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角度 老年人的精神寄托都有那些
发布时间:2025-11-17 09:06
听评书或戏曲,是许多老年人的精神寄托。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老年人日常乐事#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老人精神寄托和追求应包括八个方面:
1.良好的自我概念,表明他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2.自重自尊,希望自己的人格和情感一如既往,充实美好;
3.社会交往,希望自己能像过去一样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
4.亲密忠诚的关系,是老人追求的美好目的之一;
5.独立自主,希望在经济上,政治上,社会生活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不完全依附他人;
6.安静的生活环境,以便总结自己的一生;
7.内在精神生活,以回顾自己一生业绩而感到自豪;
8.爱护和关怀,不遭到社会遗弃。
这种精神寄托淡薄的老年人在当今社会不在少数,特别是刚退休的老同志更有此种情况。听朋友讲,有一位刚退休的老同志,在职时曾是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上班时,前呼后拥习惯了,退休回到家,门可罗雀,心理上特别不适应,情绪消沉,有朋友劝他到老年大学去换换“空气”,寻找新的追求,他不去,在家只等“夕阳”下山,结果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还有一位在上班期间是一个有说有笑,能写会画,非常乐观的人,退休后在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什么事也不想干了,家里的、邻里的烦心事都往心里拾掇,还闷在心里不说,没有什么精神寄托,久而久之,性格也变得孤僻,后来在查体中查出较重的病来,他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网址:社会心理学角度 老年人的精神寄托都有那些 https://klqsh.com/news/view/283397
相关内容
老年人的真正福气:温暖陪伴、孝顺与精神寄托精神寄托什么意思 精神寄托和爱的区别
精神寄托:缺爱的心灵港湾
没有精神寄托怎么办?
人的精神寄托的多样性
《百年孤独》经典之谈:人的精神寄托何在?
山水画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
精神寄托是太缺爱了吗?当代人的双重困境
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
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