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优化策略—以《小小少年》教学为例
音乐教学实例:如何教小朋友识谱并唱《小星星》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音乐欣赏的乐趣# #音乐教学资源#
摘要:音乐欣赏课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修养 。通过对 音乐作品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 ,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教学 中 ,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 帮助他们发展出 独立的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 。
关键词 : 小学音乐 欣赏课 素养 有效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不仅可以通过聆听优秀音乐作品 , 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表达 , 还能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 。教师要借助音乐欣赏课 , 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
一 、 引导学生多维度欣赏作品 , 激发兴趣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 版) 》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美感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 , 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元素分析 、风格比较等方式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 提升音乐美感 。在这些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学生能了解音乐的多样性 , 能提升对音乐要素和体裁的认知 。这种多维度的欣赏方式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
在《小小少年》这首歌的教学中 , 教师可以进行丰富的引导和活动 。首先 , 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小小少年》这首歌的背景 , 向学生解释该歌曲是改编自德国歌曲 , 并提供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 , 如该歌 曲在德国的流行程度或与其相关的社会背景等 。其次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再次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识别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表达方式 , 并与乐观向上的主题相联系 。
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 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受这首歌曲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同时 , 教师可以播放其他与《小小少年》类似的音乐作品 , 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 让他们发现这些作品与《小小少年》在乐观向上情感 、主题或歌曲结构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 。
如教师可以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 这首歌以励志的歌词和舒缓的旋律传递出乐观向上的力量 , 同样鼓励人们在困难之后看到希望 。通过比较分析 ,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最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延伸活动 , 如写出类似乐观向上的歌词 , 或尝试编写自己的歌曲旋律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体验 , 还能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丰富教学内容和活动,学生能够在欣赏《小小少年》的过程中 , 拓宽音乐视野 , 增强音乐素养 ,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和创造力 。
二 、 多鼓励学生演唱音乐作品 , 生动演绎
小学音乐欣赏课并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浅层欣赏环节 , 它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对其进 行生动演绎 。教学时 , 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演 唱技巧 , 还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音乐作品的内 涵 。这才能激发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 培养他们的 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 同时 , 教师在开展 演唱活动时 , 不但要引导学生提升演唱技巧 , 更能 深度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内涵 。
在《小小少年》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个声部 , 分别负责主旋律 、和声 、低音和节奏部 分的演唱 。通过合作演唱 , 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歌 曲的多声部结构和和声效果 , 培养音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唱和合唱的 表演 ,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人表达和演唱技巧,激发他们的音乐自信心 。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 , 通过 身体的动作与歌曲的节奏和情感相结合 , 让演唱更 具表现力和生动性 。这样的舞蹈配合可以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节奏 , 同时也锻 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 。此外 , 学生还可以通过 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和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和内 涵 。他们可以扮演主人公 , 通过表演角色的方式将 歌曲中的情节和情感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 。通 过丰富的教学方式 , 学生能够全面感知和体验音乐 的魅力 , 同步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
三 、借情感导入式音乐教学法 , 丰富情感
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时 , 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 、 图片或视频等形式 , 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情 感导入。在学生欣赏完歌曲后 , 教师可以针对歌曲 的歌词或旋律等元素进行情感分析 。教师设计一系列与歌曲情感相关的活动 , 让学生通过身体动 作 、 表情、声音等方式来体验对应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 情感导入式 , 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体验和理解所传递的情感 , 并将之与自身的情感体验相联系 。
在《小小少年》教学中 ,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随着 音乐的节奏拍手 、跳跃 , 通过身体的运动来体验音 乐的力量和活力 。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 一 些 基本元素 , 如四四拍 、弱起节拍 、大调式以及 一段体结构 。 然 后 , 教师可以重点解析歌曲的旋律特点 , 指出第一 、二乐句的旋律重复 , 以及在句尾的 变化上使用了六度 、七度的上下跳进 , 这样的旋律坚定明朗 , 情绪愉快 , 充满孩子的朝气 。通过这些介绍 , 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歌曲 , 并将注意力集中 在主人公性格的展现上 。接着 ,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 活动 , 让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手 、跳跃 , 用身体 的运动来体验音乐的力量和活力 。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感和旋律的动感 , 进而更加深入地感 受到歌曲所传递的乐观 、勇敢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 这种参与式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亲近音乐 , 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理解 。
除了身体的运动 , 教师可以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 使学生感受到歌曲中的温暖 和爱意 。 同 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 让学生通过表达来更深入地体会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此外 , 教师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分组表演 , 让学生彼此合作 , 共同展现出歌曲的魅力 。通过合作 , 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 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所传递的情感 。通过这些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 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 , 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
四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增强体验
教师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氛围 , 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 , 有助于小学生灵活选择和应用音乐知识 , 并提升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运用科技手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 学 习 机 会 , 丰 富 他 们 的 音 乐 学 习 内容 。这样的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 使他们可以选择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 。
在《小小少年》教学中 ,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 , 将其与音乐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 。教师可以下载一些与《小小少年》相关的教学课件 , 从中筛选出精华内容进行学习 。这些课件可以包括歌曲的背景介绍 、歌词解析 、音乐分析等 ,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歌 曲 。
课堂上 , 教师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学习更新的教学呈 现方式 , 并恰当地将其运用到《小小少年》的课堂教 学中 。 例 如 , 可 以 利 用 PPT、视 频 、音 频 等 多 媒 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素材 ,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 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在课堂欣赏课开始时 , 教 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 1970年的德国影 片《英俊少年》, 让学生欣赏片中的插曲 , 并引导学 生自主发现与《小小少年》相似的歌曲 。
这样可以增 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为接下来的深入欣赏打下 基础 。在课堂的情感体验和讨论部分 , 教师可以通 过播放这首歌曲 , 让学生一边欣赏 , 一边感受歌曲 中蕴含的情感 , 并试图理解歌曲中少年们的烦 恼 。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 分享 自己的 理 解 和 感 受 。 同 时 , 可 以 设 置 小 组 讨 论 环 节 , 让学生展开合作 , 共同探索歌曲中的意义 。通过使用多媒体科技进行课堂氛围渲染 , 可以 让学生更深入 地 感 受 音 乐 , 获 得 更 丰 富 的 情 感 体 验 。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 情 , 促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 中要保持创新的态度 , 持续探索和拓展学生的课堂 体验 , 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音乐教育 。
五 、组织多样的音乐类活动 , 促进交流
通过组织音乐互动活动 , 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 式 , 让学生通过合作演唱 、音乐创作 、音乐游戏等方式 融入到音乐中 , 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 养 。 同时 , 这样的实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团队意识 , 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和协作 , 培养他们 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综合教学实践方式可 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理解和感知 , 让他们更加 全面地发展音乐素养 。
在《小小少年》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 , 让他们就《小小少年》这首歌曲进行讨论 , 分享 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意 见 , 探讨歌曲中表 达 的 情 感 和 主 题 , 并 互 相 启 发 和 补充 。通过小组讨论 , 学生可以互相学习 , 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一起进行合唱演绎 。学生可以分角色分段来演唱歌曲 , 或者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部分来演唱 。通过合唱演绎 , 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 , 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演唱能力 。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以《小小少年》为 创 作 基础 , 展开一些小型音乐表演小品的创作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主分工 , 创造音乐表演的内容和 形 式 ,例如合唱 、舞蹈 、乐器演奏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 同时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 当然 , 教师还可以组织音乐分享会 , 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音乐欣赏课上积累的音乐知识和经验 , 并向其他同学介绍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 。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音乐家 , 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享 。他们可以分享音乐家的创作 风 格 、代表作品以及对音乐的影响 。
就这课而言 , 教师还可创设音乐表达接力赛 , 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对《小小少年》的情感和理解 。第一个学生通过非语言的方式 , 如舞蹈 、肢体表达等 , 将自己对歌曲的感受传递给下一个学生 , 然后下一个学生再以自己的方式表达 , 并传递给下 一个学生 , 依次类推 。最后 , 观众可以欣赏到一个由每个学生表达的独特连续图景 , 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是主体 ,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音乐的美妙之处 ,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参考文献
[1] 肖珂 . 走进深度学习 , 创新教学实践 ——人工智能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J] . 艺术评鉴 , 2021(2) :143- 146.
[2] 赵骁彤 . 深入人心 学以用之 ——探索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小学音乐教学策 略 [J] . 中 国 音 乐 教 育 , 2021(7) :11- 17.
作者邱琳,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一小学
转载自期刊《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举报/反馈
网址: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优化策略—以《小小少年》教学为例 https://klqsh.com/news/view/113002
相关内容
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课教学途径分析
浅谈中学音乐欣赏课
音乐欣赏教学中有何新改革发展
小学生涯规划教学课件
电影艺术欣赏高一电影欣赏教学教案.doc
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大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厨房里的声音》
音乐欣赏范文10篇