自评健康较低之间关联的事实有些令人惊讶。部分是因为它与关于晚年生活中独自用餐与其他形式的心理社会健康结果的几项其他研究相矛盾(Kushida等,2020;Moon等,2022;Qiu等,2024),也因为本研究中与孤独感的关联。孤独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以及福祉,但也是公共卫生的优先事项(Park等,2020;世界卫生组织,2024)。因此,独自用餐可能与孤独感相关联,但与自评健康较低无关。此外,鉴于本研究样本由退休年龄早期相对健康的个体组成,独自用餐——或孤独感——的潜在健康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此外,我们之前的研究并未发现与BMI或饮食总体健康性相关的关联(Björnwall等,2024)。这意味着基于这两个研究(基于相同的研究样本)的一般结论似乎是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结果,如日常饮食习惯的组织和社会关系,与独自用餐的联系比与健康相关的结果更为明确。
总之,这些发现支持共餐在维持晚年社会关系方面的潜在益处,这反过来对福祉有价值。例如,可以通过促进共享用餐时间和社交互动的社区倡议来推广这些益处。然而,针对优先亚群体(例如,有孤独和孤立风险的群体)的有针对性的努力可能比将建议推广到所有老年人更为相关。
优点和局限性
本研究中的数据不允许进行因果解释。然而,有理论论据说明独自用餐可能具有因果影响。饮食习惯是社交生活的核心部分,有人认为与他人一起用餐有助于创造和维持社会关系(Dunbar,2017;Neuman,2024)。调查问卷通过严格和系统的过程开发,重复使用和修改了针对瑞典老年人口的先前全国调查中的问题,以提高未来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数据收集在COVID-19大流行后期进行,当时限制已解除。然而,在数据收集期间,由于疾病新一波爆发,临时限制再次实施。这些情况可能暂时改变了参与者的饮食习惯和社会关系,可能影响结果的可推广性。
独自用餐、孤独感、社交活动和自评健康等变量被重新编码为二分变量。这一选择主要基于某些回答类别中的小组规模较小。然而,这意味着数据中细微差别的损失。例如,独自用餐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可能因独自用餐频率而异,或在健康状况极差的人群中有所不同。此外,包含交互项的模型容易受到小组规模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局限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当未识别出交互时,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交互(VanderWeele & Knol,2014)。报告因独自用餐而困扰和孤独感的参与者比例较低,也可能导致置信区间较宽,这表明点估计的不确定性,如我们在模型中所见。
我们调查的自我报告性质可能受到回忆和社会期望偏差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例如孤独感的低报(Stegen等,2024)。独自用餐的评估受到孤独感研究的启发,也可能遭受低报。此外,必须考虑选择偏差,因为健康状况差或感到孤独的人不太可能参与研究。与目标人群相比,例如,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外国出生的人和面临月度支付困难的人的代表性也较低。在更大的样本中,结果可能不同。可能识别出独自用餐频率和主观体验之间的交互,以及独自用餐与社交活动参与度之间的交互。
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社区居住的70-75岁瑞典成年人中独自用餐及其与孤独感和自评健康的潜在关联。在这一退休年龄早期相对健康的个体样本中,独自用餐与孤独感相关联,但与自评健康较低无关。较低的社交活动参与度与孤独感和自评健康较低相关联,但未识别出显著的交互项。对独自用餐感到困扰的群体中孤独感比例很高。因此,考虑到先前的定性研究,有理由相信独自用餐对某些人可能是个问题,但将其推广到整个老年人群体的可能性值得怀疑。需要更多研究来理解独自用餐问题及其影响人群。这有助于指导制定和实施针对易受孤独和健康问题影响群体的政策。
【全文结束】
网址:独自用餐、社交生活和自评健康:瑞典70 https://klqsh.com/news/view/267051
相关内容
健康生活:健康的社交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书评】智慧交融 引领未来——评《新自然主义生活》
高一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自我评价(通用18篇)
70岁后的健康与幸福生活指南
独立社交秘诀,活出健康快乐✨
健康生活:积极社交关系
身心健康的自我评价(通用11篇)
身心健康自我评价
单身生活:独居时如何保持生活质量和社交活跃
健康生活社交圈和一群老铁一起嗨皮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