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电影为山西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02 16:55

山西晋祠的古村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中国日报》10月2日第10版截图

近期热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不仅屡破票房纪录,更让无数观众热泪盈眶。影片全新演绎经典名著《西游记》,融入多处现实实景取景地元素,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开启属于自己的“取经之旅”。

在影片中,小猪妖与蛤蟆精是两只不起眼的小妖,他们在浪浪山得罪了大王。为躲避追捕,两只小妖与黄鼠狼、猩猩怪结为同伴,效仿唐僧师徒组队。

为求长生不老,这支四人小队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途中,他们降妖除魔、救助众生,坚信自己已是“真佛”,但在身份暴露后被斥为“骗子”。最终,四人牺牲自我救下了一群孩童,却始终默默无闻。

“这不是动画片,这是我在照镜子。”一位网友如此评论。影片既批判了社会对特权阶层的偏袒,就像《西游记》里的主角那样,又批判了对平凡小人物的边缘化。除此之外,影片还调侃了职场人的辛劳日常与客户的苛刻要求,探讨了人们“渴望变成更好的自己”的普遍心愿。

根据猫眼票务平台数据显示,这部8月2日首映的电影,截至9月18日,该片票房已突破16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国产2D动画电影。

主题旅游路线:从银幕到现实

影片的高人气,让片中以现实场景为原型的取景地再度引发关注。该片总制片人李早透露,创作灵感源自山西省内多处景观,包括太行山大峡谷、永安寺的壁画,以及始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建筑。

近日,山西省文旅厅与上海电影集团旗下子公司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围绕这部热门影片推出文旅推广活动。山西以影片为灵感,设计了两条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起省内自然与历史景点。

此次活动以“来山西,找到自己喜欢的模样”为主题,将电影IP与山西10处电影取景地深度绑定。两条线路中,晋北线3日游主打“寺庙石窟游”,晋南线4日游聚焦“自然生态游”。

游客还可领取便携手册,手册中融入“角色测试”与“集章游戏”:填写旅游习惯问卷后,游客可匹配影片中的对应角色。在指定景点集章,还能兑换印有角色形象的限量版印章及联名纪念品。

8月下旬,山西尧望旅行社导游吕伟带领10名游客开启了首趟主题线路行程,游览了晋祠与佛光寺。他表示,相比传统旅游,此次旅游更注重情感共鸣。

“我能感受到每位游客都与影片角色产生了联结,”吕伟说,“大家会想‘如果我是无名小妖,也要昂首挺胸勇敢向前’。每个人都敢于放下偏见、坚守自我,不再过分在意他人眼光——这种精神贯穿了整个旅程。”

35岁的山西晋中游客卢建红表示,影片中的古建筑场景让他印象深刻,此次前往佛光寺游览时“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

“走进寺庙,站在中轴线上,看到高坡上巍峨的东大殿——庄重、古老、宏伟,那种震撼难以用语言形容,”他说,“现实中的佛光寺比电影里更显恢宏古朴,仿佛一秒穿越回唐代。”

佛光寺始建于857年,完整保存了唐代建筑、雕塑、壁画、书法四种艺术形式。该寺文物保护工作者王宁介绍:“这里是集艺术、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宝库,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他说,佛光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建筑,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客李玲霞表示,正是这部动画电影吸引她来到了长治市壶关县的太行山大峡谷。

“动画里层峦叠嶂的水墨画风和‘翻山越岭’的冒险感太戳人了,”她说,“看到八泉峡的高峡平湖、北天门的天然洞窟和玻璃眺台的场景时,我完全被这里的迷人氛围所吸引。仿佛大自然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

另一位游客张君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对同样是影片粉丝的情侣。

张君回忆道:“我们聊起动画里‘小妖怪沿溪巡山’的片段,发现大家都在寻找这个场景的现实原型。旁边一位导游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峰——它和电影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张君说:“我们按着导游指引的方向跟着过去拍照,山石轮廓完全与电影中的吻合。因共同喜爱的IP产生情感联结,比任何刻意的互动更让人印象深刻。”

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开先表示,景区已与多部影视剧组合作,游客数量因此显著增长。

“导演常以八泉峡百米深渊的险峻象征角色面临的挑战,以瀑布比喻生命力与情感流动。”她说。目前,大峡谷计划推出“西游·八泉八难”主题线路,结合峡谷8个地标设计闯关任务,例如皮划艇竞速等。

“影视作品是景区的动态名片,”程开先强调,“关键在于将景点与剧情、科技相结合,让游客从‘旁观者’变成‘故事主角’。”

灵感之源:根植山西的童年记忆

在山西省会太原举办的一场论坛上,《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解释了为何选择山西作为取景地:“因为我在这里出生长大,童年时看到的、想到的、经历的一切,包括父母带我去过的历史景点,都深深印在我心里。

“虽然当时未必完全理解,但随着成长,我开始与这片土地的文脉产生深刻的、近乎本能的共鸣。”他补充说。

於水回忆,他曾为寻找灵感前往佛光寺。当天天气格外晴朗,蓝天白云映衬下,他拾级而上,初见东大殿时深受触动,甚至险些落泪。他表示,那一刻仿佛与千年前的建筑工匠产生了心灵联结。

为打造独特的中国动画美学,於水及其团队在山西多地开展实地调研,将山西古建筑风貌搬上大银幕。就连“北张村”的名字,也被巧妙融入影片中。

於水表示,将山西地标与传统建筑元素融入电影创作,首要目的是为故事增添深度与美感,这是基于叙事需求的选择。

文化瑰宝:山西的历史底蕴与文旅融合

据山西省文物局数据显示,山西拥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首位;全国现存元代及以前的木构建筑中,约85%位于山西。

“山西古村落有3500多处,青砖黛瓦间,藏着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表示,“每一块石板都诉说着过往故事。超脱、宁静、古朴、和谐,是属于山西的独有的韵味。”

长期以来,山西一直是文学与影视艺术的灵感源泉。从1964年经典动画《大闹天宫》,到2024年风靡全球的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两部作品均改编自《西游记》,且都融入了山西元素。

“山西与《浪浪山小妖怪》的合作,有望成为中国文旅IP融合的标杆案例,”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甘露表示。

“影片将现代动画与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山西境内众多寺庙石窟中,保存着大量生动独特的雕塑与壁画,为虚拟IP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支撑。旅游模式从‘观光游’到‘沉浸式体验’的转变,能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消费。”甘露说。

甘露补充道,影视与文旅的融合标志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其核心是为消费者提供情感满足与持久记忆,这是一种高级的内容营销,能将文化情感转化为经济价值。

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今年夏季,《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的景点搜索量同比增长380%。拥有众多古寺的大同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0%。

“文物为动画、游戏、影视提供灵感,而这些作品又为文物赋予新价值、助力其传承,”清华同衡规划院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分院院长张谨表示。

“现代网络文化产品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这让原本鲜为人知的文物获得了关注,” 她说,“IP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更广阔的空间,也拥有了更大的商业化潜力。”

(中国日报记者 陈美玲 朱兴鑫|刘育萱 武朝晖 吕佩佩)

网址:中国日报看山西|电影为山西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 https://klqsh.com/news/view/268725

相关内容

中国日报看山西|电影为山西文化遗产注入新活力
山西襄垣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山西新闻—中国新闻网 中新山西网
“花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山西民歌唱响“村晚大舞台”
山西:非遗美食从灶台跃入文旅场景
贾樟柯:以光影为笔 书写山西文化新章
日月其迈:山西文化名人访谈录
山西暑期旅游的“凉与热” ——山西新闻网
6场文化名家讲座带你“看见山西”
特色节庆活动,凸显山西农文旅融合新魅力
探索山西非遗美食之旅:晋商文化与面食王国的碰撞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