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事业巅峰期的谢津,选择跳楼自尽,年仅28岁的她遭遇了什么?
晚上跟女朋友打电话,问她想吃什么,她说随便。挂了电话,看到菜单上写着‘随便你要什么,我就点什么’。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日常段子#
谢津出生于天津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曾是一名颇具才华的音乐人,拥有扎实的创作能力与舞台经验。但步入婚姻后,家庭琐事逐渐填满了母亲的生活,那些未完成的音乐理想被暂时搁置,她时常对着旧乐谱叹气,却始终没能找到重拾梦想的机会。直到谢津降生,母亲眼中重新燃起光亮——她将自己未竟的音乐抱负,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从谢津满4岁起,母亲就开始系统地培养她的音乐能力。每天傍晚,狭小的客厅里总会响起母女俩的声音:母亲拿着简谱,一句一句教谢津识谱、发声,从童谣到民歌,每个音符的咬字、每个乐句的情感处理,都要求精准到位。谢津似乎也继承了母亲的音乐天赋,年纪虽小,却能准确跟上节奏,甚至能模仿出成人歌手的腔调,这让母亲更加坚定了培养她的决心。
随着谢津长大,母亲对她的要求愈发严格。除了日常练唱,母亲还为她报了声乐、舞蹈、舞台表演等多门艺术培训课程。当时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亲的工资仅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母亲从未让谢津缺过一节课——有时为了凑齐学费,她会省下饭钱,甚至变卖自己的旧首饰。每次送谢津去上课,母亲都会反复叮嘱:“你要好好学,这不仅是你的机会,也是妈妈的希望。”
起初,谢津对唱歌抱有天然的热爱,母亲的严格要求在她看来是“为自己好”,她愿意配合,也享受站在小舞台上唱歌的快乐。15岁那年,当地举办歌唱比赛,母亲为她精心挑选了自己创作的歌曲,还熬夜帮她修改歌词、设计舞台动作。比赛当天,谢津穿着母亲特意缝制的演出服,站在陌生的舞台上,面对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手心不停冒汗,声音也有些发颤。但多年的训练让她很快稳住状态,凭借清亮的嗓音和扎实的功底,最终拿下比赛亚军。
这次获奖让母亲备受鼓舞,却也成为她加强对谢津掌控的开端。之后,母亲通过关系将谢津送进当地艺术团,接受更专业的训练。艺术团的训练强度本就很大,母亲还额外为谢津安排了外地演出——有时谢津刚结束一天的训练,累得连饭都吃不下,母亲却会强硬地帮她收拾行李,催促她赶去下一个演出场地。“多上台才能积累经验”,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却从未问过谢津是否愿意承受这样的疲惫。
春晚爆红与无法挣脱的掌控
当同龄人还在校园里享受课间打闹、周末出游的时光时,谢津已经开始经历 “跑场卖唱” 的生活。为了让谢津的唱功更上一层楼,母亲不顾家里的经济压力,带着她辗转国内多个大城市,名义上是 “见见世面、积累演出经验”,实则是让她在不同的舞台上唱歌锻炼。那些日子里,她们挤过绿皮火车,住过廉价旅馆,谢津每天要唱好几场,嗓子常常沙哑到说不出话,母亲却只会递上润喉糖,让她再坚持一下。
这样的奔波并非没有收获。频繁的演出让谢津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也让她推出了多张合辑,逐渐在当地音乐圈小有名气。期间,一家唱片公司注意到她的潜力,向她抛出橄榄枝。签约后,谢津发行了个人首张专辑《摇荡的歌》,专辑中的歌曲凭借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她极具爆发力的嗓音,迅速传遍大街小巷,她也因此在华语乐坛崭露头角,演出邀约开始不断涌来。
真正让谢津火遍全国的,是两首极具代表性的歌曲。先是《亚运之光》的演唱,让她凭借激昂的曲风与扎实的唱功,一度与当时的 “西北天后” 们齐名,站在大型演出舞台上时,她眼中满是对音乐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但这份热度并未持续太久,直到几年后的央视春晚,她带着一首《说唱脸谱》登上舞台 —— 这首歌融合了京剧的戏腔与流行音乐的节奏,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活力,一经演唱便迅速火遍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22 岁的谢津,凭借《说唱脸谱》在春晚舞台上惊艳四座,不仅收获了 “未来天后” 的赞誉,事业也达到巅峰。那时的她,出门身边总会跟着保镖,演出门票很快售罄,粉丝的信件堆满了办公桌。但爆红带来的,还有母亲愈发严苛的掌控 —— 大到接什么类型的演出、与哪家公司合作,小到每天吃什么、几点睡觉,母亲都要一一过问,甚至会直接替她做决定。谢津想要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作品,却总会被母亲以 “我是为你好” 驳回。
长期的高压管控让谢津的心态逐渐失衡。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面对母亲的安排,从最初的顺从变成被动接受。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身体也出现问题,嗓子频繁发炎,有时甚至无法完成正常的录音。母亲却只关注她的事业发展,很少留意她日渐低落的情绪,依旧按照自己的规划,为她安排更多的工作与演出。
失控的边缘与最终的解脱
早在春晚爆红之前,母亲的控制欲就已在细节中显露,只是那时的谢津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次校园演唱会中,意外的发生成为她心态转变的转折点。当时舞台的音响设备出现故障,作为实力派歌手,谢津一直坚持全开麦演唱,但那天只要她开口,音响就会发出刺耳的回音,尖锐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让她根本无法进入演唱状态。
节奏混乱、音准偏移,谢津站在舞台中央,脸色涨得通红,手指紧紧攥着麦克风线,大脑一片空白。台下的观众开始躁动,有人吹起口哨,甚至传来 “下台” 的喊声。她僵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种手足无措的状态,却被台下部分人误解为 “耍大牌”。演出结束后,谢津找到负责音响调试的工作人员,情绪激动地与对方理论,争执中,她失控地打了对方一巴掌。
这一幕恰好被赶来的母亲看到,母亲没有问清缘由,也没有安慰情绪崩溃的谢津,反而当着众人的面,反手给了她一巴掌。谢津捂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 —— 她本以为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一丝理解,却没想到迎来的是更严厉的指责。后来她才知道,自己打的那个人是唱片公司的高层,这次冲突直接导致公司与她解约,曾经炙手可热的歌手,一夜之间沦为无人问津的落魄艺人。
虽然之后谢津也曾尝试重返舞台,在一些小型演出中唱歌,但状态早已大不如前。昔日的鲜花与掌声变成了冷清的观众席,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她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她开始失眠、情绪低落,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想法。母亲依旧没有关注她的心理状态,反而一直在为她规划 “复出计划”,希望她能重新回到巅峰。
坠楼前两天,谢津曾试图爬出居住公寓的窗户,被及时发现的母亲强行拉了回来。面对女儿的异常行为,母亲没有选择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反而用铁丝将房间的窗户牢牢绑住,防止她再做出危险举动。被关在房间里的谢津,每天面对的不是母亲的关心,而是关于复出的各种安排 —— 母亲会拿着演出方案,坐在她身边,一遍遍讲着 “只要再努力一次,就能回到以前的样子”。谢津只能强颜欢笑,假装认同母亲的规划,内心却早已被绝望填满。
2月14日那天,谢津像往常一样洗完澡,穿着简单的衣服走到窗边。她看着窗外的城市景象,沉默了许久,最终推开被铁丝绑住的窗户,从23楼一跃而下。邻居听到声响后报警,医护人员赶到时,她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弥留之际,只轻轻喊了一声 “妈妈”,没有对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留恋。这一年,谢津年仅28岁,那个曾在春晚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歌手,最终以这样的方式,挣脱了母亲以爱为名的“牢笼”。
网址:正值事业巅峰期的谢津,选择跳楼自尽,年仅28岁的她遭遇了什么? https://klqsh.com/news/view/270539
相关内容
登上春晚爆红,曾有毛阿敏齐名,却在28岁自杀,死亡原因至今不明事业巅峰时被封杀的5位明星,前4位“咎由自取”,最后一位可惜了
肖战:在事业巅峰选择沉淀,跨年晚会缺席背后的深思
活在童年记忆中的女演员,小仙女柏雪这些年干什么去了?
出道即巅峰的《超女》冠军,现状令人唏嘘
李诚儒:从故宫童年到演艺巅峰的成功之路
红楼梦中所提到的迷津指的是什么?
全红婵入学掀起的“跳水热”:体育明星如何影响下一代职业选择?
谢苗终于火了,续集电影《目中无人2》院线上映,女一号却仅10岁
谢娜在脱口秀大会上引发的热议与她的职业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