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及月令72候

发布时间:2025-11-20 15:01

种植季节性蔬菜: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宜的时令蔬菜。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小窍门# #家庭园艺技巧# #绿色环保种植#

24节气歌:

1.经典版本顺口溜: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2. ‌详细版本‌‌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

月令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划分时间的一种方法,以五日为一候,将一年二十四节气细分为七十二个物候阶段,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其名称来源于元代吴澄编撰的农学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该书系统解释了各候对应的自然现象及其成因。‌

二十四节气的三候体现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每个节气分为初候、次候、末候,共三候。以下是每个节气对应的三候及简要解释:

春季节气
1. 立春(2月3-5日)
初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冰雪消融)
次候:蛰虫始振(冬眠动物逐渐苏醒)
末候:鱼陟负冰(河冰融化,鱼游近水面)

2. 雨水(2月18-20日)
初候:獭祭鱼(水獭捕鱼,陈列水边)
次候:候雁北(大雁北归)
末候:草木萌动(草木开始发芽)

3. 惊蛰(3月5-7日)
初候:桃始华(桃花盛开)
次候:仓庚鸣(黄鹂鸣叫)
末候:鹰化为鸠(猛禽渐少,布谷鸟出现)

4. 春分(3月20-22日)
初候:玄鸟至(燕子归来)
次候:雷乃发声(春雷始鸣)
末候:始电(闪电初现)

5. 清明(4月4-6日)
初候:桐始华(泡桐开花)
次候:田鼠化为鴽(田鼠躲藏,鹌鹑活跃)
末候:虹始见(雨后彩虹出现)

6. 谷雨(4月19-21日)
初候:萍始生(浮萍生长)
次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整理羽毛)
末候:戴胜降于桑(戴胜鸟栖于桑树)

夏季节气
7. 立夏(5月5-7日)
初候:蝼蝈鸣(蛙类鸣叫)
次候:蚯蚓出(蚯蚓翻土)
末候:王瓜生(藤蔓植物快速生长)

8. 小满(5月20-22日)
初候:苦菜秀(苦菜开花)
次候:靡草死(喜阴植物枯萎)
末候:麦秋至(麦类作物成熟)

9. 芒种(6月5-7日)
初候:螳螂生(螳螂孵化)
次候:鵙始鸣(伯劳鸟鸣叫)
末候:反舌无声(百舌鸟停止鸣叫)

10. 夏至(6月21-22日)
初候:鹿角解(鹿角开始脱落)
次候:蜩始鸣(蝉始鸣)
末候:半夏生(半夏草药生长)

11. 小暑(7月6-8日)
初候:温风至(热风袭来)
次候:蟋蟀居宇(蟋蟀避热入屋角)
末候:鹰始鸷(幼鹰开始学飞)

12. 大暑(7月22-24日)
初候:腐草为萤(萤火虫孵化)
次候:土润溽暑(土壤湿润,闷热难耐)
末候:大雨时行(暴雨频发)

秋季节气*

13. 立秋(8月7-9日)
初候:凉风至(凉风渐起)
次候:白露降(晨露凝结)
末候:寒蝉鸣(秋蝉鸣叫)

14. 处暑(8月22-24日)
初候:鹰乃祭鸟(鹰捕猎鸟类)
次候:天地始肃(万物凋零)
末候:禾乃登(谷物成熟收割)

15. 白露(9月7-9日)
初候:鸿雁来(大雁南飞)
次候:玄鸟归(燕子南归)
末候:群鸟养羞(鸟类储食过冬)

16. 秋分(9月22-24日)
初候:雷始收声(雷声渐止)
次候:蛰虫坯户(昆虫封堵洞穴)
末候:水始涸(河流水量减少)

17. 寒露(10月7-9日)
初候:鸿雁来宾(候鸟陆续南迁)
次候:雀入大水为蛤(古人误以为雀变蛤蜊)
末候:菊有黄华(菊花盛开)

18. 霜降(10月23-24日)
初候:豺乃祭兽(豺狼捕猎储备食物)
次候:草木黄落(草木枯黄凋零)
末候:蛰虫咸俯(昆虫蛰伏冬眠)

冬季节气
19. 立冬(11月7-8日)
初候:水始冰(水面开始结冰)
次候:地始冻(土地冻结)
末候:雉入大水为蜃(古人认为野鸡变蛤蜊)

20. 小雪(11月22-23日)
初候:虹藏不见(彩虹隐匿)
次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气息分离)
末候:闭塞成冬(万物闭藏,寒冬开启)

21. 大雪(12月6-8日)
初候:鹖鴠不鸣(寒号鸟停止鸣叫)
次候:虎始交(老虎开始求偶)
末候:荔挺出(马蔺草发芽)

22. 冬至(12月21-23日)
初候:蚯蚓结(蚯蚓蜷缩土中)
-次候:麋角解(麋鹿角脱落)
末候:水泉动(地下水开始流动)

23. 小寒(1月5-7日)
初候:雁北乡(大雁北飞意向)
次候:鹊始巢(喜鹊筑巢)
末候:雉始雊(野鸡鸣叫求偶)

24. 大寒(1月20-21日)
初候:鸡始乳(母鸡开始孵蛋)
次候:征鸟厉疾(猛禽捕食凶猛)
末候:水泽腹坚(河湖冰层最厚)

三候特点:
每候约5天,反映物候、气候、动植物活动的细微变化。

部分描述含古人想象(如“雀入大水为蛤”),体现早期自然认知的浪漫化表达。

指导农事与生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图文信息来源网络

网址:24节气及月令72候 https://klqsh.com/news/view/286605

相关内容

24节气及月令72候
24节气及4季养生
【气候】秋季气候特点及适应方法
季节和气候知识汇总.pdf
婴幼儿气候适应指南:0
10月海南旅游穿搭指南:全季节衣物搭配及当地气候特点解析
丹麦气候特点及全年气温变化
24节气的感受(节气感受,换季之暇。)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季节变化及其影响
二十四节气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