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暑期安全小贴士——防中暑篇

发布时间:2025-07-27 08:18

公共安全讲座中预防盗窃的小贴士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公共安全讲座#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夏季高温、烈日暴晒如果防暑措施不到位稍不留意就可能被中暑“盯上”轻则恶心呕吐,重则致命!这些防中暑知识

在夏季

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等条件下

非常容易引发中暑

如何识别中暑?

一起来了解

- 01 -

人是真的会被热死的

长时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发生这几种情况时,你可能已经中暑了,需要及时休息:

先兆中暑者会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症状,但因为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不易引起大家的重视。

图片

轻症中暑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不同种类的中暑表现不同。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可能与体内严重的钠流失(大量出汗和摄入低张液体,如白水)和过度通气有关。

图片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死亡率高达60%。热射病的表现大多有高热(直肠温度≥41摄氏度)、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其中,劳力型热射病患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更高。

- 02 -

中暑非小事,现场需急救

避免中暑的重要一步也是第一步:脱离中暑环境。

一旦发现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01

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果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30厘米。

图片

02

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03

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04

快速补液。如果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以喂其喝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有条件的,可以现场快速静脉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林格液,用4摄氏度的更好,有降温作用,可适当扩充容量。但开始输液速度宜慢,以免引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 03 -

防患未然,有备无“暑”

生活中,可采用以下方法来预防中暑:

01. 减少外出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02. 遮阳避暑

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图片

03. 及时补水

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图片

04. 随身携带解暑药

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可用所带药品缓解症状。

05.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

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不过,蛋奶以及鸡、虾、鱼等白肉还是要吃的。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06.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部分来源 | 国家疾控局

编辑 | 郑玥岚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夏渝喜

图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网址:【安全宣传】暑期安全小贴士——防中暑篇 https://klqsh.com/news/view/84729

相关内容

夏季安全小贴士:防雷雨、饮食和防中暑指南
防暑小贴士
暑期安全小贴士
预防夏季中暑小贴士
幼儿园夏季安全指南:防暑降温小贴士
盛夏早安|防暑降温小贴士
【安全教育】2021年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42条
小暑防暑贴士与温馨祝福
夏日生活小贴士|安全过暑假
暑期儿童安全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