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暑攻略,请趁“热”收下
炎热夏季注意防晒,防止中暑 #生活知识# #小常识# #天气变化#
夏季防暑攻略:趁 “热” 收下这份科学防护指南
一、防暑核心认知:看懂高温预警,避开危险时段
高温分级标准:
▶ 黄色预警(35℃以上):注意防晒补水,午后减少户外活动;
▶ 橙色预警(37℃以上):暂停露天作业,老幼病弱需重点监护;
▶ 红色预警(40℃以上):启动防暑紧急措施,避免任何非必要外出。
危险时段规避:11:00-16:00 太阳辐射最强,此时段户外活动中暑风险提升 3 倍以上。
二、科学防暑:从衣食住行到急救技能的全场景防护
(一)衣着与环境:透气防晒,打造物理屏障
穿衣法则:
✅ 材质选棉麻 / 冰丝,颜色选浅色系(黑色吸热率比白色高 40%);
✅ 必备装备:宽檐帽(UPF50+)、防晒衣(袖口带拇指扣设计更实用)、太阳镜(阻隔 99% 紫外线)。
居家防暑:
✅ 窗户贴隔热膜,拉遮光窗帘,室内外温差建议≤8℃;
✅ 空调定期清洗滤网,避免冷风直吹,每隔 2 小时开窗通风 10 分钟。
(三)出行安全:动态防护,警惕隐性中暑
通勤防护:
✅ 车内备遮阳挡,上车前先开窗通风散热,空调调至 26℃后再关闭车窗;
✅ 骑行戴冰感围脖,电动车加装防晒棚需注意视线安全。
户外作业防护:
✅ 每 1 小时到阴凉处休息 15 分钟,作业服内贴冰袋降温;
✅ 建筑工地等高危场景,需配备防暑药箱(含藿香正气水、人丹、清凉油)。
(四)中暑急救:3 步处理法,黄金 4 分钟抢救
移至阴凉处: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领腰带,取平卧头侧位;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或用风扇加速散热;
补充液体:清醒者少量多次饮淡盐水,昏迷者禁止喂水,立即拨打 120,同时监测体温(超过 40℃需冰敷降温)。
三、特殊人群防暑重点:精准防护,避免高危风险
老年人:
✅ 每日测量血压(高温易致血压波动),晨起喝水防血液黏稠;
✅ 独居老人建议安装智能温度计,社区建立 “防暑关怀小组” 定时探访。
婴幼儿:
✅ 推车加装遮阳篷(避免全封闭),尿不湿每 2 小时更换,防尿布疹;
✅ 体温调节能力弱,外出带便携小风扇,避免穿连帽衫等闷热衣物。
户外工作者:
✅ 用人单位需提供含盐饮品、防暑药品,落实 “做两头、歇中间” 的工作制度;
✅ 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需提前评估身体状况,避免高温作业。
四、防暑误区辟谣:这些 “土方法” 可能越防越危险
❌ 喝冰水快速降温:刺激胃肠道,可能引发痉挛或中暑晕厥;
❌ 赤膊散热更凉快:皮肤直接暴晒易致灼伤,且汗液蒸发效率低于穿透气衣物;
❌ 中暑后立即擦酒精:婴幼儿、老人可能因酒精吸收导致中毒,可用温水替代;
❌ 靠藿香正气水预防中暑:仅适用于轻度暑湿,过量服用含酒精成分易伤胃。
五、防暑好物清单:实用工具帮你轻松度夏
物理降温类:冰感毛巾(遇水激活降温)、便携式小风扇(USB 充电款);
监测类:电子体温计(可测环境温湿度)、智能手环(心率异常预警);
应急类:防暑急救包(含冰袋、退热贴、口服补液盐)。
夏季防暑不是 “抗热战”,而是一场需要科学规划的 “持久战”。从识别风险到精准防护,从日常调理到应急处理,掌握这套攻略,让你在酷暑中也能保持身心舒适。
编辑
分享
网址:夏季防暑攻略,请趁“热”收下 https://klqsh.com/news/view/84667
相关内容
夏季防暑攻略:让你轻松避暑,畅享夏日【温馨提示】炎炎夏日,防暑小攻略了解一下~
今年首个高温中暑气象预报发布!这些夏季防暑小贴士请收好
夏季防暑小tips,快快收藏!
预防夏季中暑小贴士
夏季防暑小贴士
预防夏季中暑的五个小常识
夏季防暑小贴士.ppt
防暑,夏季,常识
夏季防暑小常识大全 夏季防暑降温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