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发布时间:2025-11-22 10:05

为什么猫喜欢玩纸团?因为它们在玩‘抓老鼠’的游戏。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搞笑日常#

巫妖王

一、人们为什么会沉迷于电子游戏、手机?

家长们视电子游戏、手机短视频如洪水猛兽,是个老话题了。

随着80后们陆续来到不惑之年,他们的孩子也逐渐到了沉迷电游和手机的年纪,自己当年作过的妖,转到了下一辈身上,轮到他们换位头疼了。

那么,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回看这个问题,我发现它似乎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需要用到更底层的理论,才能彻底讲清楚。

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其实自己也没很想明白这个问题。

如果问女性朋友,她们倒是从大学那会儿就会说:沉迷游戏的男孩,是在逃避现实。

说实话,这个观点我一直以来不是很理解。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从小爱玩游戏的人,我的一些朋友们也都几十年来,总是聚在一起玩游戏,我们很明显不是一群逃避现实的人,大家学习、工作、结婚、生子,都在按照世俗的标准努力的奋斗着。

对于外界的不认可和贬低,热爱游戏的人不服气,认为适度游戏可放松身心,若要说沉迷,那任何事情都不可过度,不能光怪到游戏头上。

也有人说很多游戏确实好玩,其本身就是艺术品,比如《纪念碑谷》。

上面这些说法都有点浅,七嘴八舌之下,还容易把主线带偏,最后谁也没说服谁,问题也没说透。

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在发表最终答案之前,需要先解决一个底层的哲学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讲清,游戏的争论永远扯不清。

在一些哲学家们看来,答案很扎心: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在一些天文爱好者们看来,宇宙过于浩渺,地球只是沧海一粟,结论也是:人类是没有意义的。

生物学家们认为,生命的出现本就是个偶然的意外,生命的最终意义很朴实简单,就是自我繁衍并续存下去,其他的意义都是人类强行赋予的。

或者根本没空思考这么深刻的问题,只觉得一辈子就是按部就班把该做的事做完,就可以去死了。

没有意义,即为虚无。

大部分普通人一旦过了35岁这条“老油条线”,就需要和虚无感对抗,因为职业生涯此时基本发展到头,后面还有几十年,无聊得只想躺着。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当了父母后,所有存在的意义和希望就是孩子,因为他们也没发现自己人生的意义究竟是啥,那就把孩子带大吧。

如果老大长大了,那就再生个老二再带一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有人会很鄙夷的说:瞎说,我就觉得人生充满意义,可以体验友情、爱情、亲情,可以全世界跑,品尝各地美食,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很明显,说这话的人,代表着他们还年轻,还有冲劲,对这个世界的东西还充满新鲜感,中年人是很羡慕他们的。

举个栗子。

B站有一个up主女孩,她专门评测北欧那边的民宿。

一个年轻而外形靓丽的女孩,全世界到处玩儿,品评各地的民宿风景,这样美妙的人生,已经逼近很多人想象的上限。

确实,这位up主在20多岁体验到的这些,已经是普通人在这个世界能接触到的最顶级的享受了:

在皑皑白雪的挪威的一片森林边(村上春树是不是去过那儿呀),临湖建了一小栋木屋子,屋里有暖气,桌上有冒着热气的咖啡,女孩在悠然的看着书,下午的阳光懒洋洋的晒在身上,屋外的餐盘上,有树林里跑过来的松鼠在偷偷的啃着松子,房间还带着玻璃顶,晚上能欣赏到极光……

但也到此为止了。

这种日子看上去很美好,但让你连续住上一周,大部分人又得疯了,他们会无比想念国内喧闹的夜市,和朋友们一起吃烤串喝啤酒才是王道。

而这位up主女孩对抗自己在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的办法,就是不停的更换居住的民宿,把时间消耗在路上,看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酒店的细微差异。

很多退休老干们也是这么玩儿的,去欧美逛一阵,再回国撸几天串,两边交替进行,劳逸结合,人生之畅快,莫过于此了吧?

再往上就贫穷限制想象力了。

其实也没那么玄乎,真正的上层都是很忙碌的,他们根本没有太多时间享受闲暇,权力二字本身,就是人类社会最顶级的享受,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说到底,以刚刚这位up主为代表的她们,仍然只是在享受别人已经设计和建造好了的民宿资源,这种美好的事物在地球上是有限的,而且等到了一定年纪,体验得多了之后,就会觉得风景们大同小异,在挪威清冷的湖边,在泰国炎热的寺庙,乃至国内的乡村,色调虽然不一样,但用心去体会,本质还是相似的,关键在于观景人内心的丰富程度。

人一旦到了这个时期,装逼已不是他们的内心需求。

而很多人装模作样的捧本书摆个造型,其实看不进几页,只是为了拍照,一套照片拍完,书还是同一本。

越是这样的人,到了40、50岁往后,越会面临我们刚刚提到的问题:虚无感。

就是该玩的、该见的、该体验的都搞过了,再往后就是年轻时候的重复。

好比玩魔兽世界60级,刷完T1套刷T2套,等你一身T3毕业,接下来玩啥?

只能从此退出游戏了,因为所有的游戏要素都已经体验过了。

游戏能退,现实世界你能退吗?

退出游戏后,人们终将面临中老年人的困境:与虚无感对抗。

三、自我赋予的意义

但我写这篇文章不是光为了说这句虚无主义的话,接下来说的,才是想要表达的重点:

或许,人生的意义,还是需要自我赋予——比如去创造点什么,做点这个世上没有的东西,为人类文明留下点什么,对于个体而言,就是最大的意义。

还是以提到的up主女孩为例,她在北欧旅游最大的价值,反而是在B站弄民宿评测这件事本身,她为我们这些不太会去挪威旅游的人,拍了些视频,提供了参考意见,让大家欣赏了美景。

她自己也通过当up主,刷了一波粉丝,顺便满足了一些小小的虚荣心,真是一举多得。

而沉迷游戏的人,则明显就是没找到他们人生的意义。

游戏是前人创造出来的一堆代码和规则,一款优秀的游戏就像一件艺术品,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但普通玩家若是耽误自己大量的时间去玩,则反过来意义不大。

因为规则都是游戏公司提前制定好的,玩家打出来什么宝物也都是程序预先设计好的,他们不过是依照设定,走了一遍已经存在的路,并没有探索出属于自己的、人类文明尚未抵达过的地方。

去当创造者,少当消费者。

四、现实世界缺少任务指引

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容易陷入前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中不可自拔。

而这里面,尤以智商高的人为甚。

为啥?

因为他们IQ高,他们在游戏里比别人玩得好,玩得厉害,在游戏里,他们能获得“赢”的快乐,从而导致他们比笨一点的人更容易一直沉迷于其中,不愿离开。

这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一种吧?

学霸为什么成绩好?

因为他们以弄懂新知识为乐,顺带的,在考试中他们成绩更好,分数更高,他们也能从中获得“赢”的快乐。

都是从正反馈,演变为良性循环。

区别就在于,一个能为人类社会创造价值,一个不能。

多说一句,你信不信如果打王者荣耀能提升国家经济和生产力,保准教育部门会全力组织所有人从早到晚打王者——到那时候,还是现在的这些学霸们玩得最好,不读书的学渣们仍然会被真正的王者按在地上摩擦。

随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下一个问题:

好的游戏,都会有新手指引,都会指引玩家去往更高级的区域,挑战更大的boss。

但现实世界中,缺少新手教程,更难得遇到指路的贵人,不存在这样的正反馈链路:

简单的尝试--->获得正反馈--->继续学习--->持续获得正反馈--->良性循环,获得成长

在游戏里,有专业的策划设计指引,推动玩家玩下去,让大家往更高难度去挑战。

可惜在地球村online这款游戏里,大家在面对“我这辈子该干点啥”这个问题时,眼前并没有一个感叹号来提醒他:这里有任务!完成可以获得奖励!

有的只是“拔剑四顾心茫然”,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人们只能自己去寻找目标和意义。

但读书这事儿的正反馈周期太长,很多人对抗延迟满足的能力不足,是撑不到毕业那天的,于是他们只能去其他地方寻找人生意义,而游戏就是常见的坑,在那里面,人们最容易持续的获得微小的正反馈,一不小心人就沉迷了。

反过来,如果人人都像历史上的大佬们一样,从成年起就目标清晰,人类早就飞出太阳系了。

或许上面说的这些,才是人们沉迷于游戏的最根本的原因。

玩了几十年游戏,今天终于把这事儿写清楚了,真是心怀大畅。

这里顺带还可以解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为啥要读书、要高考?

因为经济需要发展,发展就需要人才,这时就由国家出面组织大型考试:来,别躺着了,都来玩我这款读书的游戏,顺便创造点价值出来。

就像挖比特币一样,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拿闲置的显卡去挖矿,多少能挣点儿。

五、家长和老师们要做的事

不得不说,大部分人就是好吃懒做的,每天小酒配猪头肉,抖音刷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你没看错,对于很多大佬来说,这就已经是人生最放松、最顶级的享受了,只是他们不屑于做这些事。

又以魔兽世界为例,反倒是那些登山党,和bug寻找者们,他们才是真的创造出了价值,他们有在探索这个游戏没有开放的那些未知区域。

想想赚大钱是不是也是这个理。

真要如何解决,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否则也不会让社会头疼这么多年、让无数家长烦恼这么久了。

教育的机制决定了其本来目的就是要筛选掉那些读不进书的人,作为学校,不太可能为孩子们专门重新设计一套有着即时正反馈机制的教育体系,当然这也兴许可以是以后的一个努力方向。

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成绩不错,但对游戏的自制力不行,需要思考的是建立制度,限制游戏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即可,根本没必要完全禁绝游戏,孩子读书本来就压力大,青春期又不懂得太多道理,更需要一些宣泄的出口,偶尔的放松反而可能助力他们考出更好的成绩。

如果孩子读不进书,且沉迷游戏,则需要思考如何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正向的事情,获得正反馈,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这方法对年轻人的职场规划同样管用。

有些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就没必要去死卷教育,如果家长自己没资源,孩子勉强读个不入流的大学出来也不好找工作,读书那几年又没学到什么真正的知识和技能。

这篇关于游戏沉迷、人生意义的文章,写到这就基本结束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职场规划,也只能给点个人的思考,有些事暂时还没有答案,那些读不进书且沉迷游戏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多半也没有能力去引导孩子获得正反馈,那是需要耗费极大的智慧和精力才能构筑出来的系统工程。

举报/反馈

网址: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 https://klqsh.com/news/view/288065

相关内容

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有哪些好玩的游戏推荐?
现在有什么好玩的游戏
什么网络游戏好玩 好玩的网游游戏推荐
有什么好玩的游戏吗 2024耐玩的游戏排行榜
有什么推荐的手机游戏好玩
有什么好玩的手游推荐 手游推荐:五款好玩游戏推荐
工作后仍热爱玩游戏有错吗?为什么玩游戏不能是一项爱好呢?
2025有个游戏叫什么世界的手游 好玩的世界手游盘点
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互动小游戏
水底游戏哪些好玩 好玩的水底游戏排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