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上演九部马勒,捷杰耶夫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登台上海国际艺术节
10月12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迎来震撼演出——指挥大师瓦莱里·捷杰耶夫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以古斯塔夫·马勒《第七交响曲》拉开“马勒交响曲全集”系列的序幕,在作曲家诞辰165周年之际,向其伟大艺术遗产致敬。
此次“马勒交响曲全集”不仅是乐团中国之行的唯一一站,更以五天完成九部交响曲的全景演绎,成就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注定成为古典乐迷“有生之年”的见证时刻。
马勒的九部交响曲作为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巅峰,交织着痛苦、死亡、自然与生命的复杂情感,蕴含深刻的哲学与人文关怀,堪称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丰碑。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评价:“马勒的作品是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也是对人生的严峻考量。”
此次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上作为“马勒全集”系列首演的《第七交响曲》被誉为“夜之歌”,以神秘晦暗而终趋光明的构思,成为马勒极具先锋色彩的交响篇章,勾勒出“从黑夜至天明”的宏大历程。其中,第二乐章圆号如山谷回响,第四乐章曼陀铃之声尤为令人印象深刻。
指挥捷杰耶夫以精准而富戏剧性的节奏统领全曲:首乐章低音铜管沉郁如夜幕,弦乐与吉他轻盈似星光;夜曲部分柔刚并济,梦幻与讽刺交织;终乐章号角迸发,乐团将多重主题层层堆叠,掀起震撼音浪,带有“俄式反讽”的演绎更添厚重宿命感。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雷动,欢呼点燃音乐厅。
乐评人张菲儿感叹:“捷杰耶夫将马林斯基乐团的精确与激情完美融合,《第七交响曲》的晦暗与光明形成鲜明对比,整场演出充满戏剧张力,既深度诠释音乐,也是一次精神体验。”
作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指挥家之一,捷杰耶夫以惊人的精力与深邃的音乐洞察著称。其执掌三十年的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长期保持巅峰水准,以独树一帜的“俄罗斯式解读”成为马勒作品的权威演绎者。
据悉,今年7月以来,捷杰耶夫率团已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地连续上演马勒系列,为此次中国巡演奠定坚实基础。此次上海作为“唯一一站”,不仅展现艺术节在全球资源调配上的能力,也凸显上海作为国际文化舞台的吸引力。
当国际名团成为上海演出市场的“常客”,人们更关注其带来的创新与思考。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以“马勒交响曲全集”回应期待——不仅在“演什么”,更在于“如何演”,以极致艺术唤醒精神共鸣。乐评人陆平表示:“五天内连续上演马勒九部交响曲,集中展现作曲家营造的生死宇宙、爱恨世界,对指挥、乐团乃至观众都是极大挑战,是爱乐者不容错过的音乐盛事。”
“马勒交响曲全集”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演出,甫一公布即引起乐迷轰动。一开票便迅速引发抢票热潮,其中《马勒第八交响曲》开票即告罄。
此次不仅吸引了近45%的外省市观众,更有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丹麦、比利时等多国乐迷专程为这场音乐盛宴奔赴上海,开启“看艺术+游上海”的“马勒周”。
来自美国的伊万是马林斯基的“铁杆粉丝”,此前就一直追着乐团演出,这次更是毫不犹豫地购入了马勒全集套票。“能在一周内、同一个城市听完马勒全集,这样的机会实在太难得了!我一直对上海充满好奇,这次正好可以伴着音乐深入感受这座城市。”
从《第七交响曲》的“夜”出发,这场“全集之旅”不仅是艺术技巧的考验,更是一场关于灵魂与希望的思辨。随着首演落幕,上海的“马勒交响曲全集”征程刚刚开启。紧接着,《第四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在当晚接连奏响。
接下来的几天,指挥家捷杰耶夫将与乐团继续带领观众穿行于“马勒宇宙”——从充满神秘色彩的《第三交响曲》,到气势磅礴的《第二交响曲》;从被称为“千人交响曲”的《第八交响曲》,到直面生死与人性的《第九交响曲》,每一场都是对艺术极限的挑战。对古典乐迷而言,这既是在家门口聆听全集的难得机会,也是亲历世界顶级乐团与指挥极致合作的精神盛宴。
文字丨记者 何晶
图片丨主办方提供
网址:五天上演九部马勒,捷杰耶夫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登台上海国际艺术节 https://klqsh.com/news/view/2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