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文心启航——我院成功举办中文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15 19:57

参加工作坊或研讨会提升专业能力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自我成长#

为帮助新生顺畅实现研究生身份过渡,引导其明确治学方向,树立端正的求学态度、夯实治学技能,稳步开启学术之路,11月6日下午,我院中文创意写作专业在知新楼成功举办“文心启航”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特别邀请了《中国校园文学》副主编王昉博士参与,我院马兵教授、尹林研究员、丁晋副教授、2025级硕士辅导员张洪刚及中文创意写作专业硕士生1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工作坊分为“师者领航”与“学海问道”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老师分享个人治学经验,旨在为同学们提供研究入门指引;第二环节由同学向老师提问,针对个人情况进行答疑解惑。

在“师者领航”环节,王昉首先发言,她用真挚的话语指出文学应立足悲悯与救赎,托举人性、唤醒社会关怀,指出青年创作目前存在过度向内关注、同质化严重,脱离历史与时代,缺乏对广阔现实的体察的问题,青年创作应该打开面向自然、社会、历史、现实的创作路径。同时强调科幻小说的价值在于对科技与伦理崩塌的反思,创作者需具备历史视野、文化积淀与形而上思考。

尹林从学术与创作之间应如何平衡这一角度为同学们提出建议,鼓励同学们创作的同时,先夯实学业、完成学位论文,避免精力碎片化。从整个研究生生涯的规划来看,三年时间需聚焦开题、科研立项、学位论文三大核心,应该尽早明确就业或考博方向,多研读专业书籍,积累学养与情怀,最后呼吁同学们无论创作还是学术,都需保有对他人、民生的善意与文学关怀。

丁晋结合创作实践与专业特性,谈及同学们需主动拓展生活、阅读、知识三类核心经验,既要走出校园的方寸天地,避免被单一校园生活局限视野,也要深耕阅读、积淀学识,构建丰厚的知识体系。同时,中文创意写作专业兼具创作实践、文学批评与理论研究的综合素养,这是专业赋予同学们的独特优势,大家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去更敏锐的发现问题,助力自身创作深度的提升。

在“学海问道”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同学们的提问兼具现实性与深度,如写作时应秉持怎样的读者面向、编辑职业所需积累的能力与素养,优秀文学评论的核心要素等等,老师们对同学们的问题耐心地一一解答,现场营造出了融洽的师生交流氛围,在温馨的关怀中不失治学的严谨。

提问结束后,马兵针对各位老师的分享和同学们的提问作了总结,青年创作存在同质化严重,作品辨识度低,看似写现实却陷入悬浮,缺乏真正的时代洞察的问题,创写专业需兼顾创作实践与学术论文,两者同等重要,支持对同学们的创作成果与学术成果同等对待,此次活动也帮助同学们明确了学业与职业规划,提前规避了毕业季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活动最后,张洪刚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表示了对我院领导及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的感谢,张洪刚老师指出本次“文心启航”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聚焦中文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的学业与职业规划,各位老师围绕创作价值、学术与创作平衡、经验积累等核心问题给出实用指导,活动的核心目的是帮同学们尽早明确发展方向,夯实学业基础、规避毕业季双重压力,助力大家顺利毕业、从容就业、快乐成长。

本次工作坊为师生搭建了深度对话的优质平台,活动中,多位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创作价值、学术与创作平衡、职业规划等核心议题倾囊相授,既点出青年创作脱离时代、同质化等痛点,也给出了兼具指导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同学们聚焦创作方向、职业发展、学术能力提升等困惑积极提问,在互动中厘清了发展思路。活动不仅帮助研一新生快速明确学业与职业规划,提前规避毕业季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更传递了“立足现实、心怀悲悯、兼具历史视野与人文关怀”的创作与学术理念,助力同学们打破视野局限、夯实专业基础,为未来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筑牢根基,也凝聚了专业向心力,为专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活力。

网址:妙笔生花,文心启航——我院成功举办中文创意写作专业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工作坊 https://klqsh.com/news/view/281516

相关内容

创意设计学院动画专业教师参加AI辅助高校教师科研项目申报与高水平论文撰写专题工作坊
游戏研究工作坊|游戏何以咏/永生?
工作坊研修心得体会
当代大学生怎样对AI的文艺创作进行研究
工作坊研修的心得体会
中国矿业大学教师心灵成长工作坊举办第十四期主题活动
2025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北京)学术研讨会暨中青年作曲家交流会在中国音乐学院成功举办
艺术工作坊:激发创意与灵感的沉浸式体验指南
我院成功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讲座
“Al背景下文艺创作研讨会”在南京举办 以技术为翼,以人文为锚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