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又不断退回到过去

发布时间:2025-07-25 18:24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复古穿搭指南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时尚穿搭技巧# #电影欣赏与解析#

《了不起的盖茨比》很有名,就算你没看过书和电影,一定也听过开篇那一句:“当你想要批评别人,记得并非世上所有人都具备你所拥有的优越条件。”

前不久才终于刷了这部电影,然后又去看完了原著小说,顺着小说里的评论又去看了《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才敢动笔,天呐我现在写个公众号都严谨成这样了吗?(不要给自己的写作拖延症找借口了- -.)

永远尝试着看到人们好的一

“不作评判很要紧,可以留存无限的可能性。人对于基本体面的意识是生下来时就分配不均的,这一点父亲曾带着优越感暗示我,我也带着优越感在心里面默念,至今我仍然有些担心自己忘记了而错失某些东西。”

留存无限的可能性,我为这几个字驻足。这算不算是上流阶层对底层的一种慈悲,表示对他们抱有希望。作者也提到,欣赏盖茨比,是因为他有一种“感受希望的非凡天赋,一种富于浪漫色彩的随时作出感应的状态”。

前几年看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听了太多“阶级固化”、“原生家庭”的论调,非常迷信“宿命论”。最近越发觉得,对自己、对他人抱持希望是一种何其珍贵的品质。我记得上一份工作辞职的时候,公司副总对我说:“人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如果你性格上面有一些缺陷的话,那就想办法在其他方面弥补。”我的老板特地打电话过来对我说:“现在经济这么不景气,你裸辞太不理智了,你研究生读到一半,怎么跟hr解释?”

我承认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他们的话确实影响到我了,导致那阵子找工作都不是很有积极性,对自己也很没信心。但是机缘巧合,在网上认识的一位准心理咨询师朋友,他跟我说“这位副总格局不是很大。”

“性格缺陷是一个很悲观和消极的词汇,我们一般会避免使用。因为这也会带着一种自我暗示。我觉得你是可以付出的,只是在某些地方卡住了。你在一个架构明确、组织规范、工作氛围好的环境中发挥,才能人尽其才。”

“首先,解释这个词就带有一种自我负罪感、愧疚感。我的人生和职业道路我可以为自己负责,虽然我现在走的路不是很符合大众的期待,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会变成财富。”

这里涉及到一种自我故事建构,如何把自己的故事重新梳理成正面的,积极的。不得不说,心理咨询师就是很厉害,当时看到他发过来的这两句话,我眼眶湿润了,觉得很温暖,就好像有人隔着屏幕给了我一个拥抱。立刻觉得人生又充满了希望。4天后我收到了offer,一个是岗位确实比较适合,另一个我觉得这位朋友功不可没,他帮我调整好了心态,有积极准备,面试时也比较放松有自信。

我说这个故事不是为了批判两位前老板,批判职场PUA什么的。我走的时候,他们都跟我说不行就随时回来。我就姑且认为他们是真的认为我不行,为我好吧。我只是想提醒大家,正面的、积极的思考方式是多么重要,会直接带来结果上的影响。

这个世界已经充满了恶意和负反馈了,所以你一定要记得给自己正面的、积极的暗示呀。也要时常提醒自己,永远尝试着看到他人好的一面。这是一种上等人才拥有的品格哦~

原文摘

“我开心得要……要瘫掉了。”

她又笑了一声,仿佛自己说了句机智风趣的话。她牵住我的手握了一会儿,仰望着我的脸,仿佛在请我相信,我是天底下她最想见到的人。那是她特有的表达方式。她用眼神示意一下,低声说那个在做平衡的姑娘姓贝克(我曾听人说,戴茜低声说话只是为了让人身体凑近她,这种不着边际的闲话丝毫无损其魅力。)。

一张没有血色、娇媚、不满的脸上,有礼貌地透着好奇之情。

语气冷淡如同她们的白色衣裙,如同她们不含任何欲念不带个人色彩的目光。

“我真高兴在餐桌上见到你,尼克。你让我想起了……一朵玫瑰,一朵纯粹的玫瑰。他是的吧?”她转过脸去寻求贝克小姐的附和。“一朵纯粹的玫瑰?”

这不是真话。我一点点也不像玫瑰。她只是在信口胡诌,但从她的话里流淌出来一种搅动人心的温情,仿佛她的心就隐藏在那些上气不接下气、让人直打激灵的话语中,想跑出来见你。

她的声音刚停下来,不再强迫我注意她、相信她,我便立刻感觉到她说的那些话毫无诚意。这让我很不舒服,仿佛这一晚整个儿就是一场骗局,为的是迫使我捐献出一份情感。我静观其变,果然,片刻之后她望着我时,那张可爱的脸蛋上纯粹是一副假笑,仿佛她已经表明了她属于一个相当出名的秘密社团,她和汤姆都是它的成员。

在他的蓝色花园里,男女们像飞蛾般来往穿行于喁语、香槟和繁星中间。

有的姑娘开玩笑地一个后仰晕倒在男人臂弯里,甚至仗着有人会接住故意倒向人群──但是没有人一个后仰晕倒在盖茨比身上,没有女人的法国式短发触碰到盖茨比的肩,没有一个男声四重唱组队时将盖茨比拉进去算一个人头。

穷困的年轻小职员在橱窗前徘徊,等时间到了孤身一人去餐馆吃一顿晚饭──暮色中的年轻小职员,在虚度夜晚和生命中最触动心魂的时刻。

她给世人看的那一张透着厌倦和高傲的面孔后面掩藏着某种东西──大多数矫揉造作的行为最终都在掩藏一些东西。

她惊骇于它那不耐烦陈旧的委婉辞令的直露的活力,惊骇于将它的居民驱拢来,沿着一条捷径从乌有驱向乌有的那种太过专横的命运。

盖茨比信奉那盏绿灯,那个引发性高潮的未来,年复一年,它在我们前方不断退缩着。当时它从我们手中逃脱了,但是没关系一一明天我们会跑得更快,手臂伸出去更长……总有一天,在一个晴朗的早晨……

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不断被击退,退回到过去。

发现我划线的句子很多是关于黛茜的描述,因为真的很迷人呀。印象中既高贵又天真,一举一动自带勾人气质的女神形象,黛茜是独一个。对于书里的盖茨比,我倒没有倾注太多目光。只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时,盖茨比和黛茜重逢的那一段,表现得像个小男孩儿,印象深刻。那恰恰是我认为fall in love的样子。

看书时,反倒喜欢黛茜和尼克之间的互动。一个有魅力会勾引人的上流社会女子遇上冷静、清醒、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很有意思的化学反应。

故事背

《了不起的盖茨比》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作者菲茨杰拉德称那个时代为“爵士时代”。美国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元气未伤,进入了历史上为期十年的繁荣时期。这是一个浮华享乐的年代,又是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普遍感到迷惘失落的年代。

有人是这样形容那个年代的,“所有神祗都已统统死光,所有的仗都已统统打完,所有的信念都已统统完蛋”。[1]

当时,美国的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2]

社会方面,1920年,美国妇女也才刚刚获得选举权。涌现大量适合女性从事的文职岗位,电话接线员、打字员、会计等,促使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在这个欣欣向荣的热闹时代,整个美国社会却处在禁酒令的管制之下。这条规定造就了许多一夜暴富的神话:有些不法商人从加拿大走私酒精饮料,伪装成药用酒精在药房里销售,从而获得巨额的利润。美国的上流社会也出现了骤得横财的新生富豪和兴盛数代的世家大族之间的分化。[3]

读这本书时,一个感受是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人民所经历的不正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吗?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精神层面的荒芜,追求虚饰的美,“成功人士要炫耀自己,就要体现出比别人高出一筹,也就是比别人更有钱,更有地位,更有智慧,甚至不惜夸大事实。他们希望其他人对自己卑躬屈膝。”[4]

不过我预感这种时代也快过去了,就像这两天“内卷”上热搜和“打工人”的梗,恰恰说明大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市中心写字楼里的精致白领其实和90年代的纺织厂女工并没有太大区别,各类成功营销学已经诓不住人。

[1]董衡巽,朱虹,施咸荣,等.美国文学简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13,215.

[2]https://wenku.baidu.com/view/807344d72f60ddccdb38a013.html,这段话被太多人引用,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的出处

[3]《了不起的盖茨比》2008年版Tony Tanner写的导读

[4]《了不起的盖茨比》百度百科

微信:Sisyphus123456 新浪微博:茜茜弗斯_

●你要做我的网络邻居吗?

网址:《了不起的盖茨比》: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又不断退回到过去 https://klqsh.com/news/view/69201

相关内容

《了不起的盖茨比》:做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醒不过来
《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度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的美国梦,百年后依然照亮我们,了不起
了不起的盖茨比剧情,了不起的盖茨比剧情总结
了不起的盖茨比:人们并非生来平等,所谓的平等不过是法律面前的幻觉!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理想到幻灭的人生启示
梦与现实的交错: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永恒魅力
《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个追逐绿灯的追梦人,选择比努力重要,追逐梦想的意义在于实现,更在于追逐
于是我们奋力前行,却如同逆水行舟
《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有多了不起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