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非遗守艺人③丨瞿玉婷:在黄梅戏的写意美学里持续创新
持续创新是游戏生命周期延长的保障 #生活乐趣# #游戏乐趣# #游戏开发#
华声在线5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鼎峰)说起黄梅戏,很多人都不陌生。《天仙配》《女驸马》等优秀剧目曾红极一时,熟悉的旋律在岁月里流淌着动人韵味。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在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上,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将带来黄梅戏小戏《天女散花》中的经典片段,让观众在袅袅唱腔中领略天女散花的飘逸神韵。
《天女散花》剧照 受访者供图
“原本这出折子戏时长为7分钟,因演出要求我们重新制作音乐并做了新的编排,确保给观众呈现出最精彩的部分。”28岁的瞿玉婷是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创研室负责人,除了表演,她也擅长黄梅戏的创作和编排。
瞿玉婷告诉记者,节目重新编排后包含了唱、做、念、舞,既彰显黄梅戏原生乡韵,又凸显非遗创新。
与黄梅戏,瞿玉婷可谓是有特别的缘分。
初中时期,瞿玉婷喜欢上唱歌跳舞。2010年,恰逢当年罗田县黄梅戏剧团特招学生人才,她以全校第一名考入剧团。“我最开始以为是去学唱歌跳舞,没想到是学黄梅戏。”瞿玉婷笑着说,虽然有点阴差阳错,但进入剧院后,得到各级领导与老师关心照顾,自己逐渐爱上黄梅戏。
“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找到了乐趣。”瞿玉婷说,国家一级演员石蔚华老师不仅帮助她排戏,还常常分析如何去把握人物情感和表现形式,受益匪浅。
瞿玉婷在表演中 受访者供图
“黄梅戏未来的发展既需坚守传统精髓,也需在时代浪潮中探索创新路径。”在瞿玉婷看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编导、演员,今后要多与戏曲院校、高校合作,保持戏曲艺术的写意美学之余,尝试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视觉体验。
对这次四省非遗联展,瞿玉婷期待满满。她认为,这不仅是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四省可以考虑联合推出“非遗旅游线路”,开发联名文创礼盒,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作者:张鼎峰
责编:张鼎峰
一审:张鼎峰
二审:刘玉锋
三审:鲁红
来源:华声在线
网址:长江边的非遗守艺人③丨瞿玉婷:在黄梅戏的写意美学里持续创新 https://klqsh.com/news/view/30873
相关内容
守艺初心、创赢未来丨姑苏非遗携手奋进共绘新篇先守正再创新——上昆学馆制十周年暨庆祝518昆曲非遗日,赏“春色如许”
书法名家王鸿玉对书法文脉的赓续与创新
颁奖前夜,第33届白玉兰戏剧奖提名奖演员这么说丨新人奖篇
大国工匠刘更生:于榫卯间创新传承非遗技艺
原创黄梅戏一代宗师,26岁名扬天下,38岁服毒自杀,临终遗言让人心痛
乐见传统戏曲迎来更多“追戏人”
(新春见闻)非遗体验受留沪过年港人青睐
非遗贺新春!武汉欢乐谷新春大庙会年味满满
海派石库门里年味浓 非遗、传统技艺争艳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