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炎夏日,你是否常常感到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关节酸痛的现象?这些症状可能与夏季的高温湿气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四季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在夏季,阳气外浮,心火容易上升,而“暑多夹湿”的气候特点,使得湿气也随之滋生,进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西安市人民医院的郑振华专家指出,夏季的高温加上湿气,会共同侵袭我们的身体,特别是脾脏。脾脏是负责消化和吸收的重要脏器,而它最怕湿气的侵袭。一旦脾被湿气遏制,身体就容易出现困倦、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引发脚气、湿疹等疾病。因此,保持干燥,避免久坐湿地或穿湿衣物,成为了我们夏季养生的重要任务。
除了防湿,我们还需注意防暑。夏季阳气最为旺盛,加之高温,人体易上火,情绪也容易变得焦躁。若长时间熬夜,饮食不规律,摄入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热气过盛,产生失眠、口舌生疮等热病。因此,夏季饮食应以清热解暑为主,多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和辛辣的菜肴。
在这炎热的夏季,防寒同样不可忽视。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或频繁食用冷饮,可能导致中气内虚,风寒趁虚而入,引发头痛、关节酸痛及胃肠不适等问题。特别是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需注意避免冷风直吹,饮食上也应尽量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
夏季夜晚时间较短,失眠问题时常困扰着许多人。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适度的轻量化运动,如散步、慢跑或打太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这个炎热的季节。
随着温度的升高,许多人会感到食欲下降。在饮食上,可以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凉性食物,如丝瓜、黄瓜、冬瓜等,也可以尝试将绿豆、莲子与粳米一起煮粥,既美味又有助于健胃祛暑。
总之,夏季养生要做好防暑与祛湿,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作息,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季节里保持健康、充满活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