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文化“动”起来,旅游“活”起来
文化生活中的旅游活动能带来独特乐趣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文化生活# #旅游体验#
列车不仅是交通工具,也可以成为文化载体。11月17日,Y752次列车从郑州驶向开封,“中原铁道·大河之南号”正式启程。包公断案、苏轼吟诗、豫剧高腔……一路宋韵一路歌,旅客尚未抵城,心已入画。这趟列车以“铁路+文化+旅游”的新模式,为文旅深度融合写下生动注脚,让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尘封记忆,不是景区门口的简单布景,而是可以伴随汽笛声“动”起来、“活”起来的时代交响。
“动”起来,才能打破时空边界。过去,游客到开封,往往是“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景点之间“各自为战”。如今,铁路把城市、景区、演艺、非遗串珠成链,从登车那一刻起,文化体验就已开始。车厢里,豫剧高腔与武术招式交相辉映;站台上,朱仙镇木版年画和开封府“包公断案”无缝衔接。时间被折叠,空间被拉近,游客“多跑文化路、少走冤枉路”,获得感自然水涨船高。
“活”起来,才能激活发展动能。一趟列车,带火一条线路,带旺一座城市。它是通过以铁路为媒介,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牡丹纹样、回纹云气、禅意木纹,这些原本“高冷”的符号,因一趟列车而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可触摸、可消费、可带走的“河南礼物”。文化因旅游而兴,旅游因文化而久,相得益彰、良性循环。
当然,把“开门红”变成“长红”,还需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河南历史文化厚重,除了宋文化,还有殷商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富矿,可进一步开发“一车多主题、一线多场景”的复合产品,让游客“常坐常新”。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服务品质。从购票、候车到接驳、讲解,每一个环节都要以游客为中心,用“绣花功夫”打磨细节,让“文化味”与“人情味”同频共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列车穿行在中原大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窗外麦苗青青、黄河奔涌,更是一条通向文化自信、产业兴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期待更多地方以“大河之南号”为样板,让钢铁长龙化作文化长卷,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对美好生活的奔赴。如此,交通强国与文化强国就能在神州大地交汇成最动人的时代乐章。(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席忠翔)
举报/反馈
网址:河声丨文化“动”起来,旅游“活”起来 https://klqsh.com/news/view/286532
相关内容
郑州:老厂房“活起来” 新文旅“火起来”菏泽: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
库车沉浸式文旅体验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盲盒,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兰洽盛会引客来 金城文旅乘“风”起
【新闻】文艺团队“火”起来 基层文化“活”起来
文化十分丨重庆市巴南区图书馆:让馆藏资源“活”起来
冀时评丨科技潮涌文化展 河北文旅更精彩
旅游生活
“体育+旅游”!来河南,解锁太行动感山水新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