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真色见,水净浊烟收 有知己在侧,贬谪后的安稳更显珍贵

发布时间:2025-10-03 19:18

如何鉴别珍贵收藏品的真伪? #生活乐趣# #收藏#

《早秋集贤院即事,时为学士》

刘禹锡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树含清露晓,阁倚碧天秋。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蕙草香书殿,槐花点御沟。

山明真色见,水净浊烟收。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幸依群玉府,有路向瀛洲。

刘禹锡被贬多年后重返长安任集贤院学士时的作品,既描绘了早秋集贤院的清雅景致,也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当下境遇的珍惜,而其情感底色与柳宗元、白居易的交往深度绑定 —— 柳是已逝的革新挚友,白是现存的同调知己。

一、诗歌核心解析:景之清雅与情之感慨

诗歌以 “早秋集贤院” 为核心场景,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层次分明。

1. 写景:早秋集贤院的清肃之美

前八联聚焦集贤院的早秋景致,从时节、晨昏到细节,营造出庄重又清新的氛围:

时节点明:首联 “金数已三伏,火星正西流” 用 “三伏尽”“火星西移” 明确早秋到来,为全诗奠定时令基调。晨昏之景:颔联 “树含清露晓,阁倚碧天秋” 写清晨露挂枝头、楼阁映秋空,颈联 “灰琯应新律,铜壶添夜筹” 则涉夜晚 ——“灰琯”(测律器具)、“铜壶”(计时器具)暗合集贤院 “掌典籍” 的官署属性,显庄重感。秋气与细节:“商飙从朔塞,爽气入神州” 写秋风带来清爽,“蕙草香书殿,槐花点御沟” 则以 “蕙草香”“槐花落” 的细节,勾勒集贤院的清雅,呼应文人官署的雅致气质。

2. 抒情:时光流逝与境遇之幸

尾四联转向个人情感,核心是 “今昔对比” 与 “当下庆幸”:

今昔感慨:“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是关键句。“早岁” 指永贞革新前(约 805 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任京官(“华省”),参与革新;“再来” 指大和二年(828 年)被贬 20 余年后重返长安任集贤院学士,此时他已满头白发,一句暗含对时光、境遇的复杂感慨。当下庆幸:“幸依群玉府,有路向瀛洲” 以 “群玉府”(喻集贤院)、“瀛洲”(仙山,喻理想境遇)收束,虽有 “白头” 之叹,但仍珍惜重回京官、接近理想的机会,情绪偏向积极。


二、与柳宗元、白居易的交往关联:挚友已逝,知己仍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 828 年)是关键节点 ——柳宗元已去世 9 年,白居易仍在世且与刘禹锡同在长安任职,两人对刘禹锡的情感影响截然不同。

1. 与柳宗元:革新挚友的 “生死之念”

刘禹锡与柳宗元是 “永贞革新”(805 年)的核心同伴,史称 “二王八司马”,被贬后仍以诗互勉,是一生挚友:

共同经历:早岁同入 “华省”(如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一起推动革新;革新失败后,两人同时被贬(刘贬连州,柳贬永州),贬谪途中有《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等唱和,字字泣血。诗中暗怀:诗中 “早岁忝华省,再来成白头” 的 “早岁”,正是与柳宗元共事的时光;而 “再来” 时,柳宗元已在元和十四年(819 年)病逝于柳州(年仅 47 岁)。刘禹锡曾为柳宗元整理遗集《柳河东集》,并写《祭柳员外文》痛悼,因此 “白头” 之叹里,不仅有自我衰老的感慨,更藏对故友 “未能同归” 的遗憾与怀念。

2. 与白居易:同调知己的 “现世共鸣”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中唐 “元白诗派” 与 “刘柳诗派” 的交汇点,两人虽未参与同一革新,但均历贬谪,晚年在长安重逢,成为彼此的 “精神慰藉”:

贬谪相知:白居易比刘禹锡年长 4 岁,早年也因直言被贬(如贬江州司马)。刘禹锡被贬连州时,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他,叹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刘禹锡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成为千古名句,两人自此结下深厚情谊。长安同调:大和二年(828 年)刘禹锡任集贤院学士时,白居易任刑部侍郎,同在长安。此时两人均已历经沧桑,远离政治漩涡,更以诗唱和为乐(后结为《刘白唱和集》)。诗中 “幸依群玉府” 的庆幸,不仅是对自身境遇的满足,也暗含与白居易 “同在长安、同享安稳” 的共鸣 —— 有知己在侧,贬谪后的安稳更显珍贵。

三 、交往是诗歌的 “情感暗线”

这首诗看似是 “即事写景”,实则以 “早岁 - 再来” 的时间线串联起与柳、白的交往记忆:柳宗元是 “早岁” 的共同奋斗者,代表 “逝去的青春与理想”;白居易是 “再来” 时的现世同行者,代表 “当下的安稳与共鸣”。两人共同构成了刘禹锡 “白头” 之年的情感支撑,也让诗中的感慨与庆幸更具厚度。

网址:山明真色见,水净浊烟收 有知己在侧,贬谪后的安稳更显珍贵 https://klqsh.com/news/view/268889

相关内容

揭开苏轼书法艺术的神秘面纱:珍贵遗迹与罕见作品
大唐最幸运安稳的诗人,36岁高中状元,85岁告老回乡,从未被贬官
贬官苏轼 为何耗尽家财在惠州白鹤峰修房子?|东坡大家讲
幸福与和有关?探寻千年智慧中的生活真谛
赵青仲山水:墨色山河里的心灵归舟
东坡赤壁是苏轼住的地方吗?——解码文化地标背后的历史真相
传统文化先锋表达,诞生于深厚土壤 | 评舞剧《王阳明》
瑜伽整套珍贵冥想引导词(赶紧收藏)!
满是乐观心态的8首诗,读后令人心情振奋,你读过其中几首?
苏轼贬谪黄州:烹肉著诗的日常与文字中的生活意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